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让所有人都把你视若珍宝

在人生的各个领域中推销自我的首要法则

如果你自己不去判定自己的价值,那么别人就会替你判定,这是人生中最伟大的真理之一。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吃亏、获得最大的优势、得到最大的利益?具体方法如下:将你的目标设定为月亮,然后满足于得到群星。在前一节中,我们说的是如何在恋爱关系中给自己增加筹码。然而事实上,无论在哪种人际关系中,你都能运用这条法则的无穷力量,给自己带来终极的优势。

我们人生中的一切似乎都带有主观色彩。换句话说,并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真理,在大多数新情况下,人们的观点往往会转变成事实,形成新的信念结构。而所有其他的信息在此后都会经过这一新形成的信念结构的过滤。如果你想赋予自己或别的任何事物某种价值,你首先要塑造一个合适的形象。在谈判的最开始,不妨先定一个很高的价格,即便这个价格可能高得并不合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你首先得为这场谈判定下一个基调。(注意也不要把价码开得太荒唐,因为你肯定希望别人能认真对待你的报价。)无论何时,当你面对的是价值未知的人或物时,谁先给出自己的判定,谁就确立了其大致价值。说得再明确一点,当我们谈论某一个人的价值时,我们指的是这个人在别人眼中的价值,而不是这一个体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因此,“价值”是一个未知量,对这一未知量的感知会随着我

们对下面即将介绍的两个特殊的心理学法则的应用而发生改变。

当你要判定价值的是某种无形资产,你完全可以按照你的想法来判定。只要它没有一个客观的确定价值,那么无论你怎么判定都不会显得离谱。比如说,你是一个业余摄影师,摄影只是你的一个爱好。如果有人想聘用你负责一个项目的拍摄工作,你打算收取多少费用?有些摄影师的报价高达10000美元一天,你认为自己达到他们的水平了吗?很可能没有。但如果你只收100美元一天,别人显然不会把你看成最优秀的那类摄影师。那么,如果你开价收费一天3000美元,你会遭到嘲笑吗?不太可能。即便你认为他们付不起那么多钱,你也完全可以从一个很高的起点价位(这个价位是你定的)开始,和他们讨价还价。你可以在最后把收费价位定在一个比起始价位低很多的价位上,比如500美元一天,这样对方也会很高兴。因为他们会认为他们请来的并不是仅500美元一天的摄影师,而是会认为他们以区区500美元一天的低价,请到了一位日薪高达3000美元的摄影师!

现在,让我们看看这条法则会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你现在正在逛街购物。你看到了一件夹克,你觉得它的价位应该在69元左右。然后你会想,“这件夹克还不错”。但随后你发现,它的价格是690美元。突然,你对这件夹克的看法就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此前你只不过觉得这件夹克质量还行,而现在你突然发现这件衣服的做工十分精致,你开始注意到它的每个小细节,你一下子就能“看出”为何这件夹克这么贵了。你很可能不会立刻花690美元买下这件夹克,但如果下周这件夹克大减价,只要129美元,那你一定会抢着把它买下来。为什么?因为你已经认可了它之前的价格。

除了价格,还有另外一个因素也会影响事物价值的确立,即该事物是否容易获得。很简单,物以稀为贵,越稀有罕见的东西,人们给它定的价位就越高。黄金、石油和钻石比水和空气值钱多了,因为前者远不如后者那样充足。即便空气和水是我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我们仍然认为黄金和宝石的价值更高。(当然,如果哪一天水成了稀缺资源,或者你两天没能喝上水,那你就会觉得它比黄金珠宝更有价值了。)

那么在两性关系中,你应该如何确立自己的“价值”呢?你可以通过别让自己太唾手可得来适当抬高自己的价值。以性为例,如果你在一开始就随随便便,那么无论是性本身,还是你这个人,都会被对方视为没什么价值的东西。对男性和女性而言,这个道理同样适用。而在工作场合,一个可能的判定指标是你的时间。如果你整天坐在饮水机旁发呆,你觉得你的老板和同事会怎样看你?他们是会觉得你价值无穷呢,还是会觉得你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毫无价值呢?

策略回顾

◆价格与可得性,是决定任何事物或任何人的价值的最重要的心理学因素。对这两大因素的操控能戏剧化地提高或降低某人或某事物在我们心目中的价格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