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些持“男尊女卑”、“夫权第一”等严重思想观念的“大男子主义”的男人,他们认为男人不该操心家里的事,于是把家务、子女教育等一切事务都推给妻子,将妻子当做一个仆人对待,这种男人是极端自私的。
要知道,生活原本是由洗衣、购物、做饭、抚育孩子等家务事串连起来的,为什么要把家务事一股脑儿地交给她呢?根据统计数字显示,女人每周花在料理家务事与养育小孩等杂事上的时间比丈夫多出20个小时,这几乎是一天的时间,没完没了的家务事是女人结婚后最沉重的负担。
更何况,现代女性扮演着双重角色,上班时努力工作,下班后家务缠身,就像一支两头燃烧的蜡烛,分身乏术,情绪上会非常烦躁,快乐感也就随之被扼杀了。这已经成为不少妻子抱怨丈夫的根源,也很可能是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冠佑一天到晚过着优哉游哉的日子,早上起床后妻子把饭做好,他吃完把嘴一抹就上班去了,中午经常是呼朋唤友到饭馆里去大吃一顿,晚上回家吃晚饭后要么就是看电视,要么就是蒙头大睡,家务活从来不干。
有时候,妻子实在是忙不过来,想让他帮忙做点儿家务事,冠佑把眼睛一瞪:“反了你了!你想干什么?家里的活儿不都是女人做的吗?难道还需要我一个大男人来操心吗?你要是忙不过来,慢慢干就是了。”
天长日久,妻子的怨气越来越大,提议要与冠佑离婚。“不光活儿我不干了,日子我也不和你过了。我和你结婚到现在,你自己吃饱了什么事都不管,你洗过一件衣服吗?你做过一顿饭吗?孩子从生下来到上幼儿园,你帮我照看过一次吗?明天咱们就去办离婚手续,谁愿意给你当牛做马你找谁去。”
事实上,女人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担负起婚姻和家庭责任的丈夫,需要丈夫的体贴关怀和温情抚慰,那种只管自己吃饱、不分担家务事的男人,即使在别的方面非常优秀,也无法长久地吸引住女人的心。
一个温馨的家庭是快乐休闲的乐园、是规避风险的港湾、是修身养性的处所、是天伦之乐的摇篮、是感情的结合点。在这个家庭里不仅要有一个贤淑、能干的好妻子,而且也需要一个顾家、负责的好丈夫。
不是因为有了女人才有了家务,而是因为有了家才有了家务。一个体贴的好丈夫从不会大男子主义地认为家务事与自己无关,他们会主动替妻子做一些事情,让她从家务事中解脱出来,兼顾一下事业和兴趣,哪怕只是让她休息一下,喘一口气。
在家庭琐事面前与爱人“共进退”,和她一起好好经营生活,这不仅是一种对家庭负责任的表现,而且会让妻子充分感受到你的爱意,觉得你体贴而温情、暖心又迷人,如此,两个人的关系和谐顺畅,家庭自然快乐而美满。
“做家务既为爱人减负,又促进家庭幸福和睦,何乐而不为?是男人就得做家务。”这是林生的现身说法。他和老婆小周在当地中学当教师,当初结婚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时候,他们也曾因为家务事争吵过,但后来林生认识到家务应该共同承担。
有一段时间,小周的母亲生病了,小周只好回老家照顾母亲,于是做饭、浇花、收拾房间、扔垃圾等家务事都落在了林生头上。第一天,他累得头晕眼花,第二天,他开始怀念小周在家时自己的安逸,一个星期过后,他深刻地体会到了小周工作之余还要操持家务的辛苦。待小周回来后,他开始主动承担家务。
虽然做饭炒菜是小周负责,但洗菜、切菜、洗碗这些粗活都是林生干。小周洗衣服,林生就负责拿出去晾晒衣服。打个比方,如果妻子算是大师,那他就是一个打杂的,也不闲着。这样一来,夫妻两人相处的时间多了,交流也多了,生活比以前更和谐,幸福的说笑声经常从他们家中传出。
爱一个人光靠嘴上说说不行,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做家务就是直接的表现方式。如果你真的爱她,就要摒弃“大男子”主义,积极主动地分担一些家务,成为她的贴心伴侣,而不是无动于衷地看着心爱的人受苦受累。
要知道,就连曾经在全球范围内颐指气使的美国前总统小布什,退休后在家也要负责刷盘子、倒垃圾、割草坪、上街买杂物等家务活。总统也是人,工作再忙也得老老实实去做家务。我们能说什么呢?衡量一个男人是否是好丈夫的标准,不仅在于你是否英俊潇洒、位高权重,主动分担家务才是必需。
将相关的家务列出来,并制订一个计划,养成做家务的习惯。这些事必须非常明确,既能让妻子开心,又不会令两人的产生冲突。例如,“每天倒垃圾”、“妻子做饭时能帮忙照顾小孩”或“周末帮忙打扫房子”等。
每天即使再忙,也要抽时间做一件单子上的事,项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变化。这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要坚持下去才会有所改变,而坚持的原动力是对家庭的责任心、对爱人的感情以及自我改变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