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女人的心

女人的心理是微妙复杂的,要想吸引住她的心,必须巧妙不露痕迹。

从“对你有益”开始

电视节目开播时,字幕上往往显示“节目最后有精美礼物相赠,敬请观赏至最后。”而看了最后的“通告”后,写名信片参加礼物抽奖者,接近80%的比例为女性,男性则通常在毫无兴趣的情况下换台。30分钟的节目,女性注视的焦点一秒也未曾离开电视荧幕,静待节目结束,立即写信参加抽奖。

由前例可推知,女性比男性对日常生活损益的反应更敏感。百货公司的折扣期间,女性是蜂拥而至;蔬菜的每日价格波动,女性也必能确实掌握。因此,与女性交谈,以“利”诱之,是最实际、最富说服力的方式。例如,把“男人总是喜爱追温柔的女人,因此,对女性而言,学会温柔是最有利的。”先说在前头,女性就会立刻产生回应。再以“女性温柔有何好处?”的损益标准分析之,女性更会因此而表现得较为热切。但此方法被滥用后,亦有不少女性被巧妙的赚钱手段所吸引,因而陷入诈欺的圈套中。

就演讲的方法而言,“对男性听众宜采高深的理论开头,女性则应以实例起首。”此为重要原则。所以,在群众前说话,应先目测在场男女的比例,再决定说话方式的安排,较为妥当。

有人在某小学中向母亲们演讲时,尽管他一直举例地说着调教孩子的方法,在座的妈妈依旧毫无反应。于是,他只好以愈来愈低的语调说着:“总之,重视德育对孩子是深具好处的。”瞬间,整个被瞌睡虫占领的会场气氛为之一变。母亲们个个睁大眼睛,屏气凝神地静听他的演讲。

给她一个宣泄的机会

“女性被杀会化身成鬼”的传说时有所闻,妖怪故事中,女鬼也常活跃于其间。探究女鬼的身份,如《聊斋志异》中的女鬼,原都是驯顺的女性,但在生前受尽丈夫的屈辱,遂于死后幻化为厉鬼频频向丈夫施以报复,小说通常是由此行为做开端或结束的。此外,许多小说多半都以描述女性悲惨的命运为题材。因其承受的苦难必须忍耐,而演成不能坦直地表情达意的精神状态。此类女性在小说中、电影里,均能引人关注,但在实际生活中,却难以交往。只因没有比感情遭压抑、闷不吭声、不表喜怒的女性更难以应付的了。

内向的女性一旦表露出情感,会如同决堤般地宣泄不停。长久的压抑,在面对小事物时,即有可能爆发得不可收拾。通常在面对平时柔弱乖顺的女性时,男性容易慌乱地安慰她,但事实上,以不干涉为最佳原则。让她尽情地痛哭一场,或发顿脾气,使她有个宣泄、抒发感情的机会,才是帮助她的好方法。在一阵哭泣、发泄之后,精力必然消耗殆尽,于是便达到了净化的效果,所有的委屈随眼泪而流尽,女性因而现出崭新的、坦率的魅力。

对她的每一个言行都有反应

在办公室碰面打招呼却不回礼的人,无论男女,都惹女性嫌恶;在走廊上擦肩而过,却面露不知的神色徐徐走去,此类的琐碎末节,都是女性职员午休时的重大话题。住在与邻居交往较少的社区中,和邻居碰面因不熟识而稍嫌冷漠的男士,常被附近的主妇们议论着,“那家男主人,究竟从事什么行业啊?”刺探着他人的隐私。女性即使是对不太亲密的人,也希望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如果对方毫无反应,即遭遇强烈的挫折感,从而对他抱持着猜疑的心态。此种情形,在具有歇斯底里性格的女性中极常见。而希腊语“歇斯底里”,即“子宫”之意,由此可知,女性此种性格特征,在潜意识下,自己的表现欲望被压抑住,中枢神经失控便爆发出来,于是,极易采取异常的行为。

某公司的一位经理,即有过如上的遭遇。某日,当他步入员工餐厅进食时,一进门就感受到女性职员们灼热的注视目光。因为,他属下的一名女性职员,对其他的同事们提及,前晚见到经理挽着一名妙龄女郎的手走进旅馆,登时谣言满天飞。事后调查发现,当天早上,他边走边想着事情,丝毫没有察觉迎面走过的女部属,更别说那句“早啊”的问候语。于是,那名女性职员心存报复,便撒下弥天大谎陷害他。此种方法虽然太过恶毒,但也可用来警戒对女性放出的“信号”没有反应的人,他们这样做是绝对无法博取女性好感的。然而,打招呼归打招呼,一声“啊”,或一声“嗨”,或是摆摆手,就能令女性感到满足了。切记!绝无贴近身体、拍肩说话的必要,因为,此举会令女性起警戒之心,或因此而自鸣得意。

讨厌女性故意惹人注目之态度的男性,倘若以视而不见、或充满讥讽的心态对待女性,易引起女性的反感,并加深女性的憎恨之心。例如,在电影《明星的诞生》中担任主角的芭芭拉史翠珊,在外景现场,对与她搭配的男星克利斯多夫怒声咆哮:“照我的想法去演!”克里斯多夫默然呆立着,“听见没有!”她又再次怒吼,这次克里斯多夫不甘示弱地回敬她:“随你便吧!”芭芭拉闻言,怒气冲冲地离开现场。为了显示自己能力过人的女性,在唤起对方注意却未得适度的反应时,往往会将不满的情绪表现在行动上。

直接对话更奏效

女性间的对话,常有将他人的话带入自己话题中的情形。举凡被引用者,上至公司的上司、同事,下至自己的恋人皆有,然而,尽管千差万别,经女性引述时宛如原音重现般,逼真的效果令人大感神乎其技。

女性此种对话中,插入别人对话的直接叙述方式,之所以大行其道,是由于此法易于产生戏剧效果的缘故。

一般说来,女性无论是充当说话者还是听话者的角色,在对话中都会将说或听到的情景描绘成一幅幅图画,或将语言视觉化,使自己能将说话者所表达的一切,逼真地感觉出来,且随之升高情绪,尽情享受会话的快乐。同时,更能传递生活的气氛,产生亲密感……

女性,与其说是由会话中品味深义,不如说是因不断地舔舐会话的表面而获致快感。因此,与女性对谈时,有必要将想说的话,以戏剧化的表现方式,接二连三地诉说。由聆听女性会话中得知,她们之所以如走马灯般地无休止,是因为采取直叙法对话的缘故。稍嫌严酷地说,她们引用别人的话,A先生终了,插入B先生,如此持续不停,仿佛连珠炮似的响着。

因此,与女性对话,最好使用女性喜爱的直叙法,以提高其兴奋的情绪,并吸引她的注意力。例如,上级对下属女职员说话时,先将内容戏剧化,如同构成剧本一般。然后,再运用声调、演技加入其中,则效果必比平日突增百倍。但是,不受女性信赖的男性,如果依样画葫芦,说起话来拉杂无条理,其结果必是惹得一身嘲笑。

先夸奖她的同伴

丝毫不能引起关注的男性,尽管他在某位女性周围的同伴间,如何地赞美她,依旧无法卖弄他的男性魅力。

然而,对男性抱持极度关切与兴趣的女性,通常是不.会将内心的欲望表面化的。此时,若采取“外围作战法”,成功的机率必定极高。先确定女性目标,对她周围的女伴采取亲近的方式,待相熟之后,再对她们说出赞美她的话。此时,这位遭受冷落的女性目标会渐生嫉妒心,正如在红豆汤中放盐比加糖更容易引人注意。然后,再经由同伴之一的女性传达:“他真正喜欢的人是你啊!”之类的爱意,即告成功。但是,透过女性同伴的间接方式,必须了解女性嫉妒心的可怕,如果女性目标与这群女伴的认识程度未深,切记不可说出引起女性独占欲的话语,否则可能招致反感,不可掉以轻心。

女人易被亲和感打动

美国出版界发现,书名“××日记”的书籍,常能吸引女性读者的兴趣。女性喜欢阅读日记式的文章,是因作者在其中描绘了亲身的体验,但经由体验所得而寻获喜乐。日记,本属于个人隐私,是他人不应窥视的,因为它真实地记录下作者的感情,更是作者的自我解剖。而女性在阅读方面,并非诉诸观念的探求,反而重视起初的感受,日记的体裁正是适合感情体系的文学形态。

和女性交谈时,与其用客观的理论,不如以充满真实感的语言,使女性的共鸣发生,更能掌握女性的心理。“我的作家朋友……”不如“我的作家朋友×××……”将姓名和盘托出;把自我感情溶入话题中,“那时,令我不自觉地流下泪……”、“那晚,我失眠了……”引发女性的共鸣。所以,谈话中注入情感,是使女性进入主题的第一步骤。而且,女性对于直接叙述法也极易兴奋,只需将内心想说的畅所欲言,即能顺利地进入女性心里。

女性易受真情所感,不论是看电影或戏剧演出,演员们所诠释出的人间种种情感,会使女性暴露她在人前所掩饰的情感,而配合银幕上情节的变换,亦悲亦喜,或笑或哭。尤其是女性欣赏悲剧电影的时刻,眼泪汩汩不止。由此证明,女性多数时间情感均遭压抑;更进一层地说,电影、戏剧较能唤起女性的情感,女性对此情感也较能产生敏感的反应。

稍微极端地说,与女性谈话之际,在意识上男性必须以戏剧中的男主角自居,举止做适度的模仿。一般流行的戏剧,掩埋了思想性、观念性的论点,也并无传达大道宏旨,只把情感的传递作为着眼点即可。男性切记此点可做参考。

卡耐基曾说:“在与人交谈的场合,加入愈多令人振奋的话愈好。因为,此类话语也会鼓起别人的关心。不要将正确的情感宣泄抑制住,正如燃烧的热情不能用水浇熄一般。”所以,在说服女性时,谈话的主题如果是自己所热衷的,同时也易引起对方的关心。

女人情绪高昂时不要恭维她

推销员的工作信条中,有一项“勿过分得意忘形”。因为,推销员的任务在于激起顾客的购买欲,基于此理,以恭维的话语煽动顾客心理的技法,自有其必要。然而,在对方依自己的意图情绪高涨时,这一瞬间是推销员必须拿捏得准的。当顾客的购买意愿极强时,推销员若因过分得意而言语谄媚阿谀,会令顾客大感不悦,且怒目相视地看着面露虚伪的推销员,甚至放弃购买的意图。

在对方买气旺盛、情绪高涨的阶段,正是心理学上所谓“心理饱和”的状态,亦即忘我之境。货品即将推销成功之际,奉承恭维之语尽出,即产生“过度饱和”的情形,使对方本身感到荒谬,同时,爆发难以抑制的愤怒。这是推销员最忌讳犯下的错误。

此种情形在男性,因心里仍存有清醒的意念,故不易发生。但在女性方面则显而易见。

面对推销员的恭维,女性随之兴奋,且陷醉其中。然而,在情绪沸腾时,反该慎重地对应,否则将导致“过度饱和的反击”。

因此,恭维的态度常导致失败。百货公司的化妆品专柜小姐,逼迫顾客购买而遭严重抗议的情形也时有所闻。所以,在接受训练时告知:“一次恭维、二次恭维,能够迅速提高对方的情绪,倘若过度的高昂,反而招致纠纷。”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此,男性应谨记在心,过分恭维挑起女性的情绪,常使女性产生反感,且行为脱离常轨,往往适得其返。

惯于接受奉承的女性不妨挖苦几句

有位作家曾说过,男性在表示“我爱你”的同时,心中所想的却是“想和你好”。所以,在一见美女即吐露爱意,正是男性心中隐含的晦暗欲望“想和你作爱”。劝告女性须看穿此伎俩。

对男性的野心最敏感、最警觉的,是惯于受男性奉承、疼爱的女性。因为,听多了恭维的甜言蜜语,所以深谙男性的接近方式,于是,再多、再动人的话语都难以打动她的心。所以,在旁人眼中,男性似乎已顺利地攻城掠地的同时,便立即施以她最擅长的手腕,令男性在最后的瞬间,夹着尾巴逃跑。

此类情景,出现在高级俱乐部的女性身上最为显著。男性客人是老板备加礼遇的,因为,他们通常是利用公司交际费的职员,所以,要求再高额的费用也不致令其却步,挥金如土是他们共有的特色。因此,男女之间也完全没有心灵契合的可能。

由前推敲得知,受女性欢迎的男性,反而是以言语挖苦女性的男人。所谓“毒舌家”,并非突然语出伤人,而是在褒奖他人时,若无其事地刺人一刀,标准的暗剑伤人法。此法用于女性身上,女性的前后表情会产生极大的变化,出其不意是其致胜的关键。因为,在奉承中略带挖苦,使惯于受恭维的女性无法掌握男性的心理,反因好奇而兴关切之意。

在男女共处的场合,女性通常是被奉承呵护的对象,例如办公室中被喻为“办公室之花”的女职员。同事之间总因“她是女生嘛”的缘故疼爱有加,连大声对谈亦不敢。然而,若以“这件事你应该会做吧”这种稍嫌严厉的口吻询问她,未必是种逼迫,反而称得上是真挚的态度。相对地,女性职员与其说有强烈的反弹,不如说是因兴奋而振作起来,且在工作顺利完成后,更增加对自我的信心。因此,对待女性的要诀,应是褒贬兼而有之。

别忘了夸奖女人的新装

女性穿上新时装赴约时,男性见面即问:“你的新外套在哪儿买的?”女性会答:“怎么?你不喜欢吗?”在《女性的说服法》一书中,作者法兰克·格莱对此类男性有所批评,并表示若男性先褒奖后才有此一问,必不致使女性做此回答,且自然地表露喜悦之色。

对女性而言,穿着的服饰是身体的延长。崭新饰物的穿戴,不仅是装扮而已,且是自我全新的表现。此点心意若被赞誉,她们会如同自身价值被肯定一般地雀跃不已。

儿童心理学家珍·皮亚杰曾说:根据自我立场,对欲求、感情基础加以判定,并付诸行动的幼儿倾向,称为“自我中心性”。而女性此种非逻辑的主观思考方式,仍然根深蒂固。

于是,女性在他个人批评自己新装的同时,不仅是希望他人肯定自己的价值而已,更希望他人证实其判断的正确性。客观地评定时装的价值、设计的新与奋、在何处购买……等都不重要,只需“不错,很好”一句赞美的话,即可替代一切。

与鼓励孩子方法相同,当孩子展现他的得意之作时,“很好”、“你真不错哟!”等话是相当重要的。

如同正欲出门的夫妻,妻子迟疑地问道:“今天我是不是不一样呢?”在百般提示下,丈夫才发觉妻子颈子上戴了一条项链,而原来外出的气氛,也因此由晴转阴。妻子于是开始有“你已经对我漠不关心了”的情绪,难得一起外出的机会,也闹得不欢而散。

对容貌无信心的女人找出其优点

英美俚语中“Beautyisonlyskindeep”,亦即“美,只是皮肤的深度”。其意义在忠告女性,内涵与外貌之间并无关系。对女性而言,自己并非美貌的事实,俨然已不可动摇。因为,男性总是被美女所吸引,此点女性早已了然于心。

因此,男性反而难以接近对美貌缺乏自信的女性,且无法了解女性心中的真意,所以,怀抱着疑惑,苦无良策。不美的女性,会架设心里的壁垒以警戒男性,所以,欲除其防备,逼其就范,并非易事。如果想掌握女性心理而说出“你真美”之类的话语,会使原已有自知之明的女性,再加上一二重警戒,结果如同指摘其缺点般地挖苦,更增其厌恶感。容貌,是女性自我的象征,言语伤及容貌,同时亦伤及内心。

然而,对美貌有自信的女性,她们的容貌也并非完美无瑕。美女名伶们在拍摄影片时,非常重视角度的选取,必定小心翼翼地遮掩住缺点。相对的,与美貌绝缘的女性,也至少会有一部分是值得夸示的优点,宜谨慎地掌握。

因此,不称其“美女”,而说“眼睛真美”,使女性对眼睛产生自信,且坦直的态度也较容易使其接受。如此,反复、反复地赞美,女性的意识逐渐将部分的美感,如波纹般荡漾开来,不多久“女性迷人的双眼=迷人的容貌”,将同等的暗示效果发挥到极点。

对智慧的女人宜用诗意之语

一家颇具规模的公司,打破由来已久的传统,将录用女性职员的资格定为大学的毕业生,改变原来的高中生即可录用的制度。不料,在此门户开放的第一年,试用期终了,转人正式聘用的阶段时,数名新进人员却宣称“辞职”,因为她们对自己受到与高中女生相同的待遇而感到愤愤不平。一位女职员举例说,她在向上级汇报工作时,竟与高中毕业的女职员列坐同席。她不满地陈述道:“我接受过大学教育,然而,这份工作并未能使我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此种情形,公司认为不满自有道理,故应允改善,因而情况暂告稳定。自此以后,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进入工作环境,此一问题必会受当局重视。传统上,女性的知识水准有被压低的倾向,且丝毫不受重视。而时至今日,女性获得平等教育的机会,已大大增多。但由于女性社会地位仍然不高,所以,只需领先一二步,就容易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此亦不得不然。例如,大学教授中,女性教授多有夸示自我地位的倾向。

有智慧的女性共同的特点,是拥有精英意识,她们都自认为优于他人,具有强烈的优越感。不断地夸耀自己,且希望他人肯定自己的优越性。如果面对此类女性,却采取与其他女性相同的对待方式,势必铸成大错。男性须先掌握其心灵的脉动,再鼓起她的优越感,方为上策。

在办公室中,彻底贯彻有智慧的说话方式,最能收到效果。女性诉诸理性的谈话,有喜好抽象方式的倾向,因此,言语之中放弃口语,尽量表现出诗意为佳(因为文字用看的场合居多,亦称视觉语)。换言之,“赶快把报告拿出来”之类的浅白口语不能用,应改为“尽快提出报告文件”较文雅的语句。又如,“这里改好的话,向常务董事的秘书说,请她问常务董事好不好”之类的文句,着实难登大雅之堂,故宜改为“此处订正后,烦交常务董事秘书,恭请裁夺。”将有智慧的女性与其他女性严加区别,更能使之应对得宜、干劲十足,因而表现出她突出的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