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案例我们先来看看比较没有太大感觉的聊天。
男:“现在在哪里浪呀?”
点评:这句话实在是让人觉得难受,因为虽然这句话是开玩笑,但是侧面的让女孩子觉得自己在对方的心目中是很随便很不安分的女孩子,这一点内心就会开始排斥,就会出现不爽。所以很多人喜欢开玩笑,没有错,但是开玩笑不能建立在对别人的侮辱和嘲笑之上,否则会影响两个人的关系和聊天的氛围。我们可以在开始的时候给与一些关心和问候,这样的开场虽然很简单,但是确实老少皆宜的万能膏药,比较保险。比如可以说:“最近怎么样?忙么?”或者:“好久没有联系了,突然看到你的朋友圈了,最近还好么?”等。
女:“上虞。”
男:“啥地方?”
女:“杭州绍兴。”
当对方说自己的所在地的时候,其实我们可以针对这个地方进行深入的聊天引诱。比如可以运用破防的回应技术:“我之前也去过浙江绍兴,那边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或者说:“我的一个很好的朋友也在那边,他说那边xx很不错哦!”这样来侧面认可对方当初选择去的城市来增加亲和感。
或者也可以运用了解引诱。比如你可以说:“杭州绍兴,我还真没有去过那边,一直想去那边看看,那边环境怎么样呢?”或者运用兴趣引诱:“哦?你在那边呀?怎么会去那里的呢?”这样的兴趣引诱,建立在对方跟你有一定的熟悉度运用才比较合理,如果太陌生,你这样子引诱,对方会想:“我凭什么告诉你呢?”所以这是心理细节,需要注意。
当你兴趣引诱对方后,后面还可以用了解引诱继续深入:“那边有什么好玩的呢?比如说?感觉那边饮食怎么样?空气怎么样?热闹么?你觉得那边和之前的地方有什么区别么?”等等。
男:“浙江吧?日子过的不错呀?”“日子过的不错呀?这句话,虽然表面上是一种赞美,但是实际上给对方是一种虚伪的浮夸的风凉话。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你根本就没有看到对方到底怎么样,就冒然的这样说,你以为你有千里眼么?还有就是其实年轻人在外面上班,有几个日子过的不错的?就算日子过得不错,但是每个人总是不会觉得自己的日子好,这是人性。所以这句话说出去,对方很容易在内心产生:“我并不好,你不了解我”的态度,这样会影响后面聊天的进展和氛围。
我们可以说:“浙江么?在那边还好么?”“在那边一个人么?平时会不会想家呢?”或者“在外面多注意身体哦”。总之开始的时候,多去关心安慰,可以让别人心理舒服的同时,也能营造一种很舒服的聊天氛围,让双方都放下拘谨感,陌生感。
女:“就那回事吧。”
经过上面男方的不会聊天,导致女孩子已经失去了聊天的耐性和欲望,回复只是一种敷衍。
男:“在那边做什么?”
第一次进攻。
女:“上班。”
男:“上什么班?”
连续第二次进攻。
女:“纹绣。”
男:“纹身?”
连续的第三次进攻,是非常不好的,就好像我们开始的时候就讲过,这样会让对方容易反感和觉得跟你聊天很乏味。
女:“纹眉。”
男:“可以啊,学会了么?”
三个字“可以呀”,又是一种附和和虚伪的认可,让对方觉得你这个人比较浮夸和不稳重。当对方说自己做纹眉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沟通呢?
1、可以运用破防的回应技术
“哦?我有一个老妹也是在做纹眉,做的很好看,顾客找她的人也很多,上次回去我妈妈的眉毛也是她做的呢。我觉得纹眉真的可以帮助人变得更加的精神和有气质!
通过妹妹的回应,不仅增加了亲和感,最主要的是最后你说纹眉能给人带来精神和气质,这是让对方知道,你是认可对方的工作,没有排斥,并且给了对方一个积极的暗示。让对方觉得自己的工作被你认可,就相当于自己被你认可。
2、可以运用引诱技术
兴趣引诱:哦?纹眉?现在确实挺火的行业,你怎么会选择纹眉这个工作呢?
意义引诱:哦?纹眉?学起来快么?你第一次学的时候,是给谁纹的呢?《笑脸》了解引诱:纹眉?难么?有男的学么?大概要学多久才能出师呢?
观点引诱:你觉得有的男的也纹眉,你觉得男的纹眉合适么?或者男的从事纹眉你觉得合适么?
我们可以在问的时候通过不同的引诱穿插使用,来达到让对方尽可能说。而不需要拼命的找话题。这样对方很累,你自己也会很累,最后就会不欢而散。
女:“会了。”
男:“你不如顺便学学美容了。”
点评:这句话是非常不好的。“你不如顺便学学美容了。”这句话有很多的意思给到对方。
1、你等于是在告诉对方:“你那个纹眉不赚钱,行业不靠谱,还不如学习美容,这样以后哪怕纹眉不行了,最起码还会美容。”你这样说等于在否定对方目前的工作,对方能开心么?
2、有想挖人的嫌疑。你让我学习美容干嘛?是不是你们门店现在缺美容师?想让我过去学美容?我在这里做的好好的,前期刚投入了一两年学会了,开始赚钱了,你说让我去做就让我去做?你想的挺美,有在乎我的立场和感受么?
女:“不想学那个。”
男:“哦,早点睡吧。晚安。”
女:“嗯。”
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有时候随便说的一句话,表面上说的是无心的,是习惯的,但是往往在别人的心理,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尽可能说话简单礼貌,这样不会有任何把柄给对方,其次也比较中规中矩,万无一失。特别是在不是很熟悉的人面前,什么事情别太体现自己的性格和想法。就好像电影《教父》里面教父给他儿子说的一句话:“永远不要让你的敌人知道你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