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和私塾,类似流水线皮鞋和定制皮鞋。大规模标准化,好处很多,但本质是大路货,没有收藏价值。私塾是个性化定制,成本太高,机会难得,但出精品。但普通人没有机会得到。本来民间还有一脉传承的家学,文革也打断了,现在独生子女的主要任务是考大学,也废了。走完16年教育,你基本就废了。
很多屌丝以为,私塾是读几本三字经,这只能说你是屌丝出身了。私塾确实读点古书,但那是增加文学修养,写作文溜一点。私塾本质是,如何个性化的适应社会,考学,拜码头,拉帮结伙,经营生意,如何与黑白两道混,如何走门子投机。你以为是电视里的酸秀才背书啊?简直250.民国大佬多经历过家学。
上学的时候因为考评方式单一,大多只看分数,非常单调乏味。还是社会这所大学有意思,没人管你,没人监督你,全凭自觉,更重要的是,没人教你,要自己感悟,没有人给你打分,没有人告诉你哪里错了,不是每件事都像解数学题那样有固定的顺序,对错的尺度并不明显。所以,很多好学生进入社会后很茫然。
中小学培训机构的问题在于,太早学套路,而不是注重实际能力的提高。大部分的小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我们家小子从来没上过学前班什么的。刚上小学,数学跟不上,我看了下,我说没问题,不是数学不好,而是语文不好,读不懂题目。后来就没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