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好个性或坏个性——它只需要与工作相匹配

对于职业个性要求,我们在本章末尾可以明确总结的一点是:面对职业要求,并没有好个性或坏个性之分。从我们所提到的事例中可以看出,每一种个性都会对应一份适合的工作,在这份工作中,人们会获取事业的繁荣。对于一些工作而言,外向者具有优势,对于另一些工作而言,内向者则更容易成功一些;一些职业需要人们善于社会交际,而另一些职业却可能正好相反;就算对于责任心而言,实际情况也并非完全明确,因为责任心越低越会取得成功的情况在一些职业中也存在。

最后,我还必须指出另外一种现象:在一些情况下,极具某种社会推崇的个性特质,有可能会弊大于利,比如:

•一位责任心过强的经理可能迷失于细节之中,从而丧失了对于全局的把控。

•对一名极为外向、更希望整天和别人交谈的科学家而言,让他孤零零地坐在电脑前花时间撰写专业文章与书籍,对他而言困难重重。

•一名想取悦所有学生的老师,最终可能既失去了自己的威信,又让学生蹬鼻子上脸。

上述都是我们知道的,个性与职业不匹配的情况。

最后,我还要提一下个性特质与上一章我们所讨论的天赋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对于天赋而言,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的某种特定的天赋越高,获得的成绩就越好(除非一个人明显被大材小用了),同时,职业满意度也会越高。因此,一个人所做的事要与个人天赋相匹配,也就是说,要找一份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天赋的工作。但对于个性特质而言,更高的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都不会让人自然而然获得更多的职业成就。因此,我们更多的是要去寻找,哪种职业活动与哪种个性特质之间最为匹配,并将所找到匹配关系与天赋侧重点和兴趣之间进行平衡。如前所述,对于职业成功而言,个性所扮演的角色没有天赋重要,同时,按照一些研究者的观点,个性所扮演的角色也没有兴趣重要。

在观察天赋、个性和兴趣这三方面如何共同作用于职业选择之前,我们需要先将目光投向另一个对这一困难选择很重要的方面,即兴趣,具体而言就是职业兴趣。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