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懂得如何说谢谢,才懂得如何拿捏人情的轻重

这是人情的真谛:人情可不是黄金珠宝,死死地锁在保险箱里是不会产生所谓人情的。有来有往,才叫人情。

看奥斯卡颁奖典礼时,我们很爱看得奖人的致谢辞,有的人激动到语无伦次,有的人大哭大笑。但是有一种致谢辞的内容有点无聊,就是得奖人拿出一张名单,把名单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快速谢一遍,虽然周到,但对大众来说很无聊。

我们向人致谢的时候,只是一直说谢谢,却不说我们感谢对方的原因,那也不是有力量的致谢。

奥斯卡得主向配偶致谢时,常常会加一句:“谢谢你这么多年默默在背后支持我。”也有人向已经在天上的父母致谢:“谢谢你们生出我来。”虽然都只是这么简短地加了一句理由,却立刻动人得多,变成有力量、引人共鸣的致谢了。

餐厅服务生端水给我们,我们说句谢谢,这只是教养,不是真的感激,不必那么戏剧化地说:“谢谢你给我水喝。”我们又不是落难快渴死在沙漠里。

对服务生这样淡淡说句谢谢,对带给我们大好机会的贵人也只说句谢谢,对在关键时刻借我们十万块钱的人也只说句谢谢,对帮我们开刀开了六小时的医生也只说句谢谢,这样有分出轻重吗?自己心里真的有体会到欠了对方多少人情吗?

心怀感激的时候,用言语表达出我们感激对方的理由,这不只是关于礼仪、关于说话,这是关于我们立足在这世上的心态:我们真的有理解到是靠了哪些人有意或无意的成全,我们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吗?

昔日上海的江湖大人物杜月笙说过类似这样的话:不要怕欠人家人情,只要懂得还就好了。

这是人情的真谛:人情可不是黄金珠宝,死死地锁在保险箱里是不会产生所谓人情的。有来有往,才叫人情。

区分不出感谢的种类或感激的程度,这样的人当然就拿捏不好人情的分寸,也就做不到在人情上有来有往了。这样的人,侥幸得到一次帮忙之后,也就很难得到第二次了。

要练习致谢,下次不要只是说句谢谢就以为够了。只要顺口多加一句:“我真要谢谢陈医生,如果不是他花了六小时替我开刀,我这条命早就没了。”“我一定要谢谢金小姐的帮忙,要不是她雪中送炭借了我十万块,我的公司早就倒了。”

借由说出口的话,训练自己感激的习惯,也训练自己拿捏人情的轻重。再提醒一次:你说出口什么样的话,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过前阵子我看到一则外国某作家的致谢内容,实在令我忍俊不禁,很想写在这里。

那位作家在他的书前向他的太太和三个小孩致谢,他是这样写的:“……最后,我一定要在此特别提到我的太太以及三个孩子。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我这本书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写好了。”

哈哈哈哈,我太喜欢这则致谢了。但我可没有勇气在我的书前面,写下这么白目的谢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