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面对的,既然不是会砍我们头的皇帝,那说明立场时,就不妨像报纸的社论那样,有个方向明确的标题,结尾之时,再明确地做结论,确保对方理解我们。
子玉今天打扮得很漂亮,晴天看到她,眼睛为之一亮,说:“对于像你们这么出色的女生来说,我觉得婚姻制度应该为你们改成婚约每年一签制,而不是一签就得维持一辈子有效!”
子玉抬起眉毛,表示不明白。
晴天继续解释:“婚约一签就一辈子,这样结婚那天开始,丈夫就可能日渐懈怠,反正生米煮成熟饭,还有什么值得努力的?”
子玉点点头。
“如果把婚约改成一年一签,丈夫就会战战兢兢、努力不懈,不然一年期满,妻子就表示合约解除,来个人去楼空、妻离子散!”
子玉迟疑地看着晴天:“所以,你的意思是,如果我们两个结婚……”
“如果我们两个结婚,为了你好,我们就在婚约上注明:有效期只有一年!”晴天爽朗地做了结论。
“啪”一声,子玉对准晴天后脑,赏了一掌:“你想每年换一个太太?想得美!”
怪了。子玉刚开始不是还听得点头?怎么等晴天下了结论,子玉却出掌了呢?
因为子玉是那种必须听了结论,才弄清楚别人到底在讲什么的人。这样的人如果下棋,通常要下到输了,才知道对方在干什么。
需要“听到结论才搞懂”的人其实不少。倒不是说像子玉这样的人很多,而是生活节奏忙碌,大家却一心多用。你说明一件事的过程,就算说明得很详尽,但别人可能心不在焉,也可能拐弯走岔,而得出了和你截然不同的结论。所以,既然已经开始说明一件事,为了确保大家在同一条轨道上,最好是开始说明之前,就先简单表明自己的立场,然后说明,最后下个结论,确认对方听懂我方意见。
当然,你在古装宫廷剧当中很少看到这种事。因为皇帝身边的文武百官、后宫嫔妃,大都得看皇帝脸色讨生活。所以,大家说话都学会了七弯八拐、兜来兜去,不知道到底在说些什么,一直兜到皇帝下了结论,大家才“轰”的一声下跪,大赞“皇上圣明”!
我们面对的,既然不是会砍我们头的皇帝,那说明立场时,就不妨像报纸的社论那样,有个方向明确的标题,结尾之时,再明确地做结论,确保对方理解我们。
至于理解之后,对方是否同意,那当然是另一件事了。就像子玉大小姐,虽然觉得晴天推论得不错,但一听结论有鬼,立刻击出一掌。这就是女生以本能挂帅,往往能一掌摧毁男生以理性筑起的堡垒,血淋淋的证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