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型男人

事业型男人最大的追求莫过于事业的成功,甚至胜过对爱情的追求,看似顶天立地的汉子,如果遇到事业的挫败,那么也只能披着外壳假装坚强,把脆弱和消极藏在里面,这个时候也是他最需要女人关怀的时候,一个爱他的女人对他的激励,就会让他对事业重燃信心。每个人在事业上都有自己的追求目标,文学巨匠马尔克斯,曾在最高领奖台上真诚的感谢自己的妻子梅塞德斯,马尔克斯写作期间,这个伟大的女人每天除了种地,还要给丈夫提供每天《时报》,还要想方设法凑集纸张以及邮寄的费用,如果没有这个女人在背后的支持,那么也就不会有使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巨作——《百年孤独》。

事业是一个男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业是大多数男人生活的重中之重,事业可以证明他的价值,可以获得同事的尊重,可以让家人过得幸福,可以让朋友刮目相看,也可以实现自己一生的理想。热衷于追求事业成功的这类男人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事业型男人”。为了事业,他常常会放弃和家人、朋友、同学在一起的欢乐,对自己的关心也会很少,他们的心思全部集中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在事业中寻求一种奋斗拼搏的快感。人们普遍对这类男人的印象是“工作到深夜,废寝忘食”。事实确实如此。这类男人往往是非常受人尊敬的,他们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扑在工作上,不分昼夜,主动去承担最大的责任,对任何工作都很有自信。这些特点使他们在人们心中的威望很高,非常具有领导力和人格魄力。他们身边的亲人、同事和朋友看到他是一种精神的激励,是一种骄傲的象征。

事业型男人拥有吸引女人的魅力。这类男人之所以特别吸引异性,是女人们会觉得,跟他在一起,自己的生活会稳定。而当目光凝视着他在工作时,可以说是一种无比的享受。但也有其缺憾,此类男人最喜欢与人分享经验,也喜欢与人理论。若女人自信心不足,又没有才华,根本很难打开话题。不过,话说回来,通常事业型男人大部分仍为单身贵族,因为实在很难找到“同级数”的单身成功女人。事业型的男人的脸上总有一股傲气,好像自己是哪个城堡跑出来的主人。

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爱情故事

1913年9月16日,宋庆龄在日本横滨登岸。她是由美国来到日本和姐姐宋蔼龄团聚的。在姐姐家里她遇到了孙中山,这一际遇决定了她的一生。21岁的宋庆龄刚刚大学毕业,要学成回国了。她内心蕴藏着一种秘密。她只觉得,中国革命在呼唤着自己。一次,宋庆龄忽然不自觉地问宋蔼龄:“孙先生可需要秘书帮助?”“是啊!你如果真要做他的秘书,我想你是可以的。”宋蔼龄注视着沉思的妹妹,接着缓缓地说:“他不久以前,还在物色人才。他所要的不是普通秘书,是要一个能帮助他撰写信札文件,准备书籍的秘书。……你要不要叫祥熙去代你说说?”“好的。”宋庆龄说:“我想,他要我做的,我都能做。而且做起来一定会觉得很愉快。”宋庆龄的父亲早年漂泊美国,中年回国兴办实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和亲密战友。宋庆龄见到孙中山,很是高兴,很快就与姐姐一起协助孙中山处理英文信件。1914年9月宋霭龄回上海与孔祥熙结婚,宋庆龄就接替姐姐做了孙中山的秘书。

尽管孙中山当时已有妻室,还是3个孩子的父亲,但在共同的革命工作中,他们很快还是产生了爱情的火花。宋庆龄在9月16日见到孙中山以后的半个月内,会晤孙中山达七次之多。她帮助孙中山所做的工作,完全是争取平民的自由和幸福,她充分了解孙中山内心所怀的热忱。可是眼前的现实却又是如此严峻。不单是辛亥革命的果实给窃国大盗袁世凯掠夺了,而且,不少同志精神颓丧,革命力量分散,孙中山遭到通缉,真是困难重重。宋庆龄曾经好几次看到孙中山力不自持,疲病交加。她虽然还是一个少女,但她立刻觉得必须给以帮助。她自言自语地说:“我可以帮助中国,而我也可以帮助孙先生。他是需要我的。”宋庆龄准备到上海省亲,却又拖延了许久。以至连正在美国读书的宋美龄也大惑不解。她告诉孙中山回去后过两三个月就回来。宋庆龄凝视着孙中山:“有一件事我要晓得,你愿不愿和我永远在一起?我知道你结过婚,但那已经过去,与目前的事情不发生关系。我认识你的儿子孙科。……至于说过后悔,记得我小时候听你讲过:‘要是我不为一件伟大的事业而生存,那么我的生命便毫无意义’,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就梦想着能有一天帮助几百万民众,成为伟大事业的一分子。现在我要知道的只有一件事:你要不要我做你的妻子,永远帮你做革命工作。”宋庆龄深情地望着孙中山,等待着他的回答。她发觉他的眼睛充满了诚挚的感情,可是,仍然带着愁容。

“庆龄,我是个不值得你考虑的人,我已经老了,你是年轻而充满活力……

“但是革命呢?”宋庆龄问。

“它可不管年龄,却需要一切人。”孙中山摆摆手,又说下去:“但是庆龄,我深知你是怎样的人,你太勇于自我牺牲了。你以前是那样的,我听你父亲说过。……庆龄,可爱的孩子,我不晓得我应当说些什么活,你是知道我的心的。”“你的心吗?”宋庆龄亲切地望着孙中山欣慰地说:“你是需要我的。这样一切都停当了。我非常快乐。我这一生非常清晰而简单了。”“但是,庆龄!”孙中山握着她的手,急促地说:“你必征得到你父母的同意才行。我不能对不起你和他们。”宋庆龄吁了一口气:“我会跟他们说的,不过现在一切都算决定了。”1915年,宋庆龄返回上海,就婚姻问题征求父母意见,宋嘉树一听说宋庆龄爱上了孙中山,震怒不已,其母更是反对。宋母泪眼婆娑地劝导庆龄说:孙已有妻室,他儿子孙科比你还大,两人年纪相差悬殊,你们怎么结婚啊!宋庆龄竟对她父亲侃侃而谈:“他说过他的家庭是农民,他怎样赤着脚过冬天,怎样终日吃烤白薯,同情农民的感情深深埋在他心里。你要为他们做点事情,我决不会忘记你说过的这些话。我也应该为他们做点事情。”虽然宋庆龄的婚事遭到了父母坚决地反对。但是意志坚定的庆龄相信自己的眼光,义无反顾坚守自己的爱情,始终不为所动。孙中山的友人亦纷纷表示异议。孙中山却公开说明自己的立场“如能与她结婚,即使第二天死去亦不后悔!”宋庆龄毅然不辞而别,潜回日本,完成其婚姻的志愿。

1915年10月24日,宋庆龄回到东京,第二天,即10月25日上午,他俩到日本著名律师和田瑞家里。正式办理结婚手续,举行了结婚礼仪,当时孙中山49岁,宋庆龄22岁,到场致贺的中国人只有寥寥的几个。日本着名律师和田瑞先生受他们两个人的委托,主持签订了孙中山与宋庆龄的那个缔结婚姻的“誓约书”,他们听从结婚证人和田瑞的建议,在结婚的誓约书上,把结婚日期写成26日,以取逢双大吉的意思。

下午,在日本友人梅屋庆吉家里,举行简单的茶点宴会,招待几位中、日友人。然后回到他俩的新居青山原居109号住宅。结婚的第二天,宋庆龄即投入为孙中山翻译密码和处理英文信件的紧张工作。宋庆龄给美国的同学写信说:“婚礼已是尽可能简朴,因为我们两人都不喜欢多余的仪式。我是幸福的。我想尽可能地帮丈夫多做英文通讯工作。我的法语大有进步。我最近能看懂法文报纸,并能作简单翻译。因此,我相信你能理解,结婚对我来说,除了没有伤脑筋的考试以外,它好像是上学校。”孙中山和宋庆龄举行婚礼后,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带着廖承志前去贺喜。何香凝画了一幅题为《万派朝宗》的国画作为贺礼。画面上海水奔腾向前,象征各方革命志士正向着孙中山靠拢……

从此以后,孙中山与宋庆龄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并肩战斗,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革命凯歌。其中,尤以广州脱险最能表现他们同生共死的深厚情谊。当时,宋庆龄已怀孕好几个月了,由于紧张和劳累,就在这期间流产了。这是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怀孕。

把情爱还给人物,让血肉融入历史。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不幸病故于北京。在他患病期间,宋庆龄日夜守护在孙中山身边,满怀深情地照顾和护理她最亲爱的人。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宋庆龄化悲痛为力量,又开始了新的斗争。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保卫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