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失败的相亲,结束在第一面后。
首先要承认一个事实:一见钟情是童话,一面否决才是现实。在相亲第一面被“刷”下来是常事。
听起来令人沮丧,但也意味着用这种方式排除错误的人时间成本最低。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表明,即使相亲前准备的书面资料表示双方再般配,多数人在见面后短时间内就可以决定要不要交往。
鉴于“相亲黑话”的运用炉火纯青,相亲风险等于网恋奔现,第一面就明确说“NO”的人,很可能是发现了谎报身高、“照骗”以及信息与本人不符的大坑。
据网易数读,“喜欢/不喜欢”“感觉”“不想”“不好”是豆瓣相亲吐槽帖子中的高频词。
根据心理学的“首因效应”,人们经常会以第一印象来评价某件事物,更何况一开始就把对方代入和你共度一生的情境中,眼光会更辛辣,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细节可能就江湖再见。
“一票否决”往往反映两个人有不同的价值观。
相亲23次的刘薇,这一次遇到了“眼缘很好”的男孩。他聊起互联网公司斗志昂扬,愿意迎难而上接受挑战,她很赞许这份上进心。男生接着说:“不过呢,家庭后方要稳定。”“瞬间我心如止水,只能期待下一位了。”她听出了男生话里的试探。
外表很乖的她不止一次被相亲对象说“漂亮知性,适合结婚”“想找踏实过日子的女孩,我觉得你很合适”。刘薇知道这种评价没有恶意,但立马默默划清界限:“我心里是有奋斗小火苗的,希望对方是和我并肩作战的队友,而不是让我为家庭白白做牺牲。”荷尔蒙决定两个人能不能看得上眼,而三观决定了双方适不适合走下去。
不过,第一面能把这两个关键问题拎出来聊并发现不合适的人,比要谈婚论嫁时才后知后觉要幸运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