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启蒙思想的主知主义

当然,有的人选择这样的想法并非为了免责,而可能是另有目的。人在遇到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物时,大都会认为靠自己的力量什么也办不到,行动的意志很容易就会受到挫折。这类认为自己什么都办不到的人也是决定论的支持者。

如果人在面临问题的时候自暴自弃地认为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只要存在这种想法,他们就只能放弃努力,接受现状了。

这样的结果对一部分父母、教师、上司和执政者来说是有利的:他们省去了很多麻烦。他们认为,子女、学生、部下和国民如果知道自己能够改变现状,这对于权威人士来说就会构成威胁。能够理性判断的人,是很难以感性的方式被说服的。

决定论是一种反启蒙的思想。在古希腊的雅典,虽然学者们已经开始用科学的方式说明日食发生的原理,但反启蒙的思想仍然占据主流,令时代难以进步。

当时,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提出了日食和月食分别是由于月球和地球遮住太阳光造成的,以及月光只不过是太阳光的反射等观点。

在波斯战争的前奏—吕底亚和米迪亚两国的激战中突然发生了日全食。后来,统治雅典三十年的伯里克利出发远征伯罗奔尼撒半岛之前,也遇上了日食。水手们以为这是某种不祥的征兆,十分恐慌。于是伯里克利便展开自己的雨衣,遮住了水手们的视野。告诉他们日食就如同这雨衣,只是令人眼前昏暗罢了,只不过日食比雨衣覆盖的范围要大得多,绝不是什么可怕的前兆。伯里克利的解释用的就是刚才我们提到过的阿那克萨戈拉提出的观点。伯里克利之所以不是一位平庸的政治家,就是因为他向阿那克萨戈拉学习了很多知识。

然而,伯里克利死后,西西里岛发生月食时,不仅士兵,就连身为将军的尼西亚都认为这次月食是不祥的征兆。当时雅典军队已经决定立刻从叙拉古撤退,但因为月食延迟了行动。结果叙拉古军队借机封锁了海湾的出口,雅典军队失去了逃跑的机会,并受到叙拉古军队海陆两面的夹击,最后全军覆没。

我们不知道伯里克利时代的启蒙运动究竟已经前进到了哪一步。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尼西亚所坚持的迷信思想令时代倒退了。

知善者必能行善,这种主知主义式的思想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没能长期成为主流。在前文我们说到,三木清指出幸福不是单纯感性的东西,必须将主知主义与伦理上的幸福论相结合。古希腊时代以来对于幸福的看法,即人皆向善、人都想要幸福,都是由解答何为善、何为幸福的知识所支撑的。

这样的观点,与强调反智的幸福感的观点是无法相容的。正如我们已经提到的幸福与幸福感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