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人付出

根据八木诚一的“面”理论,“我”的面因他人填补了虚线的那一边而圆满,同样,“我”也必须填补他人的“面”中虚线的一边,这是人与人存在的形式。

不过,填补“面”其实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方法。因为我们“存在着”的状态就已经令他人的面圆满了。同样他人也仅仅只是“存在着”,就已经填补了我们的“面”。例如,看到孩子熟睡的脸庞能够令下班晚归的父母疲劳尽散,这也正是因为孩子是“存在着”的。

同样的事放在我们自己身上也是一样的,我们自己的存在本身对于他人来说也是一种喜悦,即使不做什么特别的事,也能填充他人的“面”。我在心肌梗塞发作住院后,躺在病床上无法动弹,当时不能读书,也不能听音乐。几天后我想到,当我们听说家人或亲密的朋友住院了的时候,都会不顾一切地往医院赶吧。无论病得多么厉害,只要确认他们还活着,我们就高兴极了。既然如此,我从心肌梗塞中的生还对于家人和朋友来说当然是一件可喜的事。仅仅是这样活着,我就能以自己的存在将别人向我敞开的“面”填补完整。

正像孩童会成长,他们的存在和行为会填补他人的“面”,病人也许会痊愈,也能够像从前那样填补他人的“面”。

我把填补他人的“面”称为“贡献”。这种贡献不是单纯的行为,我们只能从存在的角度去理解它。关于这一点,我们会在后文中继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