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感受:在遇到一个素昧平生的人时,往往你只是看了对方一眼,就差不多已经判断出对方是怎样一个人。通过对方的言谈举止、衣饰穿着,你已经大致了解这个人性格怎样、品位如何了。你对自己的眼力很是钦佩,并且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认为他就是你心里已经设定好的那样一个人。除非遇到什么非常事件,否则这个人给你的印象是很难改观的,而这一切都是“首因效应”在作怪。
什么是“首因效应”?心理学家给它的定义是:个体在社会交往的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输入大脑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所起到的一系列影响作用。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作用的存在:
一位心理学家将内容相同的两张试卷分别交给两个学生去做,试卷中有30道相同的题目,他要求两个学生分别只做对其中的15道题,并且要求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可能出现在试卷的前半部分,而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可能出现在试卷的后半部分。试卷做完之后,心理学家找来一些测试者,让他们分别对两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智商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绝大部分测试者的评价是:学生A要比学生B更聪明。
这就是“首因效应”带来的结果,因为人们在开始时就已经对一个人的好坏建立起了“第一印象”,这些印象在人们的脑中是最为鲜明和牢固的,并且会在以后的交往中一遍一遍地重复播放,影响大脑对事物的客观判断,这也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先入为主”。因为一开始是好的,我们就会认为它一直是好的;相反,如果一开始是坏的,我们也会认为它会一路坏下去。生活当中,这样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比如“新官上任三把火”、“恶人先告状”,甚至“下马威”等等,都是希望能通过“首因效应”占得先机。尽管人们也许并不懂得这个概念,但是用起来却个个都不含糊。
这些现象尽管看上去不太公平,有些“投机取巧”,但是不可否认,“先入为主”的心理暗示几乎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即使是那些被认为最公正、理智和权威的人也不例外,否则孔子也不会发出“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感慨了!
既然这样,我们也没有必要对自己的主观臆断过于自责。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如果我们不能摆脱首因效应的影响而成为“先入为主”和“以貌取人”的“傀儡”的话,那么别人其实也一样,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首因效应为自己服务,让自己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方法很简单,只要我们注意自己的仪表、谈吐、举止,把自己的形象整理得漂漂亮亮,让别人一看就愿意跟自己亲近和交往,这“第一印象”的基础打好了,那么后续的交往自然也就没多大问题了。
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几乎所有的社交礼仪书都将“第一印象”摆在如此显著的位置了吧?如果你依然执迷不悟,那在人际交往中也许就只有“吃亏”的份儿了。不要对“日久见人心”太过迷信,不要相信对方终有一天能看到你的闪光点而对你刮目相看。因为这种坚持的精神固然可贵,但也是最容易费力不讨好的。与其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改变一个人对你的印象,不如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这样别人看你高兴,你自己也落得轻松,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