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恋爱的蜜月期之后,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有需求不说导致的相互折磨。
“我女/男朋友总是‘作’,怎么办?”这是恋爱中的人经常问起的一个问题。
我问:“什么叫做作”,得到的答案有:总是莫名其妙生气,我问她她还不告诉我原因。
总是问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比如说“我跟你妈掉河里你要救谁。”经常脑补自己突然毁容,突然截肢,突然变白痴,然后问我还爱不爱她,只要语气不坚决她就会很生气。
一段感情中,“作”的那一方没有安全感,反复纠结“你既然爱我为什么猜不到我生气的原因”“你既然爱我为什么不表达出我想要态度。”被“作”的那一方疲惫不堪“为什么就不能安安稳稳好好谈恋爱,要搞得两个人相处这么累?”其实我也想问问恋爱中的情侣们:
“既然如此相爱,为何总是相互折磨”。
我的一个女性闺密小C前一阵子就是因为“作”跟男朋友分手了。
第一次,是因为过生日送生日礼物。
他跟她男朋友异地恋,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在两个同样很躁动的都市上演着双城记。
不过好在男方是一个暖男,隔三岔五捧着花乘坐飞机跑过来看她。
今年小C生日的前一周,果然又收到了暖男先生的一条信息,是一条很漂亮的项链。
“亲爱的,喜欢么?我想买下来做你的生日礼物~”小C那时候是乐开花的,特别想要,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莫名开始“作”了。
“哎呀,好贵的,有那钱还不如咱俩买套情侣装。”“没关系的,我觉得很适合你啊。”“可是真的挺贵的,我觉得不值得,你隔三岔五跑过来已经挺费钱了。”“真的不想要么?”
“不要。”
看起来是一段男生浪漫,女生体贴的戏码。
然而当暖男先生真的在生日那天飞到小C身边。
小C发现生日礼物真的就只有鲜花而没有项链,就开始“作”了。
“亲爱的,喜欢给你的花么?”
小C没好气地说:“怎么这么俗啊,买这有啥用?”暖男先生满腔的热情被浇了一盆冷水。
据说当天两个人大吵了一架,不欢而散。
因为在小C的幻想中,暖男先生应该不管小C的拒绝,当一次霸道总裁,走到她身边,款款深情得把礼盒中的项链拿在手上,戴到小C脖子上。
可是,女孩子们,大多数男生的思维真的是直来直去的,如果你们真的想要,请告诉我们。
第二次,是因为一只猫。
对的,一只猫。
暖男先生在朋友圈发了一只猫咪的照片,是一只英国短毛猫(俗称:英短)。
而小C依稀记得,暖男先生跟她的前女友一起养过一只英短,后来分手后送给了对方。
小C脑子一下子炸了,心想“他是不是偷偷跑去跟前女友见面了”。
小C开始生闷气,“他是不是因为上次生日的事件在跟我示威,告诉我他没了我也没什么”。
暖男先生给她发信息,她不回。给她打电话,她有气无力得敷衍着。
他察觉到了小C的情绪,于是关心地问:“怎么了,亲爱的?”“你自己难道不知道做了什么让我生气么?”然后小C恶狠狠地挂了电话。
以后每次暖男先生发信息过来的时候,小C都要先去朋友圈看看他是不是把那张猫的照片删掉了,如果没有,就继续保持愤怒的状态,希望通过这种情绪表达,让对方赶紧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种状态持续了20天,小C果然把自己的男朋友“作”没了。
如果当时她能好好问一句;
“亲爱的,这只猫是谁家的呀?”
“朋友家的,可爱吧?”
“是啊,特别萌。”
如果当时的对话是这样,我想结局可能不会这么悲催。
写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这篇文章的立意就是把“作”归罪于女生。
因为女生在恋爱中更容易患得患失,没有安全感,所以才把一段本来好好的感情弄得一团糟。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之前向我“吐槽”女朋友太作的男生,换了一个温润如玉的姑娘。
姑娘特别乖巧和独立,一点也不像之前的女朋友天天缠着他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她保持着独立自主的性格,有问题自己解决,也很少跟他撒娇求安慰。
我问他:“对现在的感情状况满意么?”他说:“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总觉得缺了点儿什么,我还是希望对方能多依赖我一点。”看,男生们也开始“作”了。
是的,本身“作”这个词儿,往往跟“爱”是正相关的。
我记得“奇葩说”中,高晓松说过一段话,大概就是爱和自由总共是100分,你一个人的时候,就是100分的自由,当你爱上了一个人,你爱得他越深,你留给自己的自由越少。
是啊,在爱情中,正是因为太在乎,我们才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
无端的多疑,会引发猜忌;
莫名的不安,会引发焦虑以及不着边际的自我幻想。
所谓的“作”,往往是钻牛角尖,希望对方像你在乎他那般在乎你,所以你才会抛出各种没有安全感的问题,期待对方给出满意的回答。
然而一旦不满意,就开始抓狂,开始让一段好端端的感情筋疲力尽。
某一天,我们跟一个不那么爱的人在一起了,或许也就不会“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