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和女人的生理构造和社会分工的不同,导致了两者在一般情况下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男人考虑问题偏向于逻辑性,即理性,而女人则偏向于感觉性,即感性,而男人恰恰是帮助女人进行感性之旅的主角。
男人的理性思维决定了男人习惯深入地分析各种现象,认为能找到合理解释的是真理,否则便不能成立。在男人的世界里,对错是他们的核心价值观,认为任何事可分对错,每件事的发生都该有可解释的原因和逻辑。
但是,女人是以一种感性的模式思考的,她们习惯以个人感情好恶和当下的感受来判断周围的人和事,女人的思维没法用统一的模式去认识和理解。
有人曾经把女人比作尤物,也有人把女人比作一只猫。不管比作什么,女人天生就是很感性的,也没有任何做作的成分在里面,她们的感情世界里总是充满着多愁善感,而且对每一件事都很敏感,尤其是感情方面。
可以说,拥有感性思维的女人是丰富的,一首诗、一首歌、一篇文章、一句话都能勾起她们无限的遐想,她们可爱、温柔、撒娇、吃醋……。拥有感性思维的女人用心感受这个世界,她们不一定是最热情的女人,有时候口是心非、反复无常,甚至骨子里有一股淡淡的忧伤,不是谁都能跨进她们的内心世界。
当明白这些后,男人应该多点儿留意和重视女人每刻的感受,理性地对待她们的感性,如果硬要与她们讲道理,用一大堆理由告诉她们的抱怨和生气是无理的、是错的,那么你便不可能从女人那里得到认同和尊敬。
经典著作《围城》里,方鸿渐与孙柔嘉订婚后从湖南转战香港回上海时,途遇故交赵辛楣。赵辛楣热情地邀请他们一块共进晚餐,孙柔嘉因为身体不舒服,建议方鸿渐一个人去。方鸿渐真的一个人去赴约,回来后孙柔嘉却是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见此,方鸿渐很不满,于是大摆道理:“既然你有病,那就谢绝赵辛楣的邀请嘛,干吗非要我一个人去?你让我一个人去,说明你并不介意。你要是不愿意,当初完全可以说出来嘛。你现在这种态度,很明显是没事找事、莫名其妙……”结果两个人为此大吵一架,感情出现了危机。
这是谁的错?谁都有错,又谁都没错。方鸿渐的逻辑是一种典型的男人的理性思维,而孙柔嘉则是感性思维,她不仅自己不想接受赵辛楣的邀请,而且压根儿就不希望方鸿渐去,她的真实想法是:“如果你方鸿渐足够爱我,就应该主动谢绝赵辛楣来陪我。如果你在我的怂恿下接受邀请,那么你就对她还有感情。”
女人的心实在是太难捉摸了,“这个女人简直是太不可理喻了”。这是方鸿渐对孙柔嘉的看法。可以说,在这一点上他不是一个优秀的男人,因为他不仅不理解孙柔嘉的感性思维,而且还说一些风凉话,恶语相向。
因为感性,女人很少深入地分析理解复杂的事务,更多地在乎自己的感受,往往凭直觉办事,心情和表现随着事情的进程起伏,经常处于优柔寡断、心思不定的状态,也许会有些任性,但这些是她们的资本之一,散发出迷人气息。
这个时候,男人要理解女人的感性思维,不要一味地向她说明事情的道理和是非对错,更不要心烦地排挤她,而要给她适当的安慰和关心,哪怕只是一个温柔的拥抱,这样女人一定会觉得你很贴心,婚恋关系也可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