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避免唠叨

女人天生爱唠叨,唠叨也是女人的一种沟通手段,但它绝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沟通方法。作为男人,当老婆有唠叨的倾向时,应当及时同老婆和谐沟通,不要等到夫妻间的沟通仅剩下唠叨的时候,再想办法去解决。

唠叨会给婚姻带来不幸。有些人说,唠叨不休会把日常生活变成煎熬。这种说法虽然尖刻,但是唠叨无疑是一种消极的、不正常的交流手段。唠叨所起的作用很小,甚至根本不会起到任何的作用,只会招致对方的厌烦。在这种情况下,明智的人会放弃唠叨,而另寻他法。

有这样一件事,邻居家妻子叫丈夫修理房子,丈夫答应了。可是他总是拖着不干,但又不愿意找别人干,因为他不想花钱雇人,而且他觉得自己能比别人干得更好。妻子看到房子一直没人修理,就不断地提醒丈夫,结果提醒变成了唠叨,两个人经常为此争吵不休。

后来,这对夫妻找到婚姻问题专家,得到的建议是,妻子如果发现有东西坏了,先问问丈夫能不能修理,一旦他同意了,就把这件事列入日程表中。他有15天时间来修理,这期间妻子不能催他。如果到了第15天,丈夫还没修好,妻子可以叫修理工来帮忙,费用由丈夫来出,不能赖账。两人达成了协议,执行得不错,只叫过一次修理工。

看来,唠叨虽然是夫妻间的常见病,却非不治之症。那么,夫妻间该怎样避免发生唠叨呢?

1.提出明确要求

小玲家厨房3米高的天花板上的灯泡坏了,她想,换灯泡当然该是1米8高的丈夫的活儿。“厨房洗涤池上方的灯泡坏了。”小玲在吃晚饭时提醒他,结果,将这话重复了一星期,但仍不见动静。最后,小玲终于发火了:“为什么你不换灯泡?”“你没叫我换啊!”丈夫竟然脱口而出。

小玲就错在没有向丈夫提出明确要求。其实,小玲想通过逐次提醒的方式让丈夫认识到换灯泡应该是男人分内的事。但女人若不提明确要求,男人就可能误解或忽略她的需要。小玲完全可以这样说:“厨房的灯泡坏了,你能不能帮我换下来?”这样丈夫明白不是责怪他,会更乐意按吩咐办。

2.抓住问题焦点

“我今晚要做一桌风味独特的晚餐,你务必7点钟赶回家。”一位妻子在丈夫出门时叮嘱道。晚8点整,丈夫仪态悠然地迈进家门。“你总是迟到!”妻子发火道。“你总是唠叨。”丈夫回嘴道。于是,一场争吵开始了。

唠叨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使争执焦点从本来的问题转向唠叨本身。妻子本来可以就事论事,批评丈夫不遵守时间。结果却因为唠叨让丈夫抓到了话柄。妻子可以说:“这不是谈唠叨问题,而是谈迟到的问题。我们该怎么解决?”说白了,这对夫妻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唠叨而转移了。所以,夫妻沟通应该抓住问题的焦点。

3.谈判协商

一位妻子将车驶进车库时,里面的脏乱劲儿使她又唠叨开了,但最终车库的脏乱并没有因为她的唠叨而干净起来。故伎失败后,她想到个明智的策略,她问丈夫:“你觉得该怎么办?”“应该把有些东西收起来。”丈夫答道。两人便付诸行动,仅几个小时,车库便焕然一新。于是唠叨“寿终正寝”了。

唠叨并不能解决问题本身,相反,征求一下对方的意见,或者两者协商一下,共同把问题解决,才是上策。

4.注意口头用语

有些人对老婆堵在洗脸池里的长头发无法忍受,而老婆对男人用完牙膏不盖盖子则唠叨个没完。其实,这些都很好解决,就是要学会提请求,而非命令,不要用威胁或恼怒口吻,少用“不许”“不该”等否定词,而多说“请”“谢谢”等。

许多人常喜欢用“你……”来沟通,“你不准这样……”“你难道不能……”“你以为家里只有你一个人吗?”这容易让对方感到受威胁,而引起反抗心理,或者激怒对方而引发矛盾。若运用“我……”,以我当语句开头,后面接感受的词汇,“我觉得……”“我认为……”则较无攻击性,让听者有较大的心理空间来思考你所说的话,而且用“我”当开头,表示说话者自己负这次沟通的责任;若用“你”来叙述,则把过错丢给听者,容易激起听者的负面情绪。

5.不抓鸡毛蒜皮的小事

有些问题根本不会造成多大后果,甚至根本不会对任何事有所影响,但爱唠叨的人却总是对此纠缠不清。人们习惯把配偶看成自己的附属部分,因此总是习惯对配偶加以控制,即便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愿意唠叨两句。只要夫妻间能认识到这一点,唠叨的毛病是完全可以改掉的。

在婚姻生活中,男人一般是无法忍受老婆的唠叨的。当老婆唠叨不休时,男人应该想办法解决老婆爱唠叨的问题,而不是和老婆大吵大闹。此外,如果无法改变的话,那么只能将老婆的唠叨当做是一种享受去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