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导致了自我认识的缺乏

根据日常理解,我们会认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那个人。这与上述研究结果以及进化心理学观点相矛盾。根据此观点,对自身能力的错误判断甚至会让生存成为问题:人们可以设想,十万年前,有个只拿着弓箭的狩猎者高估了自己猎杀一只距离不太远的野兽的准确度,会引发怎样的后果。

我们对自身天赋的感知差得惊人,其原因有很多:

•之前已经提到过的“自利偏差”,即人们倾向于将自己评价为有天赋、知识渊博的人(这与实际情况不符),以维持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

•人力资源专家,即经济行业的人事负责人,数十年来一直强调,应该少给反馈。这是一条许多领导都铭记在心的建议。因此,许多人很少得到关于其绩效的反馈。

•这也尤其适用于管理者。当他们的领导能力不够时,他们将不再能得到足够的反馈。结果就是,他们会获得晋升提拔,直到他们事实上已不再适合那个岗位或工作要求超出其能力范围(在组织心理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作“彼得原理”)。

•人们倾向于将他们所得到的积极反馈归因于自身的天赋。尽管来自上级的反馈往往仅是与具体的成绩相关。这可能会导致人们高估自己。

•最后,还需要阐明的一点是,对自己的(轻微的)高估会带来某些好处:那些对自身的评判高于其实际情况的人,会倾向于对个人的生活更为满意,他们也会更受欢迎,拥有更多朋友。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关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解释。情况也可能恰好相反,即更受欢迎的、更为幸福的人更倾向于高估自己。

但重点是,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完全不会意识到自己高估了自己。对于自身技能的错误评估,则会让年轻人做出错误或不利的职业选择。如前所述,当人们所获得的职业能力与技巧还很匮乏时,出现这种错误评估自我的可能性就很大。14就这点而言,年轻人在这方面会吃双重的亏:偏巧在他们进行职业选择的阶段,就尤其会出现错误评判自己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