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带入
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往往是个人主观的、感性的情绪先行,而不是从基本事实出发。这是干扰我们理性、深入分析问题的非常普遍的一大障碍。
比如,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人在被别人说不是时,通常都会本能产生对抗的情绪。两人开始掐架,相互数落,而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呢,晾一边儿去了。
比如我们普遍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公司领导偏心,搞暗箱操作,明明该我得的,却让别人得了,我是不是应该果断离开这样的公司?
网上谁谁谁不分青红皂白就喷我,是不是应该狠狠地怼回去?
如果你有类似的纠结,就是典型的情绪带入思考的表现。
有情绪带入,在同一个问题上就存在了两种价值观。一种是个人感受舒服重要,一种是解决问题的价值也重要。
比如这个问题:公司领导偏心,搞暗箱操作,明明该我得的,却让别人得了,我是不是应该果断离开这样的公司?
你会觉得“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我以离职来表达自己的愤恨,甚至达到对公司领导的一种“惩罚”,自己能获得一种快慰。这很重要。
但是,这份工作带给自己的收入也很重要啊。
于是,这两种“重要”就开始打架,争宠了。
这类问题,正常情况下,但凡让情绪占了上风的,基本都是弊大于利的。
最后,情绪占了上风,一气之下辞职了,结果很快出现了家庭经济危机,你又后悔不迭。
网上有人喷你,你觉得很冤枉,一气之下,硬怼了回去。怼到对方哑口无言了,这下总算是出了这口恶气。
结果对方顺手一个举报,说你对网络社区文明建设造成了负面影响。平台说,事实确凿,给你来了个违规,禁言,乃至封号处理,你申诉无门……
类似的事情随时都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一点,我们不是不清楚。
所以,大家都知道带着情绪解决问题不是什么好选择,自己也不想这么做。但难就难在情绪上脑的那一刹那,我总是刹不住脚啊。这才是这类问题的关键症结所在。
所以,对于情绪带入型的问题,我们的第一个关键突破口是:当情绪上脑时,如何按住自己情绪?
先提个问题:你认为自己在碰到问题时,为什么会产生情绪?
你可以从心理学家、生理学家那里找到很多理由。但这里我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一个答案:因为眼前的问题超出了你的应对能力。无论情绪是正面的(欢喜、兴奋、激动、乐观),还是负面的(悲痛、愤怒、迷茫、焦虑),这都是一种对事态失控的表现。
过忧是无力应对的表现,过喜是盲目高估自己的应对能力的表现。这两种表现下的情绪,都会把你的焦点从问题本身转移到个人感受上来,从而蒙蔽你对事实问题的客观分析、评估。
那与之相反的是一种怎么样的状态呢?
就是我们都非常羡慕和崇拜的一种境界:喜怒不形于色。
但凡是能做大事的高手,你会发现喜怒不形于色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天大的问题,天大的事降临到眼前,他们总能保持淡定。
他们为什么就能做到呢?
那是因为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心中总是有N种应对方案来摆脱困境。即便暂时没有方案,他们也坚定地相信自己能够找出方案来。
任何问题,只要你是这种心理状态,你也可以轻易做到淡定。
举个例子。
假设现在你和一个三岁小孩儿同时被扔到一个陌生城市,要独立面对陌生城市的生活。小孩儿的反应会怎样?你的反应会怎样?
显然,小孩子只能哭鼻子。因为这个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应对能力范围。
而你呢,哭鼻子?恐慌?不知所措?显然是不可能的。你可能会非常淡定地去找家旅馆住下来,先舒舒服服睡个大觉再慢慢想后面的事。
你为什么敢这么淡定?
因为你完全相信自己有那个能力来解决生计问题。
以此类推,假设面临任何问题,你都如同上面这个案例中的自己,完全相信自己有N种方法来解决它,你还会轻易被情绪所主导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自己面对任何问题都胸中有数呢?
(1)不要排斥情绪,而是把它变成解决问题的1/N你用不着刻意排斥、消灭情绪,而是把情绪纳为解决方案之一。
以前你碰到情绪只会努力警告自己:别冲动,别冲动。
现在再碰到情绪,你可以这样反问自己几个问题:a如果顺着情绪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获得几分效果?
b除了顺着情绪来,还有哪几种解决方式?
c所有的方式中,那种方式对自己最有利?
然后,对同一个问题,你至少找出包括情绪解决方案在内的三种以上方案来。这样你就有一个“货比三家”的过程。
在这个“货比三家”的过程中,你就会自动倾向于去选择对自己最有利、价值最高的方案,从而规避情绪带来的决策失误风险。
(2)多见识
功夫在诗外。碰到问题时,要想思如泉涌,平时不花功夫、不练习,点子是不会凭空跳出来的。这跟当年在学校参加高考是一样的。在考场上要想快速找出一道题目的解题方法,离不开平日的大量练习、总结。
平日是怎么练习、总结的呢?
老师们都会分类别,分专题地给你总结出每一种题型的考点是哪些,解题模型是什么,具体解法有多少种……
你只要把这些答题模型、解题思路都熟练,遇到同类型的题目,解答思路就能手到擒来。
进入社会之后,遇到问题想办法其实是一样的思路。
在没有遇到问题之前,你就要在同类问题上提前对自己进行刻意训练。
假如自己碰到这类问题,自己会怎么办?
这类问题的解决高手有哪些?
他们都用过哪些解决办法?
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综合学习的解法之后,自己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
如果在真实问题还没有发生在你身上之前,你就带着上面这些疑问去思考过,想过自己的解决办法。那么,在问题来临时,你的表现一定会比从来没有思考过的人更成熟、淡定。
(3)给别人“指点江山”
平时看新闻,或者生活中总会见到世间百态的各种人事冲突案例。
如明星丑闻,求职受挫,感情受挫,职场受挫等等。这些案例你都可以当作是自己的练习素材。
借这些真实的案例,你就可以假想,假如当事人请你当诸葛军师,你能给事件中的主角出点什么更高明的主意来?
尽管你出的主意未必适用,但这不是重点。常常做这种练习,当你真面临类似问题时,你的脑子一定会比一般人好使。这才是关键所在。
上面这三个策略方法,你坚持去执行练习的话,不说一定能克服“情绪带入”的问题,但起码是可以比一般人理性得多的。
为什么这么肯定呢?
因为,上面提到的练习,最大的价值还不在于让你的脑子变得灵活,而在于改写面对问题时的反应模式。
一个问题,如果你从来没有模拟思考过的话,当它真正来临时,你的第一反应多半就只是本能的情绪反应。
而如果你平时就大量模拟练习过的话,当它真正来临时,你的第一反应,就算有情绪反应,但也可以很熟练地切换到之前的理性思考模式中,进行理性思考。
你说,这也还不能保证我一定不带情绪地去解决问题啊。
是的。但这不是问题,还有最后一手。
就是如果一个问题确实非常棘手,你发现自己实在做不到冷静思考,那也没有关系。你就允许它发生。
无论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你都可以允许它发生,但是,记住一个原则:永远不要在情绪中做决策。
你可以隔夜决定,或者过一段时间再决定。
这个原则就能帮你彻底规避出昏招的情况了。
特别是很多剁手党,这个办法可以帮你省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