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讨厌的“插话者”

女人喜欢被人尊重,因此,当女人在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男人最好不要指手画脚。尤其是女人在说话时,男人不要插话,要认真倾听,还要能听出“弦外之音”。

说是一门艺术,而听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倾听,是对他人的一种恭敬,一种尊重,一份理解,一份虔诚,是对爱人最宝贵的馈赠。倾听,是心的接受,是热的传递——诚挚的情感在祥和的气氛中流淌。所以,男人大可不必抱怨自己不善言辞,只要学会认真倾听,男人就会很轻松地让女人说话并听话。

男人想要倾听,就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首先不要让自己做个令人讨厌的“插话者”。注意观察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在周围总有一些人特别喜欢插话,一听别人在谈话,便竖起耳朵,兴趣陡然大增,不管是与他有关无关的事,他总会不合时宜地在别人的话中插上一杠,要么打断别人的谈话,要么让说话者中途停下来聆听他的“高见”,不管别人愿不愿意听,也不管插的话是对是错。患有这种“嘴痒癖”者,也正是人们平常痛恨的没有素养的爱插话的人。

英国17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洛克,曾经这样说过:“插嘴和争辩不符合礼仪的要求。在别人谈话的时候去插嘴是一种最大的冒犯,因为我们在知道人家将说什么之前就去答复人家,若不是鲁莽愚蠢,也是一种明白表示——对方的话他已经听腻了,不愿对方说下去了。”

可见,在别人讲话时做一个好听众是种美德,不仅能表现出教养和风度,而且还不会错过可以利用的某种信息。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愿意做听人说话的听众,即使在那些训练有素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中,偶尔也有爱插话的毛病:时不时打断人家的谈话,未等别人把一个话题讲完,就迫不及待地横上一杠,打断别人的思路,致使嘉宾精彩的发言戛然而止。插话成瘾成癖的人之所以爱插话,其主要原因是心里有一道怕孤独、怕受人冷落的阴影,一旦听到有人谈话,他的那种心里的阴影就会出现莫名的膨胀,嘴就会言不由衷地发痒。

有一对夫妇,新婚不久。妻子正在厨房炒菜。她的丈夫却在一旁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哎,要糊了!”“放糖,不然不好吃!”

“哎呀,你住口吧!”这位妻子被丈夫烦得不行,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

“哦,是吗?”丈夫平静地答道,“我突然想起了我开车的时候。”

妻子一愣,然后恍然大悟。

原来丈夫开车时,妻子坐在一旁,常常在旁边指手画脚,丈夫每次都很烦恼,于是就想出了这个办法。那就是让妻子亲身体验一下,自己做事时,有人在旁边喋喋不休是什么感觉。体谅他人并不困难,只要你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一切就迎刃而解。

语言是人际交往和沟通的媒介和桥梁,沟通学家们也一再倡导:夫妻间要“先学会听,再学会说话”。

倾听,是一种理解,是不断消除误解的过程。倾听也是一种等待,男人要学会等待,等待女人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女人说话时,男人不要随便打断女人的说话,也不要轻易做出评价,更不要随便插话。男人要懂得与女人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然后共创幸福。

会话,本来就包括“听”与“说”两个部分,因此,这两方面都不可疏忽。然而,人们只注意自己所说的话,而很少注意去倾听对方所说的话。男人在与老婆进行交流的时候,也往往会犯这个毛病:在讲话中,脑中只是在想“接着该说什么?”而往往不注意老婆所说的话,如果老婆所讲的话中另有含意,那男人根本不可能体会到。这样的沟通就失去了意义了。

插话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善于倾听别人讲话则是一种高雅的素养——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表现了对说话者的尊重。男人做到这样,老婆才会把忠实的听众当成可以信赖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