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重点来了。既然你的一切行为都是由概念在驱动,那高手是怎么做事的呢?
《鬼谷子》就告诉你:圣人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牛人之所以牛,都是因为他知道从矛盾(阴阳,你可以理解为是两种正好对立、相反的现象)处去观察,寻找解决问题的开关、线索(因为有矛盾,才会有前进、革新、推进的动力),然后,用概念作为缰绳,来驾驭、主导事物朝着自己预期的方向去演进。
这段话太厉害了,希望你仔细品。很多成功的大佬、大咖之所以能够引得众人追捧,背后的秘密,就是这个原则。你要读懂了,就走在进阶大佬行列的路上了。
还没有读懂?我再结合《鬼谷子》的后文给你解释一下。
《鬼谷子》开篇的第二段开头一句话:“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这句话就是对“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的实操应用举例。
它的意思就是,但凡人脑中一旦存有夫贤不肖、智愚、勇怯等等这些概念时,就好办了。因为只要你有这些概念,我对你进行捭、阖、进、退、贱(这几个都是动词,比如这里的贱,使……贱)、贵(动词,使……贵),就都有缰绳可抓了。至于到底是捭还是阖,是贱还是贵,就看我要达到什么目的。
比如,你知道这个人最喜欢被人夸聪明,你就知道他头脑中的聪明、愚笨这些概念就是系住他的缰绳。
你要想激怒他,你就只要不断骂,证明他如何如何笨,保证他很快就会情绪失控。你要让他心甘情愿地帮你,你就拼命赞美他如何如何聪明伶俐,如何如何万里挑一,他很有可能就愿意免费帮你解决问题。这就叫智愚,可捭、可阖。
再比如,你知道这个人很得意于自己的勇猛,你就知道勇怯这些概念其实就是他的缰绳。你要想让他不要命地往前冲,就拼命说他“恐怕你没这个胆量哦”;你要让他放弃参与这事儿的念头,你就说,你参与这事儿完全是大材小用,折才啊,你那么勇猛,还有更大的事儿等着你呢。这就叫勇怯,可进、可退。
什么叫“无为以牧之”?你看上面两个例子,你要实现捭阖、进退的目的,是用的别人脑中的想法,还是自己的想法?显然是别人的想法。这就叫“无为”——不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掺杂进来,而是完全根据对方脑中的概念缰绳来捭阖进退。这样你就能轻松驾驭事件朝着你的预期去走了。
这里给你讲一个商业案例,让你见识一下商业大亨们是如何利用这个逻辑让全世界人民心甘情愿,乃至倾家荡产掏腰包成就他们的商业帝国的。
这个案例就是钻石。
钻石是个什么玩意儿?
本质上就是一个透明的,看起来比较特别的石头而已。
但是,众所周知,它在恋人之间的地位非常之高,价格非常之贵。就那么几克拉的重量,动不动就价值百万、千万。它为什么会这么“珍贵”?
因为它稀有?
并不是。
且不说这个地球上的钻石矿本就不稀缺。就算这种矿石稀缺,现在的人工技术也能合成一模一样的钻石来。
因为它的确有无可比拟的使用价值?
也没有啊。
按照主流的观念,它的价值无非就是两点:第一,你戴上了它,就代表着你们的爱情坚不可摧——“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第二,你戴上了它,起码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你是个有钱人,体面、尊贵。
除了这两点,还有其他的价值吗?
没有了。买过来,转手卖给别人马上就大幅贬值,还很难找到接盘侠。
但是,它就是能任性得那么贵。
到底是什么成就了它的贵?
就是概念——拥有它,你们就拥有了恒久、浪漫、尊贵、有面儿的爱情。
这到底是怎样一种爱情,你说得清楚吗?
讲不清楚,只能感觉好像很洋气,很美好。
你信吗?
你开始可能不信。但是,看别人都那么信,后面你也不得不信了。
你知道你到底是如何从“不信”变得“信”的吗?
因为商家知道你们都喜欢浪漫的爱情、尊贵的爱情。于是,他们知道“爱情不够轰轰烈烈,不够尊贵,不够浪漫”就是你们之间的爱情缰绳。
因此,只要抓住这根缰绳,如同“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个广告一样,不断给你强化“没有钻石,就没有浪漫的爱情,就没有永恒的爱情”,你们自然就会请这颗钻石来为你们的爱情保驾护航。
这就是商家的纵横捭阖。我把上面这种钻石兜售的逻辑,称为钻石逻辑。
其实你仔细捋一捋身边的各种商业产品,你就会有惊人的发现,但凡是成功的产品,虽然形态万千,但是背后的逻辑却有惊人的相似,都是钻石逻辑。
茅台,为什么这么贵?是因为它的品质真的就比其他的好上千倍万倍吗?
不是。
更重要的是因为“茅台就等于身份尊贵,等于实力认证”。
为什么平安夜,50元一个的苹果,你丝毫不觉得这个苹果贵?
因为你买的不是苹果,而是“平安夜的苹果等于对爱人的平安祝福”。
为什么实际上同样品质的商品,你宁愿花更贵的价格给你所粉的网红买,而不给其他卖得更实惠的小商家买?
因为脑子里有一个概念:大V=靠谱。
为什么父母为了孩子,可以倾家荡产的节奏去抢一个名校旁边的学区房?
因为“名校=孩子有出息”。
如果你静下心来仔细去深究的话,会发现,从生活到学习,再到工作,创业,我们所有的起心动念,决策行动背后无不是受类似上述的各种概念所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