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友好

“丹麦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的家园。你也许认为既然我们最幸福,因而也应该最友善。错。”

拉斯的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是丹麦人,他是丹麦超级Flink运动的创始人。Flink一词在丹麦语中意为善良、友好、有教养。

2010年,他出版了一本书《超级友好——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如何变得最友好?》(FuckingFlink-HowDotheHappiestPeopleintheWorldAlsoBecometheFuckingFriendliest?)这算是一本“友善宣言”,旨在激发丹麦人的主动性,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更友好。

他的目的不是让人们通过多说“你还好吗?”“请”或“谢谢”,变得更客套,他想唤醒大家真诚友好的态度,多关心周围的人。拉斯是我认识的几个最善良的人之一,过去几年中,我们见了很多次面,每次见他都让我心情很好。

他相信善良的小举动能孕育更多善意。“在忘我的状态下关注别人的需求能让我自己更幸福。”在一个实验中,拉斯假装是停车场管理员,除了发放停车票以外,他还给那些考虑别人感受的车主发奖,比如说,车笔直地停在了线内,而且保持了与邻车的距离,一般他会把奖品放在风挡玻璃上。

他知道一本书不能带来什么改变,不足以让那些残忍的维京人后裔变成善意大赛的国际冠军,所以他在脸书上创建了一个页面,在那里人们能相互分享自己亲历的善意小故事。

2012年,这成了丹麦粉丝增长量最快的页面,现在坐拥20万关注者,这对于一个人口只有550万的小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

“有一天,我在哥本哈根汉曹斯街的一家超市买东西,一对夫妻带着儿子也在那里采购。那个男孩大概8岁,患有唐氏综合征。当我采购完准备去结账时,我发现收银员在顾客排队区站着,而男孩则坐在收银机前开心地笑着。他正在为自己爸妈采购的东西扫码结账。‘您还需要什么其他帮助吗?’这个男孩问他的父母。付完钱后,他又把收据递了过去,然后跟收银员击掌庆祝任务完成。在离开超市时,我的脸上也挂着微笑,心里也觉得暖暖的。我很欣慰世界上有这么善良的人,愿意奉献自己的时间做这些事情,只为让别人感到幸福。”

这只是粉丝在脸书页面上分享的几千则故事中的一例,鼓励更多人释放善意,通过简单的事情来帮助别人,比如开顺风车载别人回家;孩子把自己的玩具送给朋友,让他们开心;还有人讲述了自己在医院候诊室的见闻,在那里他发现了毛线和针,还有一条织到一半的围巾,另附一张字条,写着:“在候诊时,您可以织上几针,在围巾成型后,我们会把它送给一名无家可归的人。”

去年,拉斯和他的团队一起开展了一项实验,就善意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参与实验的981个人被随意分为两组,控制组的人像以往一样生活;而试验组的成员被要求每天要做一件好事,持续一周。在实验前后,所有参与者都回答了关于自己幸福感的一系列问题。结果表明,那些持续一周每天做好事的人更不易怒,更爱笑,感觉自己的生活也变得更有活力。

试验组的成员还记下来自己每天做的好事,一位40多岁的妇女写道:“我给了超市收银员一个巧克力奶油泡芙,那名收银员非常惊喜,她开心地接受了。这种感觉很棒,当时我跟自己的两个孩子在一起,他们分别6岁和10岁,当我们离开超市后,他们说:‘妈妈,这种事情真的很有意思,我们以后还这么做好不好?’我觉得那天我在孩子们的心里播种下了善良的种子。”

在试着让世界更加幸福和友善的道路上,拉斯并不孤独。在英国,幸福快乐行动组织(ActionforHappiness)推崇“友善是让生活更加幸福的关键”这一观念,美国随机善举基金会(RandomActsofKindnessFoundation)鼓励人们成为“随机善意积极分子”(RAKtivist,RandomActsofKindnessactivist),类似一种善行大使的称号。我觉得我们大部分人都很乐于助人,只是有时候不知道如何助人,我们跟克拉克一样,都希望这种善举停留在私人的层面。

还有一些平台,能让我们更好地去帮助别人。“成为我的眼睛”是一款丹麦手机应用程序,帮助视觉障碍人士同全世界的视觉训练助手通过视频连接起来,应用的下载和使用都是免费的。通过这个平台,帮手们帮助视觉障碍人士和盲人区分不同的商品,将物品同颜色配对,并对颜色进行一番解释,帮助寻找掉落的物品,或者简单地告知电灯是否已关闭。这款应用程序将人们通过语言和所在时区进行配对,所以如果你在凌晨4点需要帮助,你不需要担心会打扰别人的睡眠。

程序的用户遍布150个国家,超过35000名视障人士和盲人得到了500000视觉训练助手的帮助。换句话说,每一名需要帮助的人就对应着14个帮手。如果有了可使用的工具,将帮助范围设定在私人层面,并有效与需要帮助的人连接起来时,这个程序就能很好地反映人们助人为乐的意愿。

幸福小窍门:成为“随机善意积极分子”

开始做一些随机的小善举。

在www.randomactsofkindness.org网站上注册,成为全球善意团体的成员,或者加入社区的善行组织,比如丹麦的超级Flink运动(www.fuckingflink.dk)。先从简单的善举开始,例如,给别人真诚的赞美,帮助迷路的游客,把你喜欢的书借出去,告诉某个对你很重要的人你很珍惜他,等等。

与人为善

助人为乐好帮手

英国,伦敦:一名匿名人士在尽其所能免费帮助别人后,找到了自己生活的使命感和幸福。案例在第232至236页。

礼物至善交换项目

印度,海得拉巴:来自穷人和富人学校的学生们通过结对子,交换自己亲手做的礼物,来打破社会阶级之间的壁垒。

帮助无家可归者

波兰,华沙:市中心广场上立着抽屉摞起来的柜子,流浪者们在上面写下自己最需要的物品。路人可以把流浪者们需要的物品放在抽屉里。

给人类最好的朋友喂食,减少食物浪费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为了使流浪狗免受饥饿折磨,土耳其的Pugedon公司发明了一款自动售卖机,塞进去空饮料瓶换取免费的狗粮。当人们把空瓶子从顶端放进机器中后,免费的狗粮会从下方出来。这种智能回收机器不会花费市政经费,回收后的利润能同狗粮的花销相抵。

最友好的表情

西班牙,马拉加:幸福研究所一直在世界上20多座城市中统计街上行人微笑的频率,马拉加荣登榜首。案例在第250页。

最友善的陌生人

巴西,里约热内卢:在“捡起陌生行人掉落的笔”和“帮助盲人过马路”两项实验中,巴西人是最热心的。案例在第254至2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