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正处于一个剧变的潮流之中,虽然大多数女性表示,在理论上爱情应该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但无论已婚或单身的女性,大多也表示爱情生活不是她们的生活中心。大部分的女性同时还说她们仍期望更伟大、更深入、更好的爱情的到来。这就难怪现今的女性有着非常矛盾的感觉:大多数人都想要深入爱情关系,而且认为爱情是这一生最重要的事,然而,她们却发现,想要如其所愿简直是不可能的。大多数女性觉得,在日常生活中,男性每每对她们的身份进行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她们重新安排了生活的优先顺序,不再像以前把爱情看得那么重要。
如果女性说,她们再也无法负担在情感上将男女之爱视为生命的重心,那么是否可以说,女性放弃爱情,就是认同了男性的价值观?我们是不是认定传统上的男性模式才是正确的,我们只需将爱情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低于工作、事业、身份以及作为男性的荣耀?或是女性仍保持着她们对爱情的信念,只是暂时把她们对男性的希望放在一边,保护她们自己,直到能视她们为平等对象的男性出现?
还有许多女性选择了第三种方式:她们仍继续将爱情视为个人的基本价值系统,但是对象可以改变。许多女性将她们的爱导往其他方向,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意来对待朋友、小孩和情人,甚至埋首于工作之中,或是将注意力放在与她们往来的人身上。女性曾盼望与男性共享非常亲密的情感,在这个愿望落空之后,可能会使她们感到悲伤,有些人已经放弃了长久以来对于爱情的不实期望,回首往事,只觉得深深地后悔和无奈。但也有许多人因为这种多样性的选择出现了新机会,而感到无比庆幸。
————————————————————
(1)在《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一书中显示,男性在不同的谈话中,流露出了这种困惑的心理。基本上,男性长久以来被训练得要时时掌握大局,但恋爱似乎与此恰恰相反。
(2)过去10年来,某些人类学家,特别是女性人类学家已经开始改用剧烈转变这种研究方法。
(3)许多人在接受治疗之后,坚信她们的问题是母亲所造成的。这个现象值得重视,因为这反映了部分心理学理论的偏见,这些理论不期待男性付出较多的照顾,也不指责这种现象。
(4)就如强·尼卡森剧场(JohnyCarsonShow)的喜剧女伶所说的:“我的前任男友和我有个共识——我们都喜爱他而讨厌我!”
(5)嘻嘻猫(CheshireCat)语出《爱丽丝梦游仙境》,是只满面笑容的猫,它的形体会渐渐看不见,而笑容最后消失。
(6)然而在希腊神话的故事里,雅典娜和众位男性及女性神的复仇,都具有“正当性”的形象,被认为是有缘由的合理情绪。这种形象兼具英雄和女性特质的色彩。
(7)从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在美国每年求助于心理医师和心理咨询的女性,数目是男性的两倍。虽然从1950年以来,常有女性主义的巨作问世,包括纳尔米·韦斯坦的“心理学造就的女性”(PsychologyStructurestheFemale)、苏拉密斯·费尔史东(ShulamithFirestone)的作品和菲利斯·契斯勒(PhyllisChesler)的“女性与疯狂”(WomenandMadness)等,但是从那时开始,这个比例一直没有改变。在1880年,弗洛伊德就曾给他的未婚妻可卡因,以治疗她的“神经过敏”。而也许是弗洛伊德自己,或者她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处处受限的地位,使她神经过敏,在西班牙语系的文化中,也常说女性有神经过敏的情形。在美国,如上所述,女性显然是镇静剂的最大消费者,所以我们可以说有相当比例的女性人口是以化学药品使自己保持平静的。
(8)这种价值观是谁教的呢?是社会结构这样教导她们,好减弱她们的实力,还是由她们的母亲、祖母、阿姨、婶婶等女性长辈传承下来的历史传统?这是文献中尚未多加着墨的有趣问题。
(9)根据苏拉密斯·费尔史东(ShulamithFirestone)的“性的逻辑辩证”(TheDialecticSex),弗洛伊德在本世纪初对女性本质的解释曲解了当时的女性运动。
(10)常有人以“生物性”的论点来支持这种说法:也就是说,既然女性会怀孕而且需要男性的照顾,所以在荷尔蒙的分泌上或是心理上她们会变得较为依赖男人。支持这个理论的人,都认为事关人类天性,其理不辩自明。但是也有人主张,希望社会结构能够改变(就如我们在许多时代、地区都曾见到),母系亲族中母亲、叔伯兄弟、女性情人或朋友保护着孕妇以及婴儿,这在某些社会早有先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社会也是如此。
(11)长期以来,学术研究一直从男性意识形态的观点来阐释女性在爱情关系中的行为,西蒙娜·德·波伏娃曾在1984年解释道:“虽然我敬佩弗洛伊德,但是关于女性的问题,连弗洛伊德本人都说那犹如一片黑暗的大陆,他一点都不了解女性想要的是什么。任何想要研究女性问题的人,必须完全和弗洛伊德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