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因为孩子的事情来咨询的父母讲的大都是孩子的短处、缺点、问题行为以及异常行为。要想制止他们那气势如虹、像机关枪一样不断发射出的牢骚实在是相当难。

即使如此,我还是会想方设法地去问父母:

“那么,孩子的长处是什么呢?”

遇到这样始料未及的问题,刚才还在口若悬河地控诉孩子种种毛病的父母们往往会一时哑然:

“啊?长处……长处是吗?”

从这样的对话中可以明白一点:父母往往会只关注孩子的短处、缺点和问题行为。其实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只要稍微了解一下事实就可以,因此,孩子具体有哪些问题并不重要。

有时也会遇到让你根本插不进去话的人。一个小时之后,他终于讲完了,然后说声“再见”就想要回去。

这样的人一定是希望别人能够理解养育孩子究竟有多么辛苦。假如我说出“那一定很辛苦吧!”之类的话,那他们一定能够非常满足。但是,我绝不可以这么说。

因为,这样的人其实是想说:“我拼命地养育孩子。但是,这孩子却如此不成器!”只能这样看待孩子的父母,亲子关系不可能好。而且孩子还会认为:只能通过一些父母认为有问题的行为来引起他们的关注。

孩子的短处或缺点就像是黑暗。黑暗并不是作为实体而存在。所以也就不能像对待具体事物那样去消除它。但是,父母却总是关注孩子的短处或缺点,并试图通过批评来进行纠正。

可是,无论哪一种形式,只要是一味地关注短处或缺点,事态就不会有任何改变。黑暗既无法移走也不能消除。那该怎么办呢?投以光明就可以。如果投以光明,黑暗就会消失。不要看短处,要看长处。或者把看似短处的地方当作长处来看待。

另外,在看孩子行为好的一面时,可以尽量不去关注其行为的不当之处。这样一来,黑暗就会渐渐消失了。

例如,面对早晨九点才起床的孩子,不要说“你知道几点了吗?!”而要说“能看到你好好地活着,可真好啊!”实际上,难道大家不认为“即使很晚才起床,但只要是活着就很可贵”吗?

就像放置在坡道上的石头会滚动一样,父母会很自然地去关注孩子的问题,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状。所以,父母一定要尝试着有意识地去关注孩子的长处和行为中好的方面。

关注长处和好的方面就可以消除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