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问题发现对方是否在撒谎
你是否曾经想为谁连上测谎仪,测一测他究竟有没有对你说真话?现在你可以做到了。在掌握了本节介绍的心理学策略后,你能立刻发现某个人是不是在编故事,或者他的托词是不是只是一堆谎言。我们即将用到的策略叫作“谜题”。只需抛出一个“事实证据”,看看你的“怀疑对象”有何反应,这一策略就能起作用。你会发现,只需要问对方一个问题,你就能分辨出对方是否在撒谎。在任何情境下,只要你想检验一下对方为某事给出的托词,你都可以运用这一策略。
比如,一个女人怀疑她的老公并没有像他声称的那样去和朋友们一起看电影,而是和他的秘书深夜约会去了。我们知道,如果直接问他是否真的和朋友看了电影,他一定会马上回答“是”。这是因为,如果他真去看电影了,他当然会回答“是”;而如果他没去看电影,他也会回答“是”,只不过他说的是谎言。但这样一来,这位女性就没办法知道自己是否可以相信他了。而如果运用我们刚刚介绍的心理策略,她就能先编造一个“事实”,抛给对方,然后观察她的丈夫有何反应。
比如,她可以这么说:“哦,我听说那儿堵车了,因为电影院附近出车祸了。”现在,她只需要坐下来,听听他如何回答就行了。
此时,她的丈夫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难解的“谜题”:如果他没有去看电影,他就不知道是否该承认那里发生了车祸,因为事实上可能并没有发生什么车祸。此外,如果他回答并没有堵车,但实际上的确发生了堵车的状况,那么他的妻子就会知道他并没有去看电影。但无论他如何回答,他一定会给出和所有说谎者在面临“谜题”时一样的表现:迟疑不决——思考究竟该如何回答才好。
要知道,如果他真的去了电影院,他会马上回答道:“没有堵车啊,你在说什么呢?”但说了谎的家伙并不知道是否发生了堵车,因为他不在现场,所以他会犹豫不决,而正是这种态度暴露了他自己。除此之外,他也有可能附和你说的话,从而给出错误的回答,因为他并不知道所谓的交通事故其实纯粹是你编造出来的事件。
要点提示
细节说明了一切。一个人在描述时说得越详细,你就越能相信他的话。编造出来的谎言往往有很大的漏洞,并且往往是模糊而抽象的。因此,不妨看看他的故事有多具体。
策略回顾
◆在使用“谜题”策略时,你只需抛出一个“事实证据”,看对方如何应对就行了。你只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如果对方说的是真的,那他一定会对你所抛出的“事实”给出明确的判断。第二,确保你的“事实依据”只是貌似合理而并非事实。在抛出这个证据之后,你只需静坐等待,观察他是否能快速给出正确的回答即可。如果对方迟疑不决、转换话题且(或)给出错误的回答,那么你听到的应该就不是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