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存

哲学家木田元认为,人在本质上是以“与……共存”(êtreavec…)的形式存在的,“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作为孤立的个人与同样孤立的他人相遇,然后才进入共存的关系,而是原本就与他人共存着。”(《偶然性与命运》)

正因为如此,人只能通过与他人的共存达到自我的完整。然而,“反映在我们意识中的自我观念却取代了原本的‘与他人共存’关系中的‘他人’,形成了‘自己自己’的构造,而他人则被排挤到了相对于‘自己自己’这个关系而言的客体的位置。”(《偶然性与命运》)

但邂逅能够打破这样的自我封闭,摧毁‘自己自己’的构造,重建‘自己他人’的构造,恢复人的存在形式的本来面貌。

阿德勒之所以认为“对自己的执着”(Ichgebunden⁃heit)是有问题的,也是源自于同样的认知:“人在本质上是以‘与……共存’(êtreavec…)的形式而存在的”,并且人原本“就与他人共存”,只有这样,人才能成为完整的人。

既然如此,人就无法仅靠自己的想法做出判断了。对于习惯独立做出判断的人来说,他人不会对自己有任何影响。这类人从本质上来说是不需要伙伴的,所以他们不会主动寻找帮手。如果别人对他们感兴趣而主动靠近,那么他们也会阐述自己的观点,但因为对别人的一切都毫不在意,他们也不会主动询问对方的意见。在恋爱关系中,自立而不依赖的态度虽然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一个人根本不认为自己需要他人才能完整,那么他从一开始就不会想要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