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邓宁-克鲁格效应——以及如何避免它

在谈到自身天赋的时候,我们尤其容易自欺欺人。如同我在上一章中所讲的那样,这种效应在人们的弱项上更加明显。已经过充分研究的邓宁——克鲁格效应也说明了这个问题。14

这样看来,要尤其谨慎对待你在第2章开头给出的自我评估。在这里,基于客观天赋测试的检查看来是尤其合适的,因此,在规划事业道路遇到不确定的情况时,我建议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但是,在人们走上这条时间成本更高,或许花销也更多的道路之前,我还有其他一些建议。它们基于科学研究,是由邓宁——克鲁格效应的发现者们从研究认识中得出的。并非所有这些建议都会帮助到那些寻求职业定位的人,但是,它们至少可以给人有价值的定位提示。如此一来,行动建议的列表就可以继续延伸下去了。

建议6:你要谨防过度乐观!

邓宁与其同仁的研究说明了,如果一个人对于目标的设想过度乐观,而且同时忽略或完全排除了到目前为止自己在一个领域内取得的或许并不是很好的成绩,那么其在自身天赋、能力等方面高估自己的倾向就会尤其严重。邓宁将这种过度的乐观称为“代理偏见”(agencybias),这个概念很难翻译成德语。它描述了一种过于乐观的、不现实的行为方向,行动者完全将注意力集中在遥远的、雄心勃勃的、不切实际的目标上,且放弃所有有可能会帮助提升自身成绩的助力与支持。

在一项针对一家商学院学生的研究中,研究者测试了学生的情绪智力,并将每位受试者的测试结果反馈给本人。接着,向学生们提供有关情绪智力的引导指南书籍,且给予50%的价格折扣。在那些情绪智力尤其高的学生(25%)中,有64%的人购买了这本书;但是,在情绪智力很低的学生(25%)当中,只有19%的人购买了这本书。15

现实的目标——下一步必须做什么——很重要。拥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固然很重要,但是人们不应当忘记,在长远目标的实现道路上还需要人迈出许多小的步伐。想要成为一名流行歌手的人很容易忽略,除了基本的音乐天赋之外,还需要许多练习。正如迪安·西蒙顿和安德斯·埃里克松从不同的角度所展示的那样,通常,只有通过艰苦工作才能获取非凡的事业,然而,仅靠艰苦工作是不够的。当一个人想要从自己的工作中收获许多,就还需要天赋、相应的个性,尤其还需要偶然与运气。即便不能够强行让一个人成为幸运儿,但依然可以帮助这个人,让他看重过程胜于看重结果(“过程就是目的”)。

建议7:你要使用“魔镜”!

如同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我们的天赋与能力可能是自身“盲区”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与我们自己相比,其他人能够更好地对我们进行评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询问别人,自己的计划与目标是否实际可行。但这并不总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在公开询问朋友/熟人/亲戚的时候可能会有所顾虑。或许是人们不相信对方会做出好的判断,因为人们知道或猜测,这个人怀有其他的目的(例如:他想表现自己,吸引别人的关注)。对于人们为何不想询问他人,可能存在许许多多的原因。至于为何人们有时还应当这么做,以及他们该如何做,之后我会讲到更多。

问题首先是,人们如何才能在不询问他人的情况下得到关于自身天赋、才能、潜力的更为客观的看法?为此,邓宁推荐了一些问题,人们应当反复自问[在横线上,你可以任意填入一项科目(例如算数)、培训、学习方向,或一种具体的职业]:

•在/对于________(方面),其他人会期待我取得怎样的成绩?

•当我想象,有这么一个人,至今为止,他在/对于________(方面)和我所取得的成绩一样,而且他和我有着相同的目标,那么,这个人在某种情况下会如何采取行动;这个人将会在该情况下取得怎样的成绩?

研究表明,这样一种想象出来的外部视角可以让人获得关于自身可能性的更为现实的评估:与单纯地问人们将来会取得什么成绩相比,由一个人自己所预测的成绩与之后实际取得的成绩之间的关联要更高一些。

建议8:审视你迄今为止的成功与失败!

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设定未来目标时不要首先关注目标本身,而要关注到目前为止所得到的结果。你可以制作一张清单,列出自己迄今为止收获的成功与遭遇的失败。哪些方面是好的?在哪些方面你未能实现自己所设定的目标?为什么没能实现?就算你想要或者必须要换工作,请你思考,到目前为止,你在哪些工作以外的活动中尤其成功、满意或感到幸福。你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规划自己接下来的事业道路吗?

当人们由于年龄的原因尚无职业经验时(就如大多数年轻人的情况),想要这么做就会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最好借助天赋测试来找出有可能适合自己的事。接下来(我已经提到过),人们就应当在真实的职业领域中检验自己的天赋。比如,可以实习或当实习学徒,可以旁听大学或高等专科学校的课程,也可以借助职业方向指导,等等。

建议9:请若干人评估你在________职业上的潜力

获得关于自身的切合实际的判断无疑是最为困难的。正如之前所讲的那样,这个过程还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因为你所询问的人可能也会有自己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意识的)动机,因此,他们无法坦率地给予你反馈。你所获取的反馈可能会从两个方向上被歪曲:一些人也许会竭力恭维你,而另一些人则可能会(出于一些我之前提到过的原因)倾向于将你的天赋与潜力等说得不如实际情况。因此,你需要在“向谁寻求建议”这个问题上好好考虑。或者,你也可以尝试人们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做法:通过询问许多观察者,以期提高外部评估的客观性。如此,便可以发现单人评估时出现的错误(给你提建议的个人会出现错误)。你也可以想想,跳台滑雪或花样滑冰在计算得分时,会从许多裁判的评分中取一个平均值。

那么,你或许就可以这么做:比如,关于你想要成为________的职业抱负,你向五个人进行询问。一方面,这些人对于你在所提到的领域中迄今为止的表现有过观察的机会;另一方面,他们是与你有各种友谊、亲属、职业关系的人。作为学生/大学生,你还应当询问自己的老师/讲师的观点,也可询问朋友/同伴或家长的看法(但请始终考虑到可能出现的负面意见,参阅前文)。就算是与你尤为亲近的人也有可能会对你的能力与倾向存在误解!

如果有疑问,你就要像跳台滑雪裁判那样,询问五个人,然后划去最乐观和最悲观的评判。必要时,你甚至可以在询问别人时,将两三种你愿意考虑的职业或别人曾经向你建议过的职业进行对比。这会非常有趣,因为如此你便可以直接进行比较。

建议10:你要正念!

在心理学中,所谓“正念”(英语:Mindfulness;德语:Achtsamkeit)的概念方兴未艾。“正念”就是指,人们应当聆听自己的内心,观察自己和自身的行为,尤其还要观察周围环境的反应,并进行思考。这基本上是一个好的忠告,按照邓宁——克鲁格效应,它甚至能被详细说成是:人们将自己的职业道路朝一个错误的方向进行规划的风险可能尤其会出现在这些地方,即人们有极远大的计划或目标的地方,人们怀有极度热情的地方,人们对事情有着非同寻常的激情的地方。诚然,让热爱的事情变成职业是美好的,但是,或许恰恰就是在热情所在之处,人们尤其容易高估自己。

因此,对职业目标进行客观的检查就越发重要。人们既可以借助靠谱的天赋测试,也可以一再向自己和他人提问(上文所提到的问题)。我想再重申一遍——通过利用尽可能多的机会,实际尝试做自己期望从事的职业,并请教练、老师、专家等给予自己反馈。

美国作家亨利·沃兹沃思(HenryWadsworth)曾如此说道:“我们是根据自己认为自己擅长做的来评价自身的,而其他人则是根据我们到目前为止所做过的事情来评价我们。”心理学中的一条著名原则是:过去取得的成绩能够最好地预言未来将会取得的成绩。16

通过对一个人迄今所得的成绩或所做的天赋测试进行更明确的分析会发现,人们的某些职业抱负和目标或许并不正确,承认这一点并没有什么不好。相反,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这甚至能体现一种特殊的尺度和洞察力。

在柏拉图(Platon)所著的《苏格拉底的申辩》(ApologiaSocratis)一书中,人们了解到了下面这个故事:雅典人凯勒丰(Chaerephon)去德尔斐(Delphi)神庙请求神谕,问道:“是否有比苏格拉底更具智慧的人?”得到的答案是“没有”。得知这一消息后,苏格拉底很生气,因为他认为许多他的同胞要比自己更有智慧。于是,苏格拉底便去找人请教,他询问了许多政治家、诗人、工匠。苏格拉底发现,尽管大多数人非常有教养或很机智,但他们当中没有人能够承认自身的不足。认识到这些后,他察觉到神谕是正确的:只有他,苏格拉底,能够看到,自己的知识与智慧同神的知识与智慧相比微不足道。苏格拉底知道自己智慧的边界,这让他超越了其他所有人。

人们可以看到:将目光投向过去一定会有帮助。但本书探讨的是你的职业未来,当然,也是关于职业生活本身的未来。因为,在这一点上,可以预料到会有巨大的发展,目前,我们完全无法正确估量其影响。在后记中,我将对此进行简短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