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学生时代的拉丁语教材里有一句话:“任何人死之前都是不幸福的。”老师问我懂不懂这句话的意思。我回答说不得要领,老师听后露出了难过的表情,摇了摇头。
“人活得久了,就不得不与最爱的人分别。”
当时我听了老师的这句话,还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后来我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是希罗多德笔下的梭伦。梭伦对克洛伊索斯说:“人在漫长的一生中,一定会看到许多不想看到的东西,遇到许多不想遇到的事情。”
我的拉丁语老师,正是将与最爱之人的分别,作为人不愿遭受却不得不遭受的苦难的一个例子。
拉丁语教材把梭伦的话翻译成了拉丁文。梭伦是这样说的:
“人只要活着,就不会幸福。”
人只要活着,就可能与最爱的人分离,可能失去财产和地位,也可能晚节不保,这个道理我也能理解。但是,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母亲还很健康,根本想不到她会年纪轻轻地就离开人世。拉丁语老师经历过最爱之人的离去,所以才会把它作为不愿遭受却不得不遭受的经历告诉我。而我花了许多年才真正理解了拉丁语老师这样做的深意。因为当时还是大学生的我,过着与财富和地位无缘的人生,当然不知道什么是失去的感觉。
但是,在后来母亲故去的时候,尽管她的离世令我非常痛苦,然而当时的我却觉得这个看似令我失去了幸福的经历,也未必就真的令我变得不幸了。后来,我一直无官无职,恐怕这辈子都与世间所谓的成功无缘,但我也从来不觉得这是一种不幸。与成功无缘,并不会令我幸福或不幸。既然如此,那么财富和地位的丧失也与不幸无关了。
确实,在临终之日到来以前,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话虽如此,如果我们现在感到幸福,那么,难道今后就得一直生活在害怕失去这份幸福的恐惧中吗?母亲病倒前我与她一起度过的幸福时光,并不会因为她病倒了就烟消云散。只要此刻是幸福的,就没有必要去考虑今后会发生什么。这是我在母亲的病床前想通的道理。
“人只要活着,就不会幸福。”梭伦的这句话,意思是说一个人即使现在正处在幸福的绝顶,也有可能失去这份幸福。像失去爱人这样残酷的人生现实,我们是无法避免的。即便如此,这样的痛苦也未必一定会使人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