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男人与中国男人择偶标准之比较

美国男士挽着的东方佳人

法国时装大师伊夫·圣洛朗的名言:“什么是漂亮的女人。那就是着黑色筒裙,黑色高领衫,臂弯里挽着位自己心爱的男人。”在旧金山湾区,常可见到中国女人挽着位美国男人。而美国男人身旁的那位中国女人却其貌不扬。于是,中国男人得出结论:美国男人不注重对方的相貌。这个结论不无道理。试想,一个在中国长大的女人,首先受到中国男人的挑选,之后才会轮到美国男人。而中国男人的择偶标准不外乎一条:长相。于是,自认为其貌不扬的一些中国女人干脆外嫁。

使人感动的是,那些中国男人认为其貌不扬的女人们,在美国男人那里找到了爱。并不是美国男人看不到自己身旁女人脸上的皱纹和斑点,好莱坞和百老汇对女人的审美观,与中国男人并无二致。可贵的是,很多美国男人能够超越长相去发现一个女人的优点和内心,这使身为女人的人十分感动。

中国人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热衷于排序活动。择偶的过程对于中国男人来说,无异于远古时代的打猎,谁打到了最难打的猎物,谁就是英雄。中国男人不无骄傲地把他“猎”到手的女人带到众人面前,也是一种生存竞争中成就的展示和炫耀,正如他向别人展示和炫耀他的奔驰车及花园洋房一样。

美国男人真的缺少审美眼光吗

对于那些牵着中国女人手的美国男人,中国男人爱批评他们没有审美眼光。美国男人真的没有审美眼光吗?当然不是。实际上,就连美国中小学生崇尚的青春偶像,也与中国男人崇尚的美女标准几乎同出一辙。美国男人年少的时候受生物本能的驱使,同样会去追求外表漂亮的靓女。一旦待他们长大以后,尤其是受过良好的教育以后,就不再满足仅仅追求漂亮的外表,而是更看重心灵的撞击,思想的交流,这是他们在生物本能之上的一个超越。

中国男人并非不需要交流思想,只是他们更愿意和男性朋友去交流,而女人只有听他们侃的份儿,中国男人不能容忍一个女人跟他平起平坐。通常,中国男人在他们强盛的高峰时刻,期盼女人的崇拜;中国男人在他们失败的低潮时刻,则期盼女人的抚慰。一个中国男人要找的,实际上是他母亲的翻版,一个爱他的女性,一个崇拜他的女性,一个能满足他的女性,而不是一个他爱的女性。当一个中国男人因为被女人拒绝而悲伤时,他的朋友会劝他:“为了一个女人,不值得!”美国男人不吝啬夸奖伴侣

曾听很多中国女人说,她们喜欢和美国男人在一起,因为“感觉好”。美国男人从不吝啬夸奖女人,这种夸奖几乎成为习惯行为。即使一位相貌平凡的女人,美国男人也会由衷地夸奖她的才华、心灵、聪颖等,甚至因为经常受到夸奖、称赞,日日都“心里美”的女人其外表亦会变得美丽动人起来。有教养的美国男人还给了中国女人应有的尊重,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国男士,会时时自然地表现出尊重女人的种种风度。这里所指的并非仅仅是帮女人开门、披外套之类肤浅的绅士风度,而是具有深度内涵懂得尊重和欣赏女人内在的价值。与之对比的是,一个中国男人如果想追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考虑的是如何首先打掉她的傲气。中国男人对自己的妻子,往往是“批评,批评,再批评”,还美其名曰“为你好”。鲜有中国丈夫给自己的太太送花,理由是“我给你更实际的东西”。与美国男人相比中国男人似乎缺少些东西,是不是缺少对女性由表至里的诚心尊重和宽广、无私的爱呢?

浏览报纸和网上的征婚启事会发现,绝大部分中国男人都要求女方年龄比他小。20岁到30岁之间的男人,往往要求女方比他小1到5岁。30到40岁的男人,则要求女方比他小5到15岁。而美国男人在征婚启事上,大都不设年龄限制。一位赴美女留学生,嫁了一个比她小9岁的美国男人。她说,当这位25岁的美国同学向34岁的她求爱时,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还有位美国男人娶了比自己大15岁的中国女博士。娶一位比自己大9岁、甚至大15岁的太太,在许多中国男人眼中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中美征婚启事的另一不同特点是,中国男人往往罗列的是他们的成就,诸如:学位、职业、职称、经济状况,甚至有几室几厅的房产等。而美国男人多罗列他们的个人爱好和性格特点。爱看什么电视节目,爱玩什么运动,爱听什么音乐,爱读什么书籍;如何热爱动物,如何热爱野游等。这也反映出中国人和美国人求偶心态及标准上的本质差异——中国人求偶是在进行一项“一丝不苟”的排序仪式,恰如考大学一样,什么分数才能决定你进哪所学府。

一个萝卜一个坑,劣质萝卜休想混到高等坑里去。美国人找对象,是在找一个人生伴侣,一个与自己兴趣相投、心心相印的另一半。中国的男人不妨也学学美国的哪些男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