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了,幸福还会眷顾我吗?

一人到中年的“白骨精”,和朋友合开着一家很大的广告公司。我认识她以后,看她公司的业绩是蒸蒸日上,可奇怪得很,每次见她都是一副愁眉深锁的样子,令人不解。渐渐地,我注意到,外表优雅迷人的她总是孑然一身。有一回我和她单独吃饭,终于忍不住关心起她来,问她,你为什么老是看上去那么不开心?你的老公呢,怎么没见他陪在你左右?

“白骨精”凄然一笑,长叹一声:你是问我哪个老公?我都离两次婚了。我不想再找了,太累。而且我都这把年纪了,还有男人真心对我吗?小曾,你不懂,女人在社会上混,靠的是美貌和青春,我已经年过四十,青春没了,美貌也早就打折。女人上了年纪,就像一件旧衣服,失去了观赏价值,除了守住自己的一份工作,她还有什么幸福可言?

她的一番感慨让我沉默不语。当一个女人在婚姻的旅途中屡闯红灯,是否意味着她已远离幸福?

这让我想起了三次荣获奥斯卡影后桂冠,却也经历了三次失败婚姻的英格丽·褒曼。

英格丽·褒曼早年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希望能有一位风度优雅的绅士远远地痴恋我一生。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姿态宛如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羞涩、天真,对未来充满了好奇和憧憬。虽是无心之语,却被多事的记者如获至宝般搬上了报章的头条。然而,命运始终在捉弄着褒曼,这位银幕上总是和翩翩绅士白马王子喜结良缘的标准淑女,生活中却饱尝爱情的苦果,三次婚姻均以失败告终!

熟悉褒曼的影迷都知道,出生在瑞典的褒曼很早就下嫁给了一位英俊的牙医,她远涉重洋去好莱坞寻梦的时候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35岁那年,在好莱坞演艺事业如日中天的她,被一部名叫《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所深深打动。之后,她不惜抛夫弃子投入这部影片的导演、新现实主义大师罗西里尼的怀抱。为此,她变成众人眼中的“坏女人”,遭到好莱坞的封杀、一直热爱她的美国观众的误解。40岁时,她和罗西里尼感情破裂,离开一对刚刚出生的双胞胎女儿,重新回到好莱坞,以一部《真假公主》获得了美国观众的谅解,也使褒曼在奥斯卡影后的角逐中梅开二度。与此同时,她又在一个摄影师那里收获了第三段婚姻。可惜,没完没了的拍戏生涯使这段黄昏恋最终还是划上了令人痛心的句号……

但英格丽·褒曼不愧是英格丽·褒曼。当第一段人人羡慕的“金童玉女”童话般的婚姻因性格的反差而濒于死亡时,她会真诚地向对方提出分手;当第二次震惊世界、历经坎坷,最后获得“郎才女貌”评价的神话般的爱情因缘尽而触礁时,她也没有痛不欲生从此沉沦;当第三次平和温暖的“两情相悦”式的爱情因聚少离多而渐行渐远时,她只是淡淡地微笑……

可以说,英格丽·褒曼的一生,经历了人世的艰难坎坷。晚年,一个电影专栏作家访问她,问她是不是一个幸福的人,褒曼笑着说:“我们不能期望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很幸福,否则他就是一个怪物,而不是真正的人了。我对幸福和不幸福的事情同样欣赏。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吃过苦头,他就不会了解别人所受的苦,就不会耐心地容忍别人。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人只有幸福,那他就不会懂得什么叫幸福。只有尝过悲哀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幸福的甜美!”作家后来回忆说,在采访褒曼的三个小时中,她始终面带甜美的微笑,在她那日渐衰老的脸上,看不出一丝对生活的不满,对往昔的怨恨,有的只是一种淡然,一种豁达。一年后,这个坚强的女人又雍容大度地站在了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第三次捧走了小金人。那年,她59岁。

这就是一个历尽沧桑的女人的幸福观。难怪小时候我看《大众电影》上刊载过一篇怀念她的文章,作者饱含深情地写道:“我喜欢褒曼,是喜欢她历经沧桑之后的美丽。”当时我不懂,沧桑之后只剩下苍老,怎么还会有美丽呢?如今读到褒曼这段话,我算真正懂了。

一个女人对幸福的追求如此锲而不舍,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我想告诉那位大姐,褒曼六十多岁的时候错失第三段婚姻,她依然像一朵风雪中的梅花一样傲然挺立,笑对人生。你刚刚年过四十,漫长的人生路只走完了一半,为什么这么早就对寻找真爱追求幸福失去信心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