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和一个女作家谈到如今的大龄“剩女”为何越来越多,女作家很无奈地说了一番话:“中国传统的婚姻模式一直就是男强女弱,这不光体现在文化程度和经济基础上,也体现在年龄上。二十多岁的男孩子想找二十多岁的女孩子结婚,三十多岁四十多岁甚至五六十岁的老男人也想找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那三十多岁四十多岁的女人怎么办,只好成剩女了!”在我看来,女作家的话可谓一针见血。甭说五六十岁的老男人“人老心不老”,自从82岁的科学家娶了28岁的美貌娇妻,香港某小天王的老爸就艳羡不已,直言这是他学习的好榜样。这边厢,老科学家刚和少妻双宿双飞,那边厢,69岁的天王老爸就带着22岁的新女友左拥右抱地走进了香港狗仔队的视线里。前两年,拥有巨额私人财产的世界传媒巨头执意要与比他小38岁的华裔女子结婚,不仅使他的前妻和孩子们难以理解,就连他的新闻发言人也瞠目结舌:“我唯一要说的就是没什么可说的。”真是,老牛吃嫩草,一个都不少!
由于工作关系,我也接触了不少财大气粗牛气冲天的成功男士,发现他们大都是“老牛吃嫩草”婚恋路线的勇于实践者。只要在衣香鬓影名流云集的公众场合露面,身边准会有一位至少小十五岁以上的年轻娇妻或如花小蜜相随相伴。两人跟狗皮膏药似的黏在一起,男的往往脑满肠肥皱纹密布,半秃的额头就像华北平原一样一马平川,挺出的将军肚就跟华北平原边上耸出的那座太行山脉;女的虽外表珠光宝气骨子里还青翠欲滴,猛地一看,还以为是父女情深,仔细一瞧,原来是一对正在比翼双飞的老夫少妻。
为什么成功男士喜欢“老牛吃嫩草”?嫩草是不是看中了老牛的金银财宝和名誉地位?嫩草会不会后悔?老牛吃嫩草吃不吃得动?吃不动该怎么办?近日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里面总结了老牛吃嫩草的几大好处:
老牛的牙口和消化都不好,需要吃嫩草;
嫩草的营养比较丰富,老牛自然爱吃;
嫩草比较贵,只有老牛才吃得起;
别的老牛都在吃嫩草,剩下的老牛不吃,或者剩下的嫩草不让老牛吃的话,显得不够与时俱进;
老牛消化功能不好,嫩草被老牛吃了以后还能全身而退,顺着牛粪出来,不久就是一棵更加花枝招展的嫩草;
老牛守着一丛嫩草,就算吃不了,也能表示他很有面子。
哈哈,不知道这位仁兄何以如此津津乐道还把问题看得入木三分,是不是他也有“老牛吃嫩草”这方面丰富的实践经验?不过最后一条我深有感触。因为成功男士,尤其是中国的成功男士大都好面子,讲排场,正所谓头可断血可流,皮鞋不能不擦油;没房产没土地,出门不能不带小蜜。自古以来,中国世俗男人最高的理想不就是置良田,养美妾吗?贪官污吏们往往金屋藏娇,旦东窗事发,才会幡然悔悟,身边的狐狸精原来是只害人精,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说穿了,都是面子害的。
另外,我觉得“老牛爱吃嫩草”也是老男人采阴补阳的一种生理需求。人老了,不仅老眼昏花了,腰板也不直了,腿脚也不灵了,如果这时候有个年轻貌美的小姑娘相伴左右,天天嬉笑逗乐,那对于夕阳西下的老人家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对于不甘其老的成功男人来说,第二春就会再度焕发。有人说嫩草对于老牛是大补之物,益寿延年,老牛吃了嫩草,会挤出更加营养丰富的奶来,因此中国的古人又常以“一树梨花压海棠”来形容这种“老牛吃嫩草”。据说北宋著名词人张先早年以连续写出“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坠飞絮无影”的佳句而被当时的词坛戏称为“张三影”,谁知到了晚年,创造力衰竭,再也写不出什么东西来了,于是在80岁那年又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这一娶不打紧,这棵文坛老树又开出了新花。他的好友大文豪苏东坡前来祝贺,就写了首诗调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梨花指的是白发丈夫,海棠指的是红颜少妇,一个“压”字道尽床上无数风流!
到了后来,“一树梨花压海棠”就成了老夫少妻,亦即“老牛吃嫩草”的委婉说法。连俄罗斯著名作家纳博科夫当年描写一个中年男人恋上豆蔻少女的禁毁小说《洛丽塔》被介绍到中国来,也被好事者译成了“一树梨花压海棠”,真是搞笑得很!
所以,嫩草对老牛来说好比一剂“十全大补丸”,老牛吃了它,不仅牙好胃口好,吃嘛嘛香,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说不定还为国家人口逐渐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开出了一剂救世良方,亮出了一盏指路明灯呢!
当然,前提是嫩草心甘情愿地被老牛吃。否则一旦嫩草嫌弃起老牛来,那就“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