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1:老师认为理想的恋爱是什么样的呢?
渡边:首先基本应是相亲相爱,并且能点燃彼此的热情,且能持续长久的关系,或可称之为“有持续力的相亲相爱”吧。
女士1:那种爱很少有。
渡边:不能说没有,但也不寻常。
女士2:也许正因为此,我才迷上了《冬季恋歌》,这个周末看DVD看得如痴如醉。
女士1:就是就是,我也是,足不出户地看。
渡边:什么地方最吸引你们呢?
女士2:惟珍和俊相(民亨)虽然阻碍重重,却依然情不自禁地彼此爱恋,惟珍的发小相亦明知如此,却依然对惟珍倾慕不已。我的情感完全投入到他们各自的痛苦中了,相当写实。
渡边:确实有不错的部分,但大致上一点都不现实。
女士2:哎?是吗?
渡边:一开始那个人相爱还好,后来俊相死于交通事故了吧,于是惟珍和别的男人(相亦)订了婚,结果遇到一个和死去的俊相一模一样的男人(民亨),追寻那个人的过程中得知他就是本以为死去的那个人,只不过因事故丧失记忆而已。这里面拿出任何一个都是罕见的偶然或者奇迹,这些奇迹三四个重合在一起,完全不现实。
女士2:确实有道理。
渡边:这种雕虫小技或者说迎合主义的电视剧我很惭愧写不出来。男人通常是比女人更清醒的动物,所以对那种故事不会轻易感情投入,而且《冬季恋歌》里的主人公们不做爱吧?
女士1:基本连接吻都没有。
渡边:在这种状态下还能持续相爱好多年,这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万一出现一个在性方面有绝对吸引力的对象可怎么办呢?
女士2:可是死心塌地爱一个人,这种感情有现实性,看着看着我就想:“这才是爱。”渡边:这种形式只是作为女性愿望之一的爱,现实中的男人不是那样的动物。
女士1:许多女性都认为在哪里一定有那样的男人。
渡边:当然存在死心塌地的、诚实的、温柔的男人,说“我只想着你一人”。
女士2:果然如此嘛。
渡边:不过与之同时,性的纽带也很重要,在没有那个,或者没有那种可能性的前提下,只是一味思恋一个女人很困难。对这一活生生的部分视而不见,光求表面华丽,编造得过了,难以称得上追逼人性的作品。当然我从一开始也没有期望这个,即便如此也依然觉得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两个男人在那里争夺一个女人,却都不和惟珍发生性关系。没有那层关系,却那样深深执着,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女士1:可是他们在精神上爱着惟珍呀。
渡边:对男人而言,单单精神上的爱几乎不成立。到高中生阶段还有可能,过了之后性爱就渐渐占到很大比例了。因为到了做爱这一步,就可以看清一个人脱弃虚饰后的本来面目,然后才开始真正的爱。
女士2:我想既然那么爱慕对方,做不做爱都不是问题。
渡边:这样想的人可能是因为没有体验过真正深刻的性吧。我想即便是女性,体验过达到身心巅峰的爱的人也会明白那种爱很浅淡。
经历过性关系以后的爱会加深
女士1:可是十几岁、二十几岁的时候,大家还不都是那种情感吗?纯粹地爱着那个人,认为这就是恋爱。
渡边:在不懂性爱的时候确实如此便好,可一旦懂得了性爱便不同了,特别是性欲强烈的男性,仅仅进行柏拉图式恋爱是接受不了的。
女士2:最初的恋爱也是这样吗?
渡边:第一次喜欢上某个人吗?比如有生以来第一次爱上了这位啤酒君(指着中华料理店桌子上的啤酒)。
女士2:还是初恋呢。
渡边:不过同时又觉得这边的绍兴酒君也不错。
女士2:咦?不是只有啤酒君吗?
渡边:啤酒君当然喜欢,但绍兴酒君也难以舍弃。后来喜欢谁更多一点会因为谁会同意和自己做爱、是浓是淡而发生巨大变化。当然了,要想进行比较,啤酒和绍兴酒不都喝下是不会明白的。
女士1:这可真是……
渡边:比方说一个男人对同班女同学心怀纯真的爱慕,可是受到一个风情万种的年长女人引诱,对他说“我让你和我做爱”,马上就会随之而去。
女士2:因为她更有魅力吗?
渡边:这方面也有,但还是肯和他做爱这一利好更大。
女士1:那么同班女同学怎么办呢?
渡边:照样喜欢,只不过眼下被肯和自己做爱的人吸引住了。通常性关系继续加深的话,会越发被她吸引。
女士2:难道就不可能像《冬季恋歌》里那样,死心塌地思念一个人吗?
渡边:男人的爱精神重要,肉体也重要。特别是年轻时,性欲很强,所以对方能否和自己做爱比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更重要。了解了男人的这一方面,《冬季恋歌》中那样的恋爱就太天真、太单纯了。
女士1:虽然我问了好多遍了,却还是想问:男性也有纯粹的感情吧?
渡边:只有精神恋爱才是纯洁的,迷恋肉体就不纯洁,这样下定论很可笑。精神和身体两样齐全,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深爱。
女士1:那么,像惟珍那样不肯和男人做爱的女人就不值得考虑了吗?
渡边:与其说惟珍如何如何,不如说省却了这一部分正是这部电视剧的粗糙之处。仅是精神不可能比这更深刻。不过这个不仅限于男人,女人也是一样。你们也不会连续多年地思念一个从没发生过肉体关系的男人吧?
女士2:这样说来,即便曾经非常喜欢,没有肉体关系也就忘了。
(笑)
渡边:与之相较,还是有过热烈肉体关系的人更强烈。而且胡乱称之为纯粹的爱,在这个意义上,不伦之恋中也有纯粹的。
女士1:是吗?
渡边:前面我们也有所触及,不伦之恋中双方虽背负着风险,却依然在连结婚这一具体目标都没有的情况下爱着对方。这也是包含性爱在内的深邃的爱。
女士1:可是那也许是在玩火。
渡边:玩火是轻率的说法,当事人认真的也有许多,而且如果彼此都是已婚,万一败露,代价可就大得没边了。我想,冒着这样的危险也不求回报地互相追求的情感,比起没有性爱的天真恋爱,在纯度这一意义上可以说更高。
女性一旦发生性关系,情感便不再摇摆不定女士1:女性也不是认为《冬季恋歌》中的故事情节全部具有现实性。
女士2:不过还是认为有很多地方能引起共鸣。
渡边:比如呢?
女士1:比如见到和死去的初恋恋人一模一样的男人后哭了。
女士2:不知不觉让爱自己的男人遭殃之类。
渡边:这真是自恋的想法。(笑)就算那样可以,可是惟珍在两个男人之间犹豫不决又怎么解释?有个镜头是她将自己至爱的民亨丢在车中不管,跑去探望住院的相亦,可如果她真的爱民亨的话……
女士2:那是因为相亦因惟珍被民亨夺走后很痛苦。
渡边:可是那样做会让民亨痛苦。
女士1:老实说,我也觉得那里很奇怪,看的时候,我原以为她心意已决。
女士2:如果爱上一个人,或许不会那样左右摇摆。
渡边:像那个主人公那样,或许是因为在男人中左右逢源而心情不错吧?真够任性的。即便不说这个,不描写性爱问题依然让这部电视剧肤浅简单了。女主人公摇摆不定也是因为没有发生性关系。
女士1:哎?会是这样吗?
渡边:女性一旦和真正相爱的人体验过疯狂的性爱,就不会再有那种模棱两可的事情了。女性的性一旦开始加深,便非那个男人不可,会忘我地为那个男人倾尽一切。
女士2:会为了他什么都愿意做。
渡边:只要是为了他,可以去当贼。
女士2:这也太过了。
渡边:不,也是有那样的例子的。以前曾发生过一个案子,在滋贺银行工作的一个女人侵吞了数亿元银行款项,给了那个男人。那就是因为沉溺于和那个男人的性爱,离不开那个男人了。
女士1:通常不会的。
渡边:当然,现实中走到犯罪这一步的例子很罕见,但性里面藏着让人走到这一步的可能性。小说若是不能写到那种程度,人真正的可怕和怪异就表现不出来。不了解这个是因为没有这种经验,我想即便是女性,了解的人也不会沉浸在《冬季恋歌》里。看看还是很开心的,但还是会觉得肤浅简单。
女士2:也许因为简单,才会安心,如坠梦境。
渡边:在这层意义上,如今流行去除性爱的“纯爱之物”或许意味着到了许多女性堂而皇之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的时代了。暂时看了之后心情愉快,情感得到疗愈,而且也不会有大的麻烦,总之就像是能够得到和平的游戏一样。这也意味着女性不再压抑自己,不再像之前那样看着男人脸色,担心说喜欢这个丈夫便会笑话自己或者招来有学识的评论家的轻视。到了女性将这些一把甩开,主张“我就是我,好东西就是好东西”、自己进行选择的时代。这一点倒是很棒。
女士1:可是男性到底怎么看《冬季恋歌》呢?
渡边:男人想知道的可就大不一样了。
女士2:是什么呢?
渡边:男人会想,惟珍与民亨和相亦做爱之后会变成什么样。
女士2:哎?和两个男人吗?
渡边:会想知道哪个更好,她会被谁吸引。
女士1:怎么会?女性不会因为那个去发生性关系的。
渡边:可是她如果和哪个发生了关系,多半会倾向于哪个,这样就不会徘徊不定,电视剧也就接近尾声了。
女士2:要是这样说,就糟蹋了这部电视剧。
女士1:我好不容易才沉醉其中,心情舒畅。
渡边:可是我想,与其沉醉在那种故事里,还不如走出家门追求现实中的对象才更能接近真实的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