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一句谚语是这么说的:
“如果你想快乐一小时,打个盹吧。如果你想快乐一整天,去钓鱼吧。如果你想幸福一整年,继承一笔财富吧。如果你想要一辈子都幸福,那就去帮助别人吧。”
利他主义涉及他人的福利,这是为什么一些国家要比其他国家更幸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2012年《世界幸福报告》中,一个社会只有在成员之间表现出高度无私精神的情况下,才能被称为幸福。
利他主义不仅能提升社会的整体幸福感,个人感觉也会更好。试着回想你为陌生人做好事,你并不想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只是纯粹提供帮助,这让你感觉如何?
对我来说,这跟给陌生人一根香蕉一样简单。从超市回家的路上,在路口等红绿灯时,我旁边站着一位带着孩子的妈妈,孩子突然说:“妈妈,我饿了。”
很快就有了解决方案,我从刚买的一把香蕉上摘下来一根,递给那位母亲,“给你的孩子吃一根香蕉吧?”我很少会见到一个人这么感动,因为这件小事,我们三个人都很高兴。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情感幸福,也就是我们的情绪,我的部分快乐来自帮助别人的快感。
这种快感的出现基于理论,我们在做好事的同时,自我感觉也会很好,因为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快感同少量摄入吗啡的感觉一样。我们的大脑中有伏隔核,也被称为“奖赏中心”,美味的食物和愉悦的性爱会将它激活。
一份来自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下属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神经学研究发现,当我们参与到慈善或捐助金钱的活动中时,我们大脑中那块受美食和愉悦调动的区域同样能被激活。换句话说,当我们在帮助其他人面对生存的困境时,自己感觉也很好。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对物种的繁衍和生存有利,所以参与其中也使我们感觉良好。
幸福小窍门:庆祝世界有爱日
同朋友们聚在一起集思广益,看看如何庆祝这个节日。
还有什么比帮助别人更适合庆祝世界有爱日的方法吗?每年11月13日的世界有爱日于1998年由世界有爱运动发起,这是数个全国性的互助组织的集合。在英国,每年还有全国有爱日,2017年时在3月31日举行。
跟你的朋友们组建起一个“帮助小分队”,或“快闪帮助小分队”,目的是行善,你可以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你可以装扮成超人的样子,在那天随机做些好事,你也可以给那些曾帮过你的人打电话或写卡片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