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活得更聪明
在本书提到的所有策略中,唯有本节介绍的这一策略不仅能挽回你的理智和自尊,还能挽救你的生命。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心理策略的作用机制,以及应用它们的具体方式,我们将在下文中把人身攻击分成两大类:性暴力和身体攻击。
要点提示
如果袭击你的人只想要东西——现金、钱包、手提包、珠宝或者别的东西,换句话说,只要他要的不是你,那就把他想要的给他。这些东西没了都可以再买新的……但你自己就不行了。如果对方只想抢东西,那么你很“幸运”。
遭遇性暴力:请依次使用下面这些策略
首先请记住,不存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奏效的万全之策。你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尽快找到最有效的对策。以下提供的一些办法已经被证实在大部分时候能够奏效,但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你还是打电话给相关部门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1)如果你和对方认识,比如你们以前谈过恋爱,或者以前见过面,那么试着让对方觉得他现在的行为让你感觉有趣和亢奋。如果对方蓄意强奸你,那么你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在受到伤害之前赶紧逃走。而如果你能让袭击你的人认为你根本就不想逃跑,你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因此,如果你主动一点儿或表现得似乎有点儿喜欢他,那么由于对方当时正处于欲火焚身的状态,他很可能不会怀疑你的真实意图。然后,当你找到机会或在对方放松警惕时,将他弄伤,然后逃离现场。记住,如果他认为你愿意投怀送抱,那么他的攻击性就不会那么强,在行为表现上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给了你控制局面的机会。
人们往往会犯这样一个错误:在一开始时拼命反抗——无论是口头反抗、身体反抗或两者兼有。请克制你的自我防御本能。如果你不像是要自卫,那么对方也不会表现得攻击性很强,他的动作会放慢,他会放松警惕,这样你才能找到脱身的机会。
记住,你的第一选择应该是设法逃跑。但如果你发现自己一时半会没办法逃跑,那么就试着让对方以为他的行为正合你的心意。一些和受害者本来就认识的强奸犯往往真的会认为对方其实也希望自己这样做,因此当你进行这样的尝试时,你根本不需要花费太大的力气就能让他相信你的“诚意”。只要他认为你并不想逃跑,他就会放松警惕。而当他放松戒备时,你就可以行动了。
除了主动做一些身体接触的小动作,你还可以做点儿别的——没错,展露微笑。在本书中,我们已多次谈到了微笑的力量。微笑是一种通用语言,它表明你很舒适自在,全然接受当下的处境。所以,不妨试着向对方展露一个大大的、令人无法抗拒的微笑吧。
你还可以为你主动示好的行为寻找一个“符合逻辑的动机”,具体是什么动机则需要根据你与此人的熟识程度来编造。如果你给出的动机很有说服力,那么你还可以试着说服对方,你是个追求完美的人,你现在想换一个地方和他谈情说爱。
如果你不认识袭击者,你仍然可以试着让他“相信”你对他很感兴趣。如果你能和他说上几句话,那么你可以告诉对方这正是你梦寐以求的“情景”,而你希望这一切能够完成得更完美一些。告诉他他应该做些什么来完成这个目标,比如躺下来,脱掉你的衣服,等等。如果他照你说的做了,你就取得了一些控制权。然后,想尽一切办法让他无法得逞或者找到逃跑的机会。注意:如果对方继续袭击你,那么这一策略的使用也许会成为日后对你不利的证据。被告可能会以“你对他表示了明确的兴趣”为由,暗示你希望和他发生关系。
(2)试着让歹徒平静下来,劝他不要侵犯你。直接对歹徒说“住手”,一些女性就是仅仅通过说了这样一句话成功脱身的。要让这一策略生效,当事人说话时就必须更自信、坚决一些。你应该直接、清楚地说:“不!立刻住手!”
(3)如果你是在家中遭到袭击的,那么告诉对方很快就会有人回来。如果你是在公共场所遭到袭击的,那就试着大喊、尖叫,尽可能地制造骚乱,动静越大越好。
(4)你可以借助故意呕吐、排尿、打嗝或者诸如此类的“煞风景”的行为,让对方感到恶心继而放弃对你的侵犯。或者,你可以通过宣称自己有病,比如患有艾滋病,或者假装自己精神错乱、神志不清等,让对方失去兴趣。
(5)进行正当防卫。如果你决定和对方打斗,那就千万不要有什么顾虑,不要担心会把对方打成重伤。狠狠揍他的要害部位。眼睛、腹股沟、喉咙和鼻子,都是人体最易受伤的部位。如果你觉得自我防御会让你自己受到伤害,那就更不需要让自己有内疚感,毕竟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此外,那些没有进行自卫反击的受害者也不应该感到内疚或羞愧,因为有时候不还手可能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要点提示
如果歹徒想把你带到别的地方去,那么无论如何都不要让他达成目的。研究表明,一旦对方把你带上了车,或把你带去了别处,那么你受害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拳打脚踢、大声尖叫,采取一切可能的行动避免被带离原地。最佳的防御就是机智的攻击。如果你避免了让自己陷入最坏的境地,那你就不必担心该如何摆脱最坏的境地了。机灵一点儿,谨慎为上。你永远不知道对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遭遇身体攻击的应对策略(男女通用)
如果你学会了应用以下策略,你就能让自己避免遭到人身伤害。你唯一的目标就是毫发无伤地离开事发地点。所以,如果一定要二选一,那么“丢脸”当然比被“打肿脸”好太多了。
(1)假如有谁对你干了让你不爽的事情,你应该如何应对?重点在于,你永远不知道做了这件事的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当今这个人人情绪外露、意气用事的年代,你必须多加小心。如果有人踩了你一脚、超了你的车、撞了你一下……不如就算了吧!他是故意这样做,借机挑衅,还是事出偶然?他是不喜欢你,想要在你面前显摆自己比你更高大、更强壮吗?他是在试图向你、向他自己或者向别人证明什么吗?就算你想半天,你也未必能想明白。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谁在乎这些呢?所以你完全可以一走了之。
(2)如果对方是你认识的人,而且他开始辱骂你了,那么你应该先整理一下思绪,想想对方这样做的动机。对方这样对待你,是因为这样能让他觉得自己很强大。试着平息他的怒气,不妨承认他的“权威和力量”。你只需简单地说:“你是对的,我很抱歉”,然后你就可以抽身离开现场了。
(3)如果以上的策略见效不够快,你还可以用这个办法:表现得你很生自己的气,比对方更讨厌你自己。他冲你大吼大叫,是因为他希望你能体会他的感受:愤怒、伤心、沮丧、卑微。所以,如果你能让他相信你此刻心里比他更难受,那么他再继续大吼大叫也就没有任何作用了。如果你已经在痛骂自己了,那么他显然就没有理由再对你大打出手了,因为他的“自我”已经得到了抚慰。
(4)有句老话说得好:“不要和比你更疯狂的人争论。”当你陷入不得不与他人对峙的时刻,不妨尽你所能地让对方认为你就是个疯子。尖叫、大喊、和想象中的人对话,随便什么都行。这一方法有效的原因在于:他想和你较量是因为他相信自己能赢。无论我们多么生气,当我们知道我们绝对打不过对方的时候,我们还会向对方挑战吗?如果你的所作所为完全在对方的预料之外,那么对方就会认为你这个人无法预测,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而这就让你成为一个真正的威胁了。如此一来,局面就不在他的掌控之中,他也就不会觉得自己有把握战胜你了。
(5)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奏效,那就动手吧,先下手为强,狠狠地击倒对方。不要首先挑起战争,但如果你别无选择,那就只能动手、把他打败。袭击对方的要害部位——眼睛、腹股沟、喉咙和鼻子,这些都是人体特别脆弱的部位。
策略回顾
性暴力
◆首先克制自己想要自我防御的本能,无论是言语上的,还是行动上的。
◆试着让袭击者平静下来,劝说他不要侵犯你。
◆如果你在家中遭到袭击,那么告诉对方你的家人很快要回来了。如果你在公共场所遭到袭击,那么大喊、尖叫,尽可能地制造混乱,动静越大越好。
◆你也许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让对方丧失侵犯你的欲望:故意呕吐、排尿、打嗝,达到让对方感到恶心的目的;宣称自己生病了,比如有艾滋病,或者假装神志不清、精神错乱,让对方对你失去兴趣。
◆采取正当防卫,袭击他的要害部位。眼睛、腹股沟、喉咙和鼻子,都是人体特别脆弱的部位。
身体攻击:
◆为了平息对方的怒气,不妨承认他的“权威和力量”,为此你只需简单地说:“你是对的,我很抱歉。”
◆假装你对自己更生气,比对方更讨厌自己,从而消除他意欲施暴的潜意识动机。
◆我们往往会远离那些比我们更疯狂的人。因此,不妨试着做出一些不可预测的行为。
◆如果以上这些策略都没能奏效,那就只能动手了。先下手为强,猛揍对方,袭击他的要害部位。重申一遍:眼睛、腹股沟、喉咙和鼻子,都是人体特别脆弱的部位。
后记
本书提供的心理策略,是用来纠正问题,而不是用来纠正人的。比如,如果你发现自己遭到了他人的虐待,那么本书会帮助你掌控这种有害的局面,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背后更大的问题是:你为何会让自己处于这样的境地。对此,本书并未涉及。如果你发现他人在利用你,那么本书将帮助你看穿他们。但是,如何才能交到更好的朋友呢?在这点上,本书帮不上你。此外,如果你做事前没有考虑清楚、做错了事需要别人的原谅,本书也能帮助你,让你得到别人的宽恕。但是,如果你一再地做错事、不得不反复地向别人道歉,那么你就应该深入思考一下,你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以至于总是伤害到了别人。在这一点上,本书也帮不上你。
如果你的伴侣很爱吃醋,那么只需运用本书中提到的心理策略——一个就够了,你就能在短短半分钟内浇灭对方的妒火。但是,你更需要做的也许是重新审视一下你们二人的关系,或者找出你的伴侣爱吃醋的根源,在这一点,本书帮不上忙。
本书有别于其他的心理自助类书籍,因为本书能轻松让你的人生变得更顺利、更省心,你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努力,只需运用书中提到的心理策略,你遇到的问题就能一一解决。但如果你一再地遇到麻烦,那么我认为,你更应该审视一下自己做出的人生选择。
在制定这些策略时,我尽可能地将“更大的善”作为基准,为这些策略注入一种道德感。比如,为了避免让别人尴尬或伤心而说谎,这样的说谎很可能对所有人都有好处。以及,如果使用欺骗的手段能让你免受伤害或被人利用,那么这样的欺骗就是可以被接受的。世事未必总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因此,我想感谢我的朋友——犹太教拉比亨利·哈里斯,感谢他帮我厘清了关于道德的一些要义。但我要说明的是,如果本书中提到的某些策略看上去似乎偏离了“道德的高地”,那都是我为了有效说明观点而导致的背离,它们并不能反映亨利·哈里斯的思想。
你会发现,本书会让你更喜爱自己、更热爱生活。这是因为,我们的内心之所以充满不安和挫折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无法有效地处理好人际关系,难以招架生活中的各种困境和冲突。当你开始应用本书中提到的那些策略,你会发现,一扇扇崭新的大门仿佛在你面前打开了,你变得更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能做什么样的事了。而这一全新的自我形象能助你一臂之力,让你能根据自己的选择去打造属于自己的未来。你不会再随波逐流,沦为命运和环境的牺牲品了,相反,你将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并充分利用生命赋予你的最美好的礼物——自由的意志。
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赋予你一种力量,让你能够“掌握自己的人生”。拥有这样一种控制力,能给你带来难以置信的巨大机遇。
除了帮助自己,你还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帮助别人。如果你自己都诸事不顺,那你就很难伸出手去帮助别人。而如果一切都尽在你的掌控之中,你就能取得更多的成就,对自己以及自己的人生有更强的认同感。更进一步,如果你能推己及人,让别人也拥有这种掌控人生的力量,你就能在更高的层次实现个人的飞跃。
尽情享受你的新生活吧!
致谢
我很高兴有机会向圣马丁出版社的那些杰出专业人士表示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执行主编詹妮弗·恩德林。每个作家都应得到与如此敬业、才华横溢的人共事的机会。我衷心感谢圣马丁出版社的宣传、营销、广告和销售部门,感谢这些不知疲倦的工作人员的努力和奉献,他们是:艾莉森·拉扎勒斯、约翰·坎宁安、史蒂夫·卡斯汀、约翰·墨菲、杰米·布里克豪斯、麦克·斯托伦斯、珍妮特·瓦格纳、马克·科胡特、达林·基斯勒、林恩·科瓦奇、杰夫·卡普休、肯·霍兰德;此外,我非常感谢百老汇销售部的全体人员,感谢他们为本书付出的持续不断的努力。
我特别感谢圣马丁出版社的出版人莎莉·理查森,感谢她对我的作品和这个项目始终热情不减。我还要感谢文字编辑埃斯特尔·劳伦斯的出色工作。
我衷心感谢我的朋友亨利·哈里斯,感谢他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的智慧贯穿全书。我还要感谢我的朋友、经纪人——迈克尔·拉森和伊丽莎白·波玛达对这个项目的杰出贡献。
最后,这本书引用了许多著名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为了人类心理学研究,他们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正因为有了他们,这本书才能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