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帮助孩子,父母必须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大家可以想一想应该怎么做。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只能由孩子自己完成,父母根本无法代劳。学习也好不学习也好,其结果是作用于孩子的,最后的责任只能由孩子自己来承担。即便是父母,如果对孩子的课题横加干涉,也会破坏彼此之间的关系。如此一来,即使到了真正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候孩子也不会开口。
如果是孩子的课题,父母不可以横加干涉。但是,孩子向父母求助的时候,父母应该在许可范围内尽可能给予帮助。不过,有时候明明没有收到孩子的求助,父母就对孩子的课题指手画脚,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了问题(比如孩子说出不想上学之类的泄气话等等),孩子往往会把责任转嫁给父母。希望大家尽量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有一天,儿子对我说了下面的话:
“我有我的活法。爸爸您一定要干涉我的生活吗?我的人生不想由爸爸来决定。不想您对我的生活指手画脚。”
孩子这么说是逆反还是自立呢?也许平日不同的亲子关系会导致不一样的看法。不管如何看待,终有一天父母会感觉在自己眼里还很小的孩子突然长大了。这一天的到来很正常,如果不来反而麻烦。我并没有打算干涉孩子的人生,但也许在不知不觉间对孩子说了一些有关生活方式的想法。
父母常常说“都是为你好才说这些”,但很多情况下不过是借着爱的名义来支配孩子。
就拿报考学校来说,孩子自己选择方向的话,即使失败了也一定能从失败中学到东西。当然,最好是顺利考上,但父母如果有上面这种思想觉悟的话,孩子也会轻松许多吧。
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只能由孩子自己决定。如果在目标这一问题上父母和孩子产生了分歧,那就应该同意孩子的人生目标,因为这是孩子自己的人生。
这么想来,似乎父母没什么能做的事情了,但事实上也并不是完全无事可做。
拿学习来讲,关于为何而学这一目标问题,孩子如果抱有不正确的想法,父母就可以跟孩子谈谈自己的观点。
虽然不知道说了之后孩子会不会接受,但我认为只要是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孩子至少能听进去父母的话。假如孩子因为反抗大人而不好好学习的话,那不仅仅是其本人的损失。因为,孩子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只懂得为自己考虑的孩子学习一遇到困难就很有可能会逃避。那些只知道为自己考虑的尖子生即使从名牌大学毕业了以后也会危害社会。关于这个问题后面将具体探讨。
孩子有孩子的目标。
学习很好但只知道考虑自己的尖子生也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