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感情支配

如果人必须依靠外力,而无法自己做出决定,那么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就不会是今天这样的了。因为教育和治疗都是以人可以在适当的外部影响下做出改变为前提的。

很多人都认为理智无法压制感情,所以人才会被感情支配。再理性的人也会有突然爆发,忍不住疾言厉色,甚至动手的时候。

想要认清感情的本质,有一个方法是思考如何抑制本来应该是无法抑制的感情。

另一个方法则是坚信人不会被感情支配。感情并不是不可抑制的、非合理性的东西;人是因为各种目的才会变得情绪化,对于感情的理解和处置感情的方式也会因为目的的不同而不同。

我们来举个关于怒气的例子吧。很多人会突然发火。通常情况下,这种突然产生的怒气,和引发这怒气的原因之间几乎没有时间差,所以看起来两者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因果关系。实际上,不管看起来这因与果之间间隔的时间是多么短暂,在那一瞬间当事人已经做出了判断,或决定把怒气发泄出来,或决定就此忍耐,即选择了对他们自己来说是“善”的行为。

很多情况下,怒气是为了支配他人而产生的。如果我们知道发怒的目的是什么,那么就能验证这一次的发怒行为是否最终有效地达成了这个目的。当然,支配他人的意愿本身也大可商榷。如果一个人说话总是疾言厉色,那他一定有过以这种方式令别人听他的话的经验。但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别人听他的话,肯定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如果他能领悟到这一点,也许就会采取和过去不一样的行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