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让别人说出真实想法

你是否曾经盼望你能走进别人的内心世界,看看对方对你这个人、你提出的点子、你的项目或你的约会对象都有一些什么样的看法?现在,本节即将介绍的这一终极“读心术”能让你梦想成真,它实际上整合了好几条心理学原理。无论在何种情境下,当你认为别人没有对你说实话时,这一能让你稳操胜券的心理学策略都能让你洞悉对方的真实感受。

想要了解别人的真实想法有时候并不容易。因为你不能平白无故地谴责对方是骗子,认定对方所说的话并不是他的真实想法。要让这一策略奏效,你只需想办法让对方承认自己喜欢某个点子、某个人……就行了。(如果他真的不喜欢,那你也就不用担心他是否说了真话,因为你已经听到真话了。)

一旦她承认了自己喜欢什么,就别再和她争论了,也别再继续缠着她追问。大多数人往往会在这一点上搞砸。他们会继续追问:“你确定你喜欢它?真的吗?”而对方并不会因此开始反思,说出“嗯,但现在我认为……”这样的话。她才不会改变说辞,她只会更加坚持自己之前的说法,而你也许永远无法知道她的真实想法了。

在运用这一策略时你会发现,在你给出回应时的措辞中,你已经在暗示对方你同意她的看法,但某个点子还有提升的空间。这样一来,对方就能自在地提出批评意见了,因为她会认为你希望她这样做。这一读心术用到的两大心理策略分别是:一致性(人类需要让他们的想法保持连贯一致)和期望(人们常常会去做别人期待他们做的事)。在本书的其他章节中,我们会进一步探讨这两个概念。

你不太确定你的同事是否喜欢你关于这次新营销活动的设想,虽然她说过她喜欢这个构想。

问:你喜欢我的新营销活动的构想吗?

答:当然了,这个构想很有创意。

问:那么,怎样才能让你爱上这个构想呢?

你想知道你的儿子是否期盼参加今年的夏令营。

问:下个月要参加夏令营了,你为此感到兴奋吗?

答:当然,一定会很有意思的。

问:你觉得什么样的夏令营会让你真正感到兴奋?

问:你喜欢我船上的新甲板吗?

答:当然,它看上去挺不错的。

问:你觉得我怎么才能让它看起来更棒呢?

正如你所见,用这种方式进行回应,所有人都会诚实地回答你的问题,并且不会觉得不自在。因为你向他们提出的问题说明,你显然知道一切并不完美。只要别总想着逼问别人“喜不喜欢”,他们就会顺着自己已经说出的话,进一步自然而然地阐明自己的观点,而他们真正的想法也就呼之欲出了。

要点提示

假如你想知道对方的想法,但她不愿意说别人的坏话,也不愿意指摘别人的工作,那么请注意,不要这样询问对方:“你不喜欢哪一点?”或“她是怎样搞砸的?”你可以这样问:“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或“如果让你来做,会有什么不同?”用这种方式提问,其所凸显的就不再是做错事的人,而是对方打算如何做得更好。正如你看到的那样,这两种提问方式在理论上能够换取的信息是相同的,但如果采用后面一种提问方式,对方更容易畅所欲言。

策略回顾

◆先想办法让对方承认他喜欢某个点子、某个人或某件物品。然后只需要问她,如何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改进一下即可。

第3章掌控一切局面,让任何人愿意

做任何事

你能否拥有成功的人生,关键就在于你能否影响别人的态度、信念和想法。这不是通过操控别人而取得成功,而是通过运用一些特定的心理学策略掌握优势,两者存在很大的区别。本书预设的前提是:大多数人都是善良、正派、诚实的好人。(当然,有的人并没有那么好,不过不用担心,本书将保护你免受这些人的操控和利用。)但正如你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的那样,我们的各种恐惧、担心、烦恼、难题一直在阻止着我们为自己和他人做那些对的事。大多数人都想帮助别人,因为这会让他们感觉很棒。所以,与其将你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如自然而然地激发别人内心中那些美好、真诚的愿望和意图,让他们帮助你、与你合作。本章即将向你展示的就是这背后神秘的心理学机制。

你能够轻松地借助你的言语和行动引导别人的行为和想法。只需稍稍改变你对别人说的话、做的事,你就能改变他们对你的态度和行为反应。是的,就是那么简单。人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而是会对他们所处的世界做出回应,产生与之相应的想法,并采取与之相应的行动。通过改变他们所处的世界,你就能改变他们对其做出的回应。

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形选择最适用的策略。如果你只是希望别人帮你一个忙,请直接看第17节“让别人出手帮你”。但如果你试图先改变某人对某事的看法,那么你应该参阅第16节“让一个固执的人改变主意”。我们设计的这些策略,既能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其他章节中的不同策略,作为整体策略的一个部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