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无疑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对女人也一样,良好的家庭环境大多可以培育出优秀的女人。同时,这个女人在自己成家以后,也可以给丈夫和孩子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爱对女人的重要性
与母爱相比,女人更渴望得到父爱。这也就像那句俗话所说的一样:女孩子像父亲,男孩子像母亲。
女人之所以更依恋父亲,是因为女人在生活中,不仅可以从母亲那里得到母爱,还可以从女性朋友、女老师那里得到类似的关爱。而父爱通常只能来源于自己的父亲,即使有其他男性朋友,他们给予她的爱也是不完全的。所以女人在没有结婚之前,只能从父亲那里得到她想要的异性的爱。
同时,女人也只有从家庭里得到了充分的父爱,以后她才会懂得如何去关心和支持男人。而这些关心和支持也恰恰是男人所需要的,没有这些,男人就会丧失自信,失去爱的动力和信心,那么理想的恋爱和婚姻也就变成了一种奢望。
当然,并不是随便一个男人都会让女人去鼓励和支持,她们支持的对象常常是和自己父亲类似。并且,女人在决定去支持鼓励那个男人的时候,关键还要看他是否和自己父亲一样关爱着自己,甚至比父亲更爱自己。另外,女人还会看这个男人是否够聪明,够勇敢,是否能够做到温柔体贴。
女人从父亲那里得到的关爱越多,日后就会越想和类似父亲的那种男人结婚。因为在她们看来,只有和自己父亲那样的男人才是自己最需要的男人,找到了那样的男人,自己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
由此看来,对男人来说,他们恋爱的最大敌人,甚至说是最大的情敌,应该是女人的父亲。男人要想真正得到恋人的心,就必须具备与她父亲同样的爱心、智慧和自信,甚至还要超过她的父亲。如果达不到这一点的话,女人很少会对自己动心的。
正因为女人有这样的特性,所以从孩提时代开始,她们就喜欢缠在父亲身边,希望父亲宠爱自己,想让父亲抱自己……女人想从男人那里得到的也是同样的感觉。因此,女人选择恋人时的判断标准是跟得到过多少父爱密不可分的。
女人找到了这样的男人,如果相爱,就会决定和这样的男人结婚。当然,与父亲相似的地方并非是男人的容貌、体型,而应该是对自己的关爱。对女人来说,父亲就是“永远的恋人”。但是,如果女人从小就没有从父亲那里得到过多少爱,那么对于同样不关心自己的男人,女人也会觉得他充满魅力,父亲对她的影响同样也在发挥着效用。即使男人和自己的父亲一样,属于那种既不懂得爱,又没有勇气的一类人,女人最终也会愿意跟他结婚的。
可见,男性朋友在恋爱的时候,一定不能忽略了女人父亲对她产生的影响,否则,可能你要走很多弯路。
母亲对女人的影响
无疑,母亲也是女人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一个优秀的母亲,大多会培养出健康的女儿,相反,一个自身缺陷很多的母亲,可能会给女儿带来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母亲对女人的影响大多表现在性格方面。比如,一个非常懂得爱惜自己,性格又很开朗的母亲,就会在女儿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女儿长大后,性格大多也会像母亲一样,比较开朗大方,富有爱心。
相反,如果一个母亲每天都是蓬头垢面,拖拖拉拉,或者自私自利,没有爱心,那么在潜意识里也会使女儿养成这样的习惯,并且日后也很难彻底改正。
母亲对女人的这种影响,也会关系到女人日后选择自己的另一半。一个乐观的母亲,一般也可以培育出乐观的孩子,那么这样的女人在恋爱的时候,也会是乐观向上的,并且懂得关心异性。当发现男人心情不佳的时候,她们就会用自己的乐观态度感染着他,并且会时刻替对方打气,加油。这样的女人,在男人的眼里实在是一位非常可爱的女性。
但如果母亲平时就是粗枝大叶,任性蛮横,有时候甚至还打骂孩子,这就会使女孩子从小变得胆怯、懦弱。这样的女人在恋爱的时候,也常常表现得不够自信,很自卑。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女友常常自卑,或者性格非常内向,那么你要留心调查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个很蛮横的丈母娘。
当然,女人的性格也不完全来源于母亲,因为毕竟还有父亲的影响,父母双方的教育才造就了一个完整的女人。所以,在恋爱时,也不要光看家庭对爱人的影响,毕竟很多后天因素也同样影响着女人的成长和成熟。
女人的家庭观念
女人的家庭观念普遍要比男人强,这点在不发达地区表现得更为严重。女人成家后,常常会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家中,不会过于关心外面的事。她们宁愿为家庭而献身,为丈夫而操劳。
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女人的这种行为多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但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女人的家庭意识仍旧很强,有的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她们尽管所受的教育比较多,但“以守家为德,以持家为荣”的观念仍是她们始终无法跳跃出的樊篱。而且,城市的男人比农村的男人更加繁忙,他们有更多的借口置家庭于不顾,也有更多的理由让女人撑起家庭事务的大梁。
而且,就女人自己来说,她们在婚后也喜欢这种家庭主妇的生活。古语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古代的女人就很少抛头露面,更别说嫁人后了。而现代的女人在参加工作的时候,虽然也是“雄心勃勃”,但一旦找了男朋友,就开始计划结婚。结婚后,大部分女人很自然地就会辞去工作,回家当全职太太。并且现在有这种想法的女人是越来越多。
有些女人在婚前有“婚后继续工作”或“在经济方面与丈夫保持独立”的想法,但是,一旦结婚后,她们的想法就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她们随时都可能对丈夫说:“我不想工作了,干脆回来给你做全职太太吧,一个纯粹的家庭‘煮’妇。”女人无论婚前有多么好的理想和抱负,在结婚后都会自然而然地生出依赖丈夫的心理。如果家务事和工作协调不好,她们就会逐渐失去工作的热忱和信心,而且还会搬出婚前能够解决的小挫折来作为辞职的理由。
其实,女人家庭观念强也并非坏事,男人也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因为家庭的基础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共同建立起来的,如果男人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工作和事业上,而女人依旧不依不饶,非要把男人一天到晚关在家里,或者自己也在外面“轰轰烈烈”,以致“夫妻双双把家弃”,估计大多数夫妻在这样的婚姻中是很难达成共识的。
林语堂先生曾认为,女人应该把“婚嫁”视为“最好的职业”。当然,这说的是过去,但在现今的社会里,男女不平等的现状是不容否定的。
因为事业是男人们竞争的领地,女人如果不具备牺牲女人的特质,是很难介入这一领地的。所以,女人只有将精神依托转入家庭中。而且女人自己深深地明白,把自己置身于家庭中,既不会使自己吃亏,也不会使自己所爱的男人吃亏。这不也是最现成最简单的一种实惠吗?
毋庸置疑,女人将精力放在家庭中正是女人的聪明之处,她们的最可贵的聪明才智就在于将幸福寄托于牺牲自己、解脱男人。因为她们深知自己的牺牲并不是无谓的,男人在得到女人的解放后,就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给予女人回报。女人得到这样的回报,也便心满意足了。
然而,也并不是所有的女人家庭意识都是这样强,也有很大一部分女人会义无反顾地走出家庭,投身于社会的熔炉,和男人们在事业上一争高低。当然,这种女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们的价值取向是受人钦佩的。但回过来一想,又觉有不妥。因为以牺牲家庭作为代价而走上社会的女人,最终总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缺憾。应该说,男人走单身之路大多是迫不得已的,而女人选择单身却往往是自己一意孤行而造成的。女人在事业上要比男人吃的亏多很多,当然,也只有亲历其境的女人,才知道这吃亏不平等到什么程度。
再有一种女人,就是现在为数最多的一种女人,她们既不抛开家庭,也不放弃事业,家庭、事业两头兼顾。一方面为家务事而操劳,另一方面要在事业上和男人分庭抗礼,这实在是现代女人中最典型、也最具普遍意义的人生信仰与追求。然而,这类女人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她们常常顾此失彼,疲于奔命。所以,应该说,这种勇于两头兼顾的女人,是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女人都艰苦,也都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