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培养孩子高贵的艺术气质,不如培养劳动精神

张先生带着女儿路过街心花园,花园里广场舞阿姨妈妈跳的正酣,领舞的跳的有模有样,边上人说:小时候她少年宫学跳舞的,他爸爸用脚踏车接送,风雨无阻。张先生若有所思,张大了嘴巴,转身对女儿说:囡囡,明天起,我们少年宫别去了,好吗?

上海很多普通家长在培养子女的艺术才能,音乐,拉丁舞,绘画,乐器,表演。实际上毫无意义。浪费金钱,干扰邻居事小,孩子从小鄙视普通劳动了,基本不会白手起家,吃苦打拼了。上海每年新增能靠艺术买房的,不会超过50个人,这些年基本没有新的歌星影星。上海今后需要的是顶级人才和普工服务员。这些孩子将来眼高手低,很麻烦。或许你会说,我就是培养孩子的气质。如果你没有强大的金钱后盾,你家孩子的高贵气质又有何用?大不过是找个香港渣男。男孩要考上清华复旦,再差也要搞个同济吧,否则,吃软饭都困难。

小户人家,培养孩子高贵的艺术气质,不如培养劳动精神。考高分,争取成为技术高级人才,而不是成为动迁小区的贵妇和舞男。气质不是你会弹钢琴,气质是用金钱砸出来的。宾利+别墅+助理+随行化妆师=有范。背个LV,出门坐滴滴,那是KTV陪唱妹精神,和气质没关系。不要老想着钓金龟,现在都是门当户对了。哪怕生了孩子,也不过是300万了断。对不起,可能打破一些人的梦想了。

教育太残忍了。孩子在幼儿园,老师教的是,白雪公主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城堡里。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是王子和公主,没人会想自己家庭,实际是鞋匠和农妇。这种幻觉到了22岁,必然打破,我有时候想,为啥要教这些美丽的骗局,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孩子?多数人将来就是民工,干20年,买老破小,就算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