第六章 长相厮守

当两个人初堕爱河时,他们的心中爱火正燃,激情奔放。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依然爱着对方,但却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温情款款且互相信赖。

——玛乔丽·肖斯塔克(MarjorieShostak)

《妮萨:一名昆族女子的生活与心声》

信守承诺的伴侣能得到很多收益。因为只有这样的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能力互补、劳动分工、资源共享、一致对外,拥有适合养育子女的稳定的家庭环境,以及更广阔的亲属网络。为了获得这些好处,人们必须尽可能留住他们已经成功吸引的伴侣。

同样,不能相守的人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拓展的亲属网络破裂,核心资源丧失,子女被置于具有潜在危险的继父母的控制下。无法留住伴侣就意味着在择偶、吸引、求爱和承诺过程中的所有努力都是白费。男性如果没办法阻止配偶出轨,就很有可能失去宝贵的传宗接代的机会以及母系投资(maternalinvestment)。女性如果没能留住她们的配偶,就很可能失去配偶的资源、保护以及父系投资(paternalinvestment)。两性都要付出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s),因为他们失去了很多重新择偶的机会。

考虑到西方社会的高离婚率,而且离婚在各种文化中都普遍存在,显而易见,长相厮守的承诺既非自觉也非必然。竞争者在四周蠢蠢欲动,伺机勾引那些离开配偶的人。已经拥有配偶的人有时不能兑现自己的承诺,而另一些人则开始给对方加之难以承受的代价。伴侣们身边总会有些各怀鬼胎的人伺机挑拨离间。大部分情况下,相守的承诺很脆弱,除非伴侣们能想出一套适应进化的策略为他们的结合保驾护航。

留住配偶策略(Mate-keepingtactics)在动物择偶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虽然昆虫和人类在种系上差别很大,但是它们的手段极其丰富,并且与人类在解决留住配偶这一适应问题上有惊人的相似度,这可以为人类提供颇有助益的对比。1对竞争者隐藏配偶(mateconcealing)就是昆虫们最常用的策略之一。隐藏的手段诸如:让配偶远离竞争者密集的地区,掩藏配偶的吸引力,在求爱期不动声色、暗度陈仓。雄黄蜂在沿着雌性的气味成功追踪到雌黄蜂的栖息地之后,会立即带着雌黄蜂离开那里,以避开其他寻味追踪而来的雄性。2如果雄黄蜂没能先行一步带走雌性,它就很有可能要与到达那里的其他雄性展开肉搏。雄甲壳虫通过释放气味来降低其配偶的吸引力,阻止其他雄性关注它,或者说是促使其他雄性去寻找没人竞争的雌性。公蟋蟀刚出现时总是大张旗鼓,但在接近异性时会收敛很多,以免其他公蟋蟀打扰它的美事。3所有这些隐藏手段都可以减少配偶与闯入者之间的接触。

另一种策略就是用身体阻挡其他雄性取代自己。大部分昆虫不仅要保持与配偶亲密接触,还要击退滋事的竞争者。例如雄水黾,它会紧抓自己的配偶,有时还会骑在它身上几小时甚至几天,即使没在交媾也是如此,就是为了防止其他雄性乘虚而入。面对竞争的雄性,昆虫们可能会用触角痛鞭对手,纠缠扭打,也可能只是简单地赶走对手。4也许最不寻常的用身体阻挡雄性竞争者的方式,就是插入交配栓(copulatoryplugs)。例如,有种蠕虫会在精液中添加一种特殊的物质,使精液一旦射入雌性体内就会凝固,从而防止其他雄性使它受孕并切实地巩固了自己和配偶的生殖纽带。还有一种叫作“Johannseniellanitida”的苍蝇,其雄性在交媾后会脱落生殖器并留在雌性体内,以堵住雌性的生殖口。这些阻碍精子竞争的适应都昭示了雄性为了阻止竞争者取代自己的生殖地位所经历的漫漫征途。5

尽管昆虫和人类的种系差异很大,但两者择偶行为背后的基本适应逻辑却惊人地相似。两个种群的雄性都竭力使雌性受孕,同时防止通奸的发生。而雌性都竭力保护其用择偶接触(matingaccess)换来的投资。不同的是,人类留住配偶的手段(materetentiontactics)是一种精妙独特的心理操纵,这足以使得人类区别于动物王国中其他的种群。

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类能够形成长期的高度承诺的配偶关系。长久的结合对男人和女人来说同样重要。尽管在昆虫中上演留住配偶策略的主要是雄性,可对于人类来说,两性都谙熟此招。实际上,女性在解决相守的适应问题上,和男性付出了同等的努力。而这种同等是符合进化逻辑的,即衡量分手给个体所带来的繁殖资源价值的得失。一般来说,做出承诺的两性都希望配偶能有同等程度的赞许性,8分配8分,6分配6分,而分手会使两性都蒙受损失。6

窃偶者的威胁

长期存在的窃偶(matepoaching)威胁是留住配偶策略之所以重要的一个原因。合心意的配偶总是供不应求。那些迷人的、风趣的、引人注目的、社交经验丰富的人总是很热门,很快就“名花有主”。那些成功吸引9分和10分配偶的人,为了抓紧配偶,要不断分配更多的精力去守卫配偶(mateguarding)。7美丽的人在恋情间切换自如。在现代一夫一妻制社会中,那些在择偶舞台上被边缘化的人,择偶会随年龄增长更加困难。而在传统的一夫多妻制的社会中,心仪的女性一到青春期就会结婚,这让单身男性饱受煎熬。当所有这些因素齐心协力把有吸引力的人请出择偶市场时,一个人要怎样才能找到心仪的配偶呢?

对于这个反复出现的困境,一个不怎么光彩的解决办法就是窃偶。尽管很多人认为企图勾引人出轨的人应该遭受道德上的谴责,但这种做法却有很长的历史记载。8窃偶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圣经》中的“大卫与拔士巴”。一天,大卫王碰巧发现了美丽的拔士巴——乌利亚的妻子——在隔壁房子沐浴。对她热切的思念几乎吞噬了大卫。他终于成功地引诱了她,并最终让拔士巴怀了孕。大卫王打算除掉乌利亚,就把他送到战场前线,并要求他的部队后退,把乌利亚置于必死的危险境地。在乌利亚被杀之后,大卫王赢得了拔士巴。尽管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死了,但他们结合后仍然子孙满堂,相继生育了四个子女。

窃偶是一种常用的择偶策略。戴维·施密特和我发现,60%的男性和53%的女性承认,他们曾经试图勾引他人的配偶并展开一段有承诺的恋情。尽管这种努力一半以上都失败了,但仍然有接近一半成功了。窃偶并建立长期恋情,两性在这种尝试中表现出的相似性,与他们寻求短暂性行为的差异形成了鲜明对比——60%的男性和仅仅38%的女性报告,他们曾经试图勾引他人配偶,建立随意的性关系;两性中都有更高比例的人说,曾有人试图勾引他们离开现有恋情——93%的男性和82%的女性是为了建立长期恋情,而87%的男性和94%的女性是为了寻求短暂性关系。

报告说有人企图偷走他们配偶的比例稍微小些,这说明窃偶行为的开展通常能逃开没有戒心的“受害者”的窥探。样本中大约有三分之一——35%的男性和30%的女性——报告说配偶曾经被窃偶者成功带走了。戴维·施密特通过一项涉及超过30个国家或地区的大型跨文化研究,再次验证了这些发现。9窃偶的成功率可能足以让它进化为一条明确的择偶策略。

人们窃偶的原因有很多与他们最初择偶的原因相同——寻找情感的亲密、体验有激情的性爱、确保安全、获得资源、提升社会地位、坠入爱河或是生育子女。但是窃偶者认为,有些附加收益只有在窃偶过程中才能获得。其中一个就是通过偷走对手的配偶来向对手复仇。当然,作为一种已经发展成型的动机,复仇之所以发展出来,是因为它可以满足某种适应功能,比如通过让对手付出更高代价来降低对手的繁殖成功率,或是震慑其他对手使其不敢对自己施加损害。另外一项收益是留住一个经过预先核准的配偶,因为这样的配偶已通过他人的筛选标准,具备明确的可靠性。尽管引诱已经“名花有主”的配偶可以获得这些收益,但有时这也会让窃偶者付出代价。窃偶者可能会遭受来自妒火中烧的配偶的暴力而受伤甚至死亡。窃偶者一旦被界定为欺骗者,他们的社会声誉也会受损。欺骗事件被传开后,他们可能被排挤,这会损害他们吸引潜在配偶的能力。不仅如此,窃偶者即便是成功了,也必须承担潜在的风险,因为其配偶有再被偷走的可能,这就需要他们付出更高代价来守卫配偶。

施密特和我发现,很多用在其他场景下的追求配偶的策略,也可以有效地达成窃偶的目标——改善外表、炫耀资源、表现和善、有幽默感、有同情心等。不过,有两项策略是特别设计出来引诱他人配偶的。第一项是钻空子(temporalinvasion),这项策略有以下表现:更改自己的时间表,这样自己陪伴偷窃对象的时间就多于该对象的现有伴侣,或是在偷窃对象现有伴侣工作或出城的时候造访。第二项是制造隔阂(drivingawedge)——让自己慢慢介入偷窃对象现有的恋情,积极主动地促成分手。制造隔阂的一种方式就是提升偷窃对象的自尊,传递信息来增加该对象对自身赞许性的感知。同时,窃偶者还要告知该对象,其并不被现有配偶所欣赏:“他对你不好”,或是“你配得上更好的”,或是“你太好了,他配不上你”。不断上升的自尊和未被赏识的感觉形成鲜明对比,很多时候,这已经足够扩大恋情中的细小裂缝了。通过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窃偶者就把已经“名花有主”的配偶变成了自由身,他只要坐享其成就可以了。

尽管不怎么光彩,仍有充分证据表明窃偶是一种有效的择偶策略。实际上,那些使用窃偶策略的人有大量的终身性伴侣和约会对象。10

人类进化出他们特殊的策略来防范窃偶者并留住配偶。恋爱中的女性会对竞争者特别警惕,而男性会更警惕地监视他们的配偶。11一种最重要的留住配偶策略就是不断满足配偶的欲求——导致择偶行为发生的欲求。不过,如果竞争者也如法炮制,仅仅满足配偶这些欲求就不够了。人类祖先需要一套专门的心理机制,去提醒他们来自外界的潜在威胁,并指示他们何时调动执行配偶守卫策略(mate-guardingstrategies)。这种机制就是性嫉妒(sexualjealousy)。

性别相关的性嫉妒适应功能

当男性作为父亲尽责的时候,他们总是要面对父权不确定性(uncertaintyofpaternity)的困扰。女性受精和怀孕的时候,这个困扰就无处不在;而在子代出生之后,每当男性做出亲本投资时,困扰都在不断加重。与其他雄性哺乳动物相比,男性为子代做出了巨大的投资。通奸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适应问题,在整个人类进化过程中男性都不得不解决它。这个问题普遍存在于动物王国之中,以至于只有极少数的雄性哺乳动物会为子代倾其所有。12雄性黑猩猩——与人类最接近的灵长类亲属——可以保护自己的群落抵御同种侵袭者,但它们不会为后代做出任何投资。而人类的男性可以在父权不确定的情况下对子女进行投资,这看起来是非常不符合进化规律的,因为男性会因此招致双重惩罚:他们的亲本投资不仅付诸东流,且很有可能是流向竞争对手的后代。人类男性对子代的大量投资有力地证明:我们的祖先进化出了有效的确定父权的适应机制。在关于性嫉妒的研究中,所有的现象都直接证明嫉妒就是那种适应机制。

想象一下你提早下班回到家中,进入房间时听到里屋有动静,你喊伴侣的名字,但没人答应。你走向里屋,粗重的喘息声和呻吟声越来越清晰。你打开卧室门,看到床上躺着一个赤裸的陌生人,正和你的伴侣翻云覆雨。你当时会是什么感觉?只要你是人,你肯定会五味杂陈,经历耻辱、愤怒、背叛、失望、悲伤等各种情绪。13

性嫉妒中所包含的情绪是由一种可感知的、对性关系的威胁引起的。这种对威胁的感知引发了一系列减少或消除威胁的行动。14从保持警惕——监察配偶婚外情的蛛丝马迹,到拳脚相加——这会让配偶或竞争者为他们的不忠和偷情付出严重的代价。当一个人发现其他人可能对其配偶感兴趣,或是其配偶有不忠的迹象,比如和别人眉来眼去时,性嫉妒就会被激发。愤怒、悲伤、羞辱紧随其后,促使这个人有预谋地去除掉竞争者、阻止配偶不忠,或有时,减少损失。

不能解决适应问题的男性不但要承受随之而来的繁殖代价,更有可能失去他的地位和声誉,而这会严重影响他吸引其他配偶的能力。想想希腊文化对通奸的态度:“妻子的背叛会给丈夫带来耻辱,使他沦为‘乌龟’(Keratas)——对希腊男性最糟糕的羞辱——因为这暗示着软弱和无能。……尽管社会认为女性应该忍受丈夫的不忠,但社会不能接受男性容忍妻子的背叛。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他会被嘲笑太不够男人了。”15通奸的男性通常也是被嘲弄的对象。因此不能留住配偶的惩罚还包括失去社会地位,这会大大降低一个人在危险的择偶游戏当中的成功率。

大部分关于嫉妒的研究集中于男性的性嫉妒,这可能是由于男性和女性在亲权确定性的问题上有差异。尽管如此,女性同样会嫉妒。配偶和其他女性接触可能使他撤走资源和承诺而转向别的女性和那名女性的孩子。男性和女性嫉妒体验的次数和强度都没什么差别。在一项研究中,有150对情侣被要求评价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嫉妒情况:当面对伴侣和其他异性的关系时有多嫉妒?这种嫉妒在多大程度上困扰着两人的关系?结果,两性都表现出同等程度的嫉妒,这证明两性都会体验到嫉妒,并且在强度上没有差别。16

这样的反应并不仅存在于美国。来自匈牙利、爱尔兰、墨西哥、荷兰、美国、苏联、南斯拉夫的2000多人被问及他们对各种不同的性场景的反应。当他们假想配偶与他人调情或发生性关系时,这七国的男女都一致地表达了消极情绪反应。如果性伴侣和他人相拥或共舞,两性也同样会有嫉妒的反应,尽管这次可能不像对调情和性关系的反应那么消极。和美国一样,全世界的男性和女性都把嫉妒作为一种适应机制,当备受珍视的恋情受到威胁时就激活它做出反应。17

尽管有众多相似,两性嫉妒的内容和关注点仍存在很多有趣的差别。在一项研究中,要求20名男性和20名女性扮演他们嫉妒时的场景。18这些参与者事先被要求单独在一组备选场景中做出选择,其中包括典型的嫉妒场景:伴侣和他人发生性关系,以及伴侣对他人投入时间和资源。有17名女性把资源和时间的转移作为嫉妒的诱发事件,而只有3名女性认为性背叛才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16名男性认为性背叛是嫉妒的诱发事件,而只有4名男性选择了资源和时间的转移。这项研究得出的第一条推论就是:尽管两性都有嫉妒的适应机制,但诱发事件不尽相同,这正暗合了两性的适应问题——男性要确保亲权确定性而女性要确保资源和承诺。

在另一项研究中,要求15对情侣列出令他们嫉妒的情境。男性认为配偶与第三者的性关系是嫉妒的首因,而次因是配偶拿自己和竞争者做比较。相反,女性表示伴侣花时间在其他女性身上、与女性竞争者交谈或亲吻会引发她们的嫉妒。19女性的嫉妒,简而言之,就是担心配偶的资源转向其他女性;而男性的嫉妒主要来自配偶性关注的转移。

这样的两性差异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体现。在一项有关嫉妒性别差异的研究中,我和我的同事要求511位大学男生和女生比较两件困扰事件——伴侣和他人发生性关系,伴侣和他人建立深厚的情感依恋。2083%的女性在发现她们的伴侣情感背叛后会更烦恼,而只有40%的男性会这么想。相反,60%的男性觉得伴侣的性背叛更困扰,但只有17%的女性有同样想法。

为了区分60名男女参与者的差异,我们运用了分析两性面对性和情感背叛时的躯体不适的方法:把电极放在被试额头的皱眉肌上,因为这块肌肉在皱眉时会收缩;右手的第一和第三根手指可以测量皮电和出汗状况;而拇指可以测量脉搏和心跳。接着,我们要求每名被试都想象同样的两种背叛:性和情感。性背叛使男性有更多的躯体不适:他们的心脏每分钟大约多跳5次,相当于一次喝掉三杯咖啡;想象性背叛时他们的皮电会增加1.5微西门子,但他们想象情感背叛时皮电接近基线水平;而且他们会增加皱眉强度,想象性背叛时会有7.75微伏的收缩,相比之下,面对情感背叛时只有1.16微伏的收缩。女性则呈现出相反的情况:想象情感背叛时表现出更多的躯体不适。以皱眉为例,情感背叛让女性增加了8.12微伏的收缩,而性背叛只有3.03微伏的收缩。其他研究者用多种测量手段印证了两性生理反应的差异。21两性面对困扰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唤醒模式同步,这表明:经过多年,两性已经可以很好地适应为了留住配偶而必经的威胁。

两性在嫉妒诱因上的差异不限于美国人。在中欧进行的一项关于男女嫉妒的研究中,80%的男性表现出对性的担心,例如担心他们的配偶和其他男人交媾或关注他们自己的性满足。22只有22%有嫉妒情绪的女性表现出对性的关注;相反,大部分女性更关注情感联系,例如配偶和其他女性的亲密程度。当配偶有和其他男人的性幻想时,匈牙利、爱尔兰、墨西哥、荷兰、苏联、美国和克罗地亚的男性都会比女性呈现出更大程度的嫉妒。23这种嫉妒诱因上的差异可以说是整个人类物种的特质。

对嫉妒性别差异的相互矛盾的解释

对嫉妒的性别差异的进化论解释受到了挑战。24有些观点认为性背叛和情感背叛通常是相关的,而事实上它们就是相关的。人们倾向于和发生过性关系的人发展感情,相对地,倾向于和那些情感上亲密的人发生性关系。但是男性和女性对于这种关联的信念可能有所不同。基于这样的假设,女性可能对于伴侣对他人的情感投入会更加不安,因为她们觉得这意味着伴侣也会和他人发生性关系。相反,女性可能相信男性会在没有情感投入的情况下发生性关系,所以想象伴侣和他人的性行为就不会那么不安。男性的信念就不同了。男性可能在伴侣和其他男性发生性关系时感到更为不安,因为他们认为女性只有在建立情感关系后才会发生性关系,同时,他们认为女性可以在不发生性关系的情况下轻易地和一个男性建立情感关系。

我的团队和我在三种文化背景下进行了四项经验研究,用来验证相互矛盾的进化假设和信念假设。25第一项研究邀请了美国东南部一所文科院校的1122名大学生。最初的背叛场景经过了调整,使得两种背叛是相互排斥的。参与者需要报告他们对于伴侣没有情感联系的性背叛和没有性背叛的情感联系的相对痛苦程度。正如进化假设所预测的,出现了巨大的性别差异。如果信念假设是正确的,那么性别差异应该消失。但是它没有。

我们的第二项研究包括四项附加的测验,用三种研究策略检测这两种模型的预测。一种策略是通过三种方法使两种背叛彼此互斥。第二种策略假定两种背叛都发生了,并让参与者陈述哪种背叛更让他们不安。第三种策略会用一个统计程序,检测性和信念在解释哪种背叛更加让人忧虑时所具备的独立的预测价值。结果是决定性的:巨大的性别差异精准地显现了出来,正如进化假设所预测的那样。无论问题被怎样表述,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论策略,无论条件概率被怎样严格地控制,性别差异依旧显著。

第三项研究是在一个非西方的本土韩国人样本中重复背叛的两难困境。最初的性别差异再次显现。我们用两种策略控制了性和情感背叛的同时出现,性别差异依旧显著。进化假设经受住了这次实证考验。在第四项研究中,我们在非西方的日本人样本中测试了关于嫉妒和信念本质的预设。结果再一次证明了进化假设。在另一项研究中,布鲁克·谢尔扎(BrookeScelza)调查了一个小规模的群体——纳米比亚的辛巴族,她也发现,当两种形式的背叛都出现时,对于性方面的背叛,男性会比女性更加忧虑。26最后,进化心理学家巴里·库勒分析了在实际发生背叛之后自发的嫉妒质问。他发现男性比女性更想知道“你是不是和他做爱了?”,而女性比男性更想知道“你爱她吗?”。27

可能比任何研究细节都更重要的是对关键性科学标准的评价——证据的效力。28通过数量惊人的多种多样的方法,我们发现了嫉妒的性别差异。通过迫选方法发现的嫉妒的性别差异,在不同文化中都很显著,比如巴西、英国、罗马尼亚、韩国、日本、荷兰、挪威和瑞典,这说明了它存在的普遍性。29当性背叛和情感背叛都发生时,参与者被询问背叛的“哪个方面”最让人忧虑,结果也显示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尽管不是全部,但大多数研究者在调查对嫉妒的心理反应时能发现心理忧虑的性别差异。实际生活中经历过真实背叛的参与者,以及在调查程序中被要求生动地想象背叛经历的参与者,他们的性别差异会更加显著。比起情感背叛,男性比女性更难原谅性背叛,这说明他们更可能会因为性背叛而不是情感背叛去结束一段恋情。

相较于女性,男性在认知上对性背叛的线索回忆比情感背叛要多,会优先研究性背叛而不是情感背叛的线索,对性背叛线索的关注是不由自主的,对性背叛的反应比情感背叛更迅速。

在一项研究中,当参与者想象性背叛和情感背叛的情景时,研究者对他们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大脑扫描(fMRIbrainscan),结果发现了显著的性别差异。30在杏仁核和下丘脑——主管性和攻击的脑区,男性比女性显示出更强的激活。相反,女性在后上沟显示出更强的激活,这个脑区负责心理解读(mind-reading),比如推断伴侣的未来意图。如果男性和女性的嫉妒适应是为了解决有些不同的适应问题,那么这些发现恰恰印证了我们的预期。31总的来说,性别差异的显著性适用于不同文化,也经受住了各种方法的考验,包括心理两难法、心理记录、认知实验,以及fMRI大脑扫描。

关于嫉妒适应的其他一些性别差异的设计特征已被记录在册。男性的嫉妒心对有地位和资源的竞争者特别敏感,女性的嫉妒心则对有身体吸引力的竞争者特别敏感。32一名男性表示:“想到我的前女友和别人做爱太折磨人了。……如果我持续想这件事,我会感到自己体温上升,就要爆发了。”33一名女性表示:“我特别不喜欢他和漂亮的女孩在一起,或者他说她们很漂亮。”34有趣的是,这些关于对竞争者特质的困扰的性别差异——女性对竞争者吸引力的愤怒和男性对竞争者地位和资源的愤怒——在被诊断为有“病态”嫉妒症状的女性和男性身上也会出现。35

在过度评价伴侣性背叛的可能性方面,男性比女性更多地展现出一种夸大型的不忠感知偏误(infidelityoverperceptionbias)。36最后,在经常嫉妒和很担心恋情威胁的男性和女性中,对性背叛和情感背叛的反应的性别差异尤其显著。37

通过满足伴侣欲求来留住配偶

一旦配偶关系受到威胁,嫉妒就会被激发,所采取的手段可能是针对配偶的、竞争对手的抑或是针对自己的。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有很多种手段去留住配偶。而伴侣对配偶的原始偏好帮他们形成了一条主要策略:满足配偶的喜好,即提供配偶想要的资源,可以十分有效地维持与配偶的关系。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我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留住配偶”的研究。38首先,我请恋爱中的男女描述人们会采取哪些特殊做法把伴侣留在身边并阻止伴侣和其他人接触。他们的回答有104种之多,我们的四名调查员将这些回答分为19类。以“警惕”这一类为例,包括不定时地给伴侣打电话看看他/她和谁在一起,让朋友帮忙盯梢,偷看伴侣的私人物品,不打招呼就跑过来看伴侣在干什么。最后,我请102位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和210对夫妇来评价自身采取类似行为的频率。尽管结婚五年了,夫妇们仍然会用这样的手段来留住配偶。一个独立的评审小组就两性用这些手段留住配偶的有效性做出了评价。

满足伴侣的原始择偶欲望毫无疑问是有效的留住配偶的手段。女性在她们首次择偶中渴求的是爱和亲切,因此,要是一名男性想要留住他的配偶,那源源不断地提供爱和亲切绝对是高度有效的手段。只要男性向配偶述说爱意,在她们需要时伸出援手,一以贯之地表达关切和爱慕之情,他们总能成功地留住配偶。这些行为被评为男性所能施展的最有效的策略,因为在有效性的7点量表中它们获得了6.23的高评,显著高于女性使用相似的策略的有效性(5.39)。不仅如此,能否表达自己的诚意直接关系到恋爱关系的维持以及经历“五年之痒”后婚姻的维系。如果丈夫没能表达自己的爱意和承诺,他们的妻子会比那些享受着爱与呵护的女性更想要离婚。表达爱意和关切的行为能够成功,是因为它们暗示着对恋情的情感承诺,它们赋予利益而非造成代价,它们满足了女性对心仪伴侣的心理偏好。

另外,女性还看重经济和物质资源,所以源源不断地提供这些资源也可以有效地帮助男性留住配偶。参与研究的男性都表示,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在配偶身上花了很多钱,还不惜重金给她们买贵重的礼物。在那些认真交往的恋人中间,男性比女性供给更多的此类外部资源。不仅如此,在男性留住配偶的手段中,提供资源的有效性排第二,平均为4.50.而女性使用时只有3.76的有效性。为了留住配偶,男性在新婚阶段总是提供更多的资源,而且在“五年之痒”之后,他们仍然会比妻子更常使用这种手段。39就像成功吸引配偶的手段一样,成功留住配偶的手段满足了异性的欲望——在这里就是满足了女性对经济和物质资源的渴求。

同样,由于男性看重配偶的身体吸引力,我发现女性会认为改善外表是她们留住配偶的首选手段之一。这项发现在多种文化背景中得到验证,包括巴西、克罗地亚和美国。40紧随爱和亲切之后,改善外表在19类手段中排名第二。女性会用尽浑身解数吸引伴侣:化妆美容让自己看起来很漂亮,穿衣打扮来维持伴侣的兴致,举止性感以转移伴侣对其他女性的注意力。不仅仅是新婚的女性,就连结婚五年的女性也会通过改善外表来留住配偶,这说明不断满足男性的择偶欲望就是长相厮守的关键。

外表的重要性在一项研究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研究要求两性观看一部情侣坐在沙发上聊天的录像。41这对情侣拥抱、亲吻、爱抚对方,45秒后其中一方起身离开屋子去重新倒酒。几秒钟后,一个人闯进来,参与者会被告知,闯入者是留在沙发上那人的前男友或前女友。(男性参与者看到的版本是闯入者为前男友,而女性参与者看到的则相反。)沙发上的人起身抱了一下闯入者,然后两人坐到了沙发上。在下面一分钟内,他们都表现得很亲密,比如亲吻或爱抚。这时倒酒的那人回来了,看到沙发上的两人正互诉衷肠,录像播放到这里结束了。女性在看完录像后更倾向于报告说,面对这种威胁,她们会让自己看起来更有魅力来留住配偶。而男性,相反,会变得很愤怒,并表示会用更有攻击性的方式留住配偶。女人改善外表是因为这调动了男性固有的欲望。

情感操纵

当其他手段,像提供资源、关爱、亲切都不起作用的时候,人们有时会求助于增加绝望情绪的手段来留住配偶,尤其当他们的配偶价值比伴侣低时。这一类手段,例如在伴侣说爱上别人的时候痛哭,让伴侣对自己的移情别恋有负罪感,然后告诉伴侣自己已经无可救药地依赖着他/她了。

屈从恭顺(submission)或者自贬身份(self-abasement)也是情感操纵(emotionalmanipulation)的手段之一。比如,配偶说的他/她都会照办,让配偶牵着鼻子走,承诺自己会做出改变,这真是非常绝望的手段了。尽管刻板印象中都是女性更屈从于男性,但留住配偶的研究却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为了留住配偶,大概有多于女性25%的男性会在配偶面前屈从或自贬。这样的性别差异在大学恋人、新婚夫妇乃至结婚几年的夫妇当中都存在。此外,自贬的性别差异可以排除男性报告偏误(malereportingbias)的因素,因为他们的配偶也报告了同样的差异。

严格地说,为什么男性会更多使用这样的策略来留住配偶始终是个谜。可能那些男性认识到自己的配偶价值比他们的伴侣低,就用屈从来阻止她甩掉他。也许屈从象征着一种抚慰和挽留即将离去的伴侣的尝试。但这些推测都不令人满意,因为它们无法解释为什么男性会比女性更多采用这种手段。只有进一步的研究才能解开这个谜。

另外一种用于留住配偶的情感操纵的手段就是有意激起配偶的性嫉妒。比如和别人幽会,在聚会中和异性聊天,或者是表示对其他异性感兴趣来激怒配偶。女性使用这些手段去留住配偶的有效性远远高于男性。女性可以通过和别人调情来使配偶嫉妒继而紧紧抓住他们,但这尺度的把握非常微妙。如果她这招用得不那么高明,就很有可能让配偶实施暴力或者觉得她水性杨花,真的把她甩了。

尽管女性承认比男性更多使用激发嫉妒的手段,但并不是所有女性都会这么做。一项研究发现了女性有意激发性嫉妒的一种重要情境。42这项研究旨在考察两性对恋爱关系的投入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说明伴侣双方的赞许性有差别,因为投入较少的一方一般来说配偶价值更高。相反,在所有觉得自己对恋情投入较多的女性中,有50%会有意激发嫉妒情绪;而在投入较少或和伴侣投入相等的女性中,只有26%会用这种手段。女性承认她们激发配偶的嫉妒情绪是为了让两人关系更亲密,检验他们的爱情是否禁得起考验,看看伴侣是否还在乎她们,激发他们的占有欲。伴侣对恋情投入程度的差异证明了他们在赞许性上的差异,而很明显,这又促使女性把激发嫉妒当作手段去试探男性做出的承诺,并且刺激承诺的提升。

击退窃偶者

人类,像许多物种一样,总想独占他们的财产和配偶。一种显示独占权的方法就是给配偶做一些公开标记(publicmarking),告诉异性竞争者躲远一点。公开标记可以是口头的,比如说在介绍时说他/她是自己的配偶或爱人,再向朋友夸耀他/她。公开标记也可以是身体的,比如在众人面前牵手或搂着配偶。公开标记也可以是装饰性的,比如让配偶穿自己的外套,送给配偶饰品,在Facebook上显示恋爱状态,表明他/她已经名花有主。

尽管两性在使用这些公开标记击退窃偶者的频率上没有差别,但我们的专家小组认为,男性用这种方法来留住配偶要比女性有效得多。43可能是因为公开标记会给女性一个强烈的暗示——这名男性愿意做出承诺。比如一枚订婚戒指,就能向潜在的窃偶者输送强烈的信号。口头、身体以及装饰性的表示,都能有效地让潜在的竞争者知难而退,就像雄昆虫会把自己的气味和雌性的混合在一起,迫使竞争者去追求其他没人竞争的雌性。这些表示同时也代表一种承诺,而这种承诺正好满足了女性的长期择偶欲求。

保持警惕也是两性用来留住配偶的方法。在加利福尼亚海岸的雄性海象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它们总是在女眷周围巡视,以防竞争者侵入和雌性出轨。人类保持警惕的方法则是不定时地给配偶打电话,或者偷看他/她的邮件,或者监控他/她的Facebook。保持警惕说明他们努力想知道配偶是否不忠。同时,配偶的警惕也告诉另一方一旦他/她的奸情东窗事发,后果会很严重。同样,我们有理由推断,在我们的进化历史中,不警惕的人总比那些警惕的人遭受更多的背叛。

隐藏配偶的策略和警惕密切相关。就像雄黄蜂会立刻带走它的配偶以避开其他雄性的追踪,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会隐藏他们的配偶,不带他们参加有同性竞争者参加的聚会,不向可能窃偶的同性朋友介绍配偶,带他们远离潜在竞争者聚集的地方。隐藏的方法的确有效,它减少了配偶和其他竞争者的接触,而且减少了配偶寻求其他择偶机会的可能。

独占配偶的时间和隐藏配偶如出一辙。这种手段包括和配偶一起度过所有的休闲时间,在社交场合一直和配偶在一起。独占配偶(monopolizationofmate)是为了阻止他们和潜在竞争者接触,因为这些竞争者很有可能挖墙脚,或是提供一个比现在的恋情更诱人的机会。

这些留住配偶的方法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独占配偶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通过幽禁(claustration)或隐藏女性来阻止她们和潜在的性伴侣接触。历史上,印度男性把女性隔绝于深闺之中,阿拉伯男性让女性用面纱和长袍遮住脸和身体,日本男性绑住女性的脚来限制她们的行动。在流行戴面纱的社会中,最为严格的面纱仪式会要求女性尽可能把皮肤都遮起来,这样的仪式一般会发生在婚礼上,因为此时女性的繁殖价值近乎或已经达到顶峰。青春期以前的女孩和更年期之后的老妇就不会被严格隐藏起来,因为她们对其他男性没什么吸引力。44

人类历史上还有一种通用的习俗,那就是男性会把女性集中在看守森严的后宫之中。“后宫”(harem)这个词意味着“幽禁”(forbidden)。实际上,就像宫外的男性很难进来一样,宫内的女性也很难离开那里。国王和其他统治者用阉人来看守后宫。在16世纪的印度,商人定期向富人提供孟加拉阉人奴隶,这些奴隶不仅被阉割了,而且整个生殖器都被切掉了。45

无论以哪种标准来衡量,囚于后宫之中的女性数量都大得惊人。印度王公巴平德·辛格(BhuponderSingh)死的时候,后宫有332个女人。“所有人都对王公(Maharaja)唯命是从,她们当中任何一个都可以在一天当中任何时候满足他的性欲。”46在16世纪,印度国王的后宫大概有过4000到12000名居住者。47在帝制时期的中国,大约公元前771年时,“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48.在秘鲁,一个印第安酋长至少有700个女人“来服侍他起居或取悦于他……这些女人给他生了很多孩子”49.

所有这些留住配偶的公开标记都只为了一个目的,就是阻止配偶和潜在竞争者接触。因为自古以来高位男性一直握有权力,他们能够使用很强硬的手段,这使得女性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选择的自由。在现代工业社会,男女更加平等,两性都会应用公开标记来留住配偶,尽管没有中世纪君主的方式那么激烈。

加诸代价的留住配偶策略

另一种留住配偶的策略,就是通过诋毁、要挟甚至暴力让竞争者和配偶都付出代价。这远不同于以前那种能给配偶带来好处的提供资源、殷勤献媚的方法。但无论是阻止竞争者挖墙脚还是避免配偶出轨,破坏性手段都表现不俗。

有一套加诸代价的手段是针对对手的。对竞争者口头上的诋毁恐怕是最轻的了,尽管《德训篇》(28:17)中这样写道:“鞭笞只能留下伤痕,但积毁可以销骨。”为了阻止配偶被对手迷惑,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会诋毁竞争者的外表和才智,或是散布谣言毁损竞争者的声誉。即使是结婚以后,对竞争者的诋毁还会继续,因为更换配偶(mateswitching)的事情总会发生。如果这招用得巧妙,就能有效地降低对手的吸引力,减少配偶出轨的概率。

代价更加高昂的手段是向对手进行口头要挟和施加暴力。黑猩猩会向对手龇牙好让它们快点离开雌性;同样,新郎也会朝盯着新娘的对手大吼,警告向配偶献殷勤的对手,或者是仇视那些老盯着配偶的男性。所有这些威胁性的保护方法几乎只适用于男性。尽管不常发生,但仍有46%的丈夫承认,他们在过去一年中要挟过同性竞争者,而只有11%的妻子这样做过。这些手段向窃偶者们传递了强烈的信号,他们的行为会付出沉痛的代价。

当然,男性能让对手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丈夫们会殴打那些向他们的配偶献殷勤的男性,还会纠集一帮朋友群殴对手,给心怀不轨的男性一巴掌,或者是恶意毁坏对手的财产。这些行为都会让挖墙脚的对手付出沉痛的代价,比如身体伤害,有时甚至是死亡。同样,这也会使施暴者声名远播,让其他对手再不敢接近他们的配偶。的确,大部分男性不敢轻易招惹那些体型健壮、面目粗犷的凶悍暴徒的女友。

破坏性手段并不只针对竞争者,有很多是阻止配偶出轨的。雄狒狒和其他灵长类都会撕咬和殴打与其他雄性通奸的雌性。50婚后,两性看到配偶和别人调情都会很气愤,斥责配偶对别人动心,而且要挟说一旦配偶出轨就离婚。那些被伴侣判定为配偶价值较低的男性,尤其可能对伴侣进行言语侮辱,也许是因为这些男性,没有什么利益可以给予配偶,所以试图让他的配偶认为她也不是那么心仪的伴侣。51不仅如此,两性都会要挟配偶说,如果抓到配偶和别人在一起,就再也不和配偶讲话了;有时看到配偶和别人调情还会大打出手。比起那些不想和眼前人相守的男性,感情认真和已经结婚的男性会更常使用这种手段。

惩罚配偶能起到很好的威慑作用,因为这可以让配偶认识到对别人动心要付出严重的代价。这代价可能是身体上的,比如身体伤害;也可能是心理上的,比如因遭受斥责或言语虐待而导致自尊下降。52因为一个人的自尊,部分体现了人们对自身配偶价值的认知,这种形式的羞辱在留住配偶策略中是功能性的,尽管这些行为在道德上让人不齿。

在一些特殊情境下,我们能发现对伴侣羞辱的手段是功能性的。53一种情境是觉察或发现性背叛。第二种是双方配偶价值不相称:低赞许性的一方会侮辱另一方来降低其对这种不相称的认知。第三种是女性怀孕,但男性怀疑孩子不是他的。这种情境中对女性的殴打,通常直指腹部,这说明了一种令人不安的可能性:这种暴力的功能是使对手的孩子夭折。

这些恶意的配偶虐待在不同文化中都会发生。例如在印度的拜加(Baiga)部落中有这样的案例:丈夫会用点燃的木条殴打妻子来惩罚她们和别的男性调情,而嫉妒就是导致对女性施暴的关键因素。54在对加拿大受虐妇女的研究中,55%的女性报告说嫉妒是丈夫对她们施暴的原因之一;有一半的女性都认为嫉妒就是动机,是她们的性背叛导致了丈夫的暴力。55

野蛮地殴打不仅出现在背叛后,有时是为了预防背叛的发生。更有甚者,在北非和中非、阿拉伯、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文化中,人们发明了很多方法来防止婚外情的发生,比如生殖器致残。阴蒂切开术(clitoridectomy)就是通过手术切除阴蒂使女性无法享受性愉悦,数以万计的非洲妇女遭受过这样的手术。此外,非洲还流行一种阴部扣锁法(infibulation),就是缝合女性的阴唇。据统计,今天在北非和中非的23个国家或地区中,有2亿妇女因为遭受阴部扣锁而导致生殖器残疾。56

阴部扣锁法可以有效阻止性交。有时候,手术会由女性的亲属进行,就是为了向她未来的丈夫证明她是贞洁的。婚后,这些女性的阴部必须被切开才能行房。要是丈夫离家一段时间,那她就必须再进行这样的手术。在苏丹,女人生过一个孩子后其阴部会被再次扣锁,然后又必须要再切开行房。尽管阴部扣锁的决定一般都是由丈夫做出的,但有些女人会自动要求在分娩后扣锁,她们觉得这样可以取悦丈夫。要是一个苏丹女人不能取悦她的丈夫,她就很可能被休掉,进而失去孩子、经济来源,而且给她的家族带来耻辱。57

没有哪个社会中的男性是不会产生性嫉妒的。在所有据称没有嫉妒的文化中,原本只要不犯乱伦的忌讳,性交都不会被干涉,可现在却有了性嫉妒的证据。例如马克萨斯群岛的居民,一直被认为不会给通奸设障。但一个民族志的报告反驳了这一理念:“如果一个女人承诺和一个男人生活在一起,她就把自己置于了这个男人的掌控之下。如果她未经允许就和另一个男人同居,她会被殴打,如果她的丈夫醋意大发,她会被杀死。”58

另外一个被认为不存在嫉妒的例子来自施行共妻(wifesharing)的因纽特人。他们做的绝不像说的那么好听,男性的性嫉妒是因纽特人杀偶的最主要因素,而且杀害率之高实在令人忧虑。59因纽特男性共妻的条件之所以极其苛刻,就是为了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好心会得到善意的回报。很明显,交换妻子可以缓和男性嫉妒导致的攻击。所有这些发现都证明这世上不存在共享配偶却不嫉妒的性自由的天堂。

如果丈夫捉奸在床,有些社会要求奸夫对丈夫做出赔偿。即便是在美国,奸夫也要为自己“挑拨感情”而向丈夫做出经济赔偿。在北卡罗来纳州,一名眼科医师就被要求赔偿一名女性的前夫20万美元,因为他勾引这名女性离开丈夫。这些责难是法律对人类进化心理本能的体谅:通奸就是非法掠夺一名男性的资源。各地的男性都会把妻子当作受自己支配的资产。所有的男性都会把通奸当作一种偷窃,而且有时这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一连串的灾难。60

危险且致命的愤怒

男性的性嫉妒对于人类生活来说并不是无关紧要的小情绪。相反,这种情绪有时会变得非常强大,甚至唆使它的主人杀掉配偶或第三者。在一个杀妻的案例中,丈夫显然是在意识到通奸可能带来的繁殖威胁之后受了刺激,他解释道:

你看,我们总是为了她婚外情的事情争吵。可事情并不这么简单,那天我下班回到家,一进屋就抱起我的小女儿拥在怀里。没想到妻子转过身来对我说:“你真是傻透了,你不知道她根本就不是你的孩子,是别人的。”我真的被激怒了!我变得很疯狂,拿起枪就杀了她。61

妻子的背叛有时被视为一种过强的刺激,让一个“理智”的男人有权做出合法的致命反击。以得克萨斯州为例,直到1974年,丈夫可以把捉奸在床的奸夫淫妇杀死而不负法律责任;他们的被杀被当作是在过强刺激下的合理反应。实际上,丈夫杀掉通奸的妻子而被法律赦免的事遍及整个世界以及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比如在雅浦岛,如果丈夫将奸夫淫妇捉奸在床,习俗允许他杀死他们并焚尸屋内。居住在苏门答腊的多巴-巴塔克族(Toba-Batak)也为被激惹的丈夫们设立了类似的条款。在古罗马,只有通奸行为在他家里发生时,法律才赋予丈夫杀人的权利;在今天的部分欧洲国家,很多类似的法律仍被实行。62

在所有对妻子施暴的情况中,包括殴打和事实性的谋杀,男性的性嫉妒是最常见的诱因。在一项对44名寻求庇护的受虐妇女的研究中,55%的妇女承认嫉妒是丈夫殴打她们的关键诱因。63性嫉妒也是谋杀的主要诱因。研究者对蒂夫人(Tiv)、索加人(Soga)、吉苏人(Gisu)、尼约罗人(Nyoro)、卢西亚人(Luyhia)、卢奥人(Luo)这些非洲英属殖民地上的居民进行过一项关于杀人案的研究,在70起杀妻案件中,有46%明显是由性事件引起的,包括通奸、妻子离弃丈夫以及妻子拒绝和丈夫发生性行为。64

很多女性杀人事件究其根源受到男性性嫉妒的影响。女性杀害男性往往是为了保护自己,因为丈夫的暴怒、威胁和虐待让她们害怕自己会受到肉体上的伤害。由男性嫉妒所引起的47起杀人案中,有16名女性由于背叛或被怀疑背叛丈夫而被杀害;17名奸夫被暴怒的丈夫杀害;还有9名男性在指责妻子不忠后,妻子出于自卫杀死了他们。65

这样的行为绝不止于美国或西方国家。在苏丹、乌干达以及印度,性嫉妒仍是杀人案背后的主导动机。66以一项在苏丹的研究为例,研究者发现在300起男性犯下的谋杀案件中有74起是出于性嫉妒。67在所有得到研究的社会当中,很明显,大部分婚后杀人事件的催化剂是男性告发通奸或女性离弃或要挟离弃丈夫。不仅如此,大约20%的男性之间的凶杀事件是由于他们想要竞争同一名女性,或是一名男性企图接近另一名男性的配偶、女儿或女性亲戚而使对方恼羞成怒。68

嫉妒的适应功能——防止不忠和确保亲权,很难与杀妻这种看似逆适应的行为相提并论,因为这样的行为毁坏了关键的繁殖资源进而阻碍了繁殖的成功完成。可能的解释有很多种。由于绝大多数不忠的妻子并没有被杀,所以真正的杀妻行为只不过是整个机制中的意外疏漏。由此看来充满暴力的嫉妒是病理性的,它发展得过快,有意或无意地导致了死亡。69尽管这一理论可以解释部分案例,但却无法解释众多杀妻行为在世界范围内所具有的一致性。很多男人承认他们想要杀掉妻子,就算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这么做。

另外一种解释是,由嫉妒引发的杀害虽然过于偏激,但仍然可以说明此机制符合进化的规则。纵观人类进化史的全貌,杀妻并不一定会危及繁殖。首先,如果妻子要离弃丈夫,他一定会失去她的繁殖资源,而且他还要承受随之而来的代价:眼睁睁看着这些资源流向他的竞争对手,这是对成功繁殖的双重打击。

此外,容忍通奸的男性将沦为被嘲讽的对象而且声誉受损,尤其是当他们不采取任何报复行动的时候。在一夫多妻制的婚姻中,杀掉不忠的妻子能挽救一名男性的声誉,而且可以有力地震慑其他妻子的不忠行为。多妻的男性如果不采取行动,通奸行为很有可能会由于不受惩罚而再次发生。在进化历程的某些情境下,杀妻象征着挽回声誉的努力,借此来控制繁殖资源的流失。

面对杀人行为的利弊矛盾,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某些情况下,比起忍气吞声地遭受背叛和抛弃,杀死不忠或离意已决的配偶能带来更大的繁殖收益。也许,经过漫长的进化,杀人的想法和偶然性的杀人行为已经具备适应性并成为男性进化机制的一部分。这种可能性让人担忧甚至害怕,这当然不是让谋杀合法化或为谋杀开脱,但如果社会真的想成功应对杀偶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就必须面对产生它的心理机制,尤其是激发这些机制并使之变得十分危险的背景环境。

脆弱的结合

两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却能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长达数年、几十年甚至一生,这的确是人类社会的伟大成就。因为实在有太多的因素会使两人分离,所以,相守的关系十分脆弱,这其中包含着一连串棘手的进化问题。这些问题能否成功解决,取决于多种因素。首先,必须要防止提供进化资源的配偶出轨。其次,要牵制竞争者,比如公开标记自己的所有权或是隐藏配偶以避免配偶与他人接触。另外也可以用情绪控制、激发嫉妒来提高自己的赞许性,向配偶屈从或自贬,或让配偶相信别人的怀抱并不更有吸引力。最后,破坏性方法还是有可能登场,比如惩罚配偶的不忠或是攻击对手的身体。

这些五花八门的手段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它们利用了配偶和对手的心理机制。那些增加收益的手段,比如示爱和提供资源,很适用于男性,这样他们可以通过满足女人的欲求心理来抱得美人归。而对于女人来说,改善外表和提供性资源是行之有效的,因为这满足了男人魅力优先的欲求心理。确实,我们对已婚夫妇的研究发现,男性在发现他们的伴侣有吸引力时,会加强他们留住配偶的努力,就像女性对于身居高位、收入丰富的伴侣也会加强留住配偶的努力。70

不幸的是,那些会让配偶和对手付出沉痛代价的威胁暴力手段,也是利用了他人的心理适应机制。就像身体伤害会让人规避环境灾害一样,心理的恐惧也会让人尽量不去激怒配偶。人们要为伤害他人付出代价。

男性的性嫉妒是许多留住配偶策略背后主导的心理机制,这种危险的情绪也是男性对配偶拳脚相加的主要原因。这样的机制有时候看起来很矛盾,它们本来是为了维持两人的关系,结果却造成了这么多破坏。这都是因为繁殖的风险太高,而参与者的利益却不能共享。已婚男性和他们对手的目标是抵触的,因为这个人千方百计想拐走他们心爱的妻子。同时,已婚男性的目标也可能与妻子或女友的目标相抵触,这就很可能让她们成为性嫉妒暴行的牺牲品。当一方想要相守,而另一方想要分手的时候,两人都在承受折磨。这就把我们引向了一个更广泛的话题——两性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