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快乐和爱的源泉,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同时,孩子的诞生也带来了压力、挫败感和焦虑。
疼爱孩子并相信他们是上天赐予的最美好的礼物,并不是说抚养他们完全没压力。孩子为父母提供了充实生活的目标,并要求父母牺牲自己的空闲时间。孩子如何影响我们的幸福呢?“父母快乐的程度取决于最不快乐的那个孩子”这种说法对吗?
以幸福为主题的研究经常提到,对于那些不知道自己如何过周末,索性就去星巴克,或者连刷几集连续剧《西部世界》,再或者去喝几杯,要不读小说,再要不睡大觉,再要不就去健身房的无育儿压力的夫妻来说,有孩子的父母往往会更不快乐。
这就是“育儿幸福感差距”,或者叫作“育儿幸福式惩罚”,并催生了类似于“孩子们夺去了父母的幸福和快乐”和“研究表明,有了孩子之后会变得更不快乐”之类的标题。但我认为,当这些故事成为耸人听闻的新闻时,一些细节被忽略了。
首先,养育孩子可能会对幸福的一个维度产生负面影响,比如说生活的整体满意度,但却被证明对其他维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比如说目的和使命维度,这一维度着重体现了生活的意义和人们的使命感。
其次,孩子对女性幸福感的影响与对男性的有差异,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在抚养孩子这方面责任更大,负担也更重。正如卢卡·司坦卡教授在著作《为人父母和幸福的地理学》(TheGeographyofParenthoodandWell-Being)中所讲,在女性身上,这种育儿的幸福式惩罚要高出65%。
第三,孩子也分不同的年龄和生长阶段。一岁以内的孩子可以长达数月地让你不能安心入睡,但50年后,当你在养老院颐养天年时,他又可能会变成你快乐的源泉。研究表明,对于丧偶的人来说,孩子对提高生活满意度有着正向的作用。记住,在这些新闻故事里,以“育儿使人们变得更不快乐”作为标题比“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对幸福的影响有好有坏,取决于用什么维度衡量幸福和存在于动态的终生关系中的复杂性”吸引的点击量高多了。
生活满意度的溢出
来源:卢卡·司坦卡,《为人父母和幸福的地理学》:孩子使我们快乐吗?在哪些方面?为什么?——选自《世界幸福报告》2016年于罗马发表的特别版。
为什么抚养低龄儿童的家长总体生活满意度比没有孩子的夫妻低,这个问题仍然无解。在不同地方,我们所得出的育儿幸福感差距也不相同。在美国,有孩子的家长的满意度比没有孩子夫妻低12%;在英国,这个数据为8%;在丹麦为3%。瑞典和挪威这个差距更小,只有2%,这两个国家的情况却反了过来,抚养孩子的父母比那些没有孩子的夫妻更幸福。斯堪的纳维亚一直在家庭友好度的相关指数上名列前茅,瑞典在家庭和工作的平衡上比丹麦做得更好。比如说,瑞典父母每年有权享有60天的假期,以便在家照看12岁以下生病的孩子。
在得克萨斯大学社会学教授珍妮弗·格拉斯的带领下,一组研究者调查了不同国家的育儿幸福感差距和父母的自由程度。他们问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负担得起儿童保育服务吗?可以请假照看生病的孩子吗?有相关的带薪假期吗?换个问法就是,雇主是否为家长提供了条件和自由,让他们将工作和照料家庭结合在一起?结果显示,不同国家实行的家庭友好政策解释了育儿幸福感中存在的差异。在有些制度完善的国家,育儿幸福式惩罚消失了。结果是,最快乐的父母似乎在葡萄牙。
育儿幸福感差距,百分比
来源:格拉斯、西蒙和安德森,《成为父母与幸福间的关系:22个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工作和家庭平衡的政策与影响》,2016年。
在葡萄牙,祖父母为父母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基础,他们在抚养孙子辈的过程中扮演了功能性的角色。一项始于2005年的研究,在监测了6000名儿童和他们父母和祖父母的日常习惯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葡萄牙的祖父母在本国家庭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习惯性地帮忙照看孙子辈的孩子。高达72%的受访者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祖父母是首要搭档,帮助并监督孩子们完成作业,开展课外活动。当六个成年人,而不再是两个,积极参与并分担照看孩子的责任,送他们上学,监督他们写作业,给他们做饭,带他们去体育和其他课外俱乐部,顺便完成其他的杂事,父母享受的自由和闲暇时间也会更多,最后会反映在更高水平的幸福感上面。
珍妮弗对《纽约时报》解释道,所有的这些受调查国家都比美国有更多更实用的政策,来支持工薪家庭。这个问题还被英国喜剧演员约翰·奥利弗在他主持的《上周今夜秀》中调侃过,他在一期母亲节特别节目中说,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不给生育后的母亲带薪产假——美国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并评论道,如果美国真正疼爱母亲们,在每年庆祝一下母亲节的基础上,还应该出台有利于她们生活的政策。
奥利弗说,在美国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母亲节需要传达的唯一信息就是:“妈妈们,我们把所有这一切都归功于她们。她们把我们生下来,养育我们,把我们造就成现在的样子。在这个母亲节,我只有一件事想提醒各位妈妈:赶紧给我滚回去上班。”
幸福小窍门:结识额外的钟点祖父母
我们都能从与非同代人打交道中获得好处。考虑一下谁能成为钟点祖父母,或者你只需要找一个年长的朋友来搭把手。
一个完美运转的社会应该有着斯堪的纳维亚式的家庭政策和葡萄牙式的祖父母。我们的父母可能已经离世,也可能住得远不便在抚养孩子上提供足够的支持。为了迎合这个需求,丹麦的几座城市相继出台了“额外的钟点祖父母计划”,老年人志愿为有需要的家庭发挥祖父母的作用。比如说,钟点祖父母不但可以帮忙照看生病的孩子,还会参与到家庭的纪念日等其他庆祝活动中。虽然这个体系目前只存在于丹麦,但你可以自己创造一个类似的计划。一个额外的帮手能带来很大的帮助,不但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不同的体验,还能为他们倾注额外的耐心。这也能减轻老年人的孤单和寂寞。第一步,你可以在社区图书馆或者自己打造的小花园见见你的邻居们,相互建立联系和信任。
案例分析
露易丝和汤姆的故事
“作者在其描述的生活中拥有很多特权,其中一个便是世界就是你的家。当我离开舒适的大学教职,搬去国外开始一段新生活时,我承担了很大的风险。”
“我们做出的有些好决定来自心底一遍遍回荡的问题,‘为什么不?’然后回答道,‘去试试吧。’如果一直这么渴望却不付诸行动的话,失望将会越积越多。”《托斯卡纳艳阳下》的作者弗朗西斯·梅耶斯2016年在英国《卫报》上写道。她把自己的故事写成一本书,一举登上畅销榜,然后书又被拍成了电影,激励了全世界数百万的人追逐自己的梦想。露易丝和她的丈夫汤姆便是其中两位。
几年前,他们从美国搬到意大利。“我们两个一起在寻找海外的工作,汤姆很幸运地找到了。”
露易丝现在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她同我在电话上进行了交谈。得知了他们的故事后,我俩都有很多的问题想问对方。当她讲到在意大利的新生活时,我能听出来电话那头的她在微笑。
他们现在住在托斯卡纳大区的首府佛罗伦萨,阿尔诺河流经这座拥有40万人口的城市。这里完全是纽约的对立面,无论是生活节奏,还是声音,或者是味道,抑或是颜色,都完全不同。在圣罗伦佐市场买番茄,你会发现那是一种你从来都不觉得会存在的红色调。
搬家的时候,露易丝和汤姆带着他们5个月大的女儿一起来到这里,他们很快便发现在意大利,育儿的态度也是那么的不同。陌生人会在孩子的脚底挠痒痒,人们还说,晚上8点就让小婴儿睡觉实在是太早了。正是这个小家伙的诞生,让这对夫妻在美国寻找海外的工作。
“我们离开美国来到意大利的主要原因是,在美国育儿成本高得吓人。在这里开销是在美国的一小部分,而且再怎么说,这还是意大利呢……”
但不是所有事情都像那部好莱坞电影一样拥有着美好的结局。“当然,我们想念远在美国的朋友和家人,但很高兴来到这里。在这里,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像一家人一样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