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了关于时间观疗法取得成效的事例(案例)证据,我们还需要收集事实数据。为此,Z团队于2009年组织起来,进行了首次纵向试点研究。1
令人鼓舞的成果
2009年6月,总部位于旧金山的Z团队的两位成员——莎拉·布伦斯基尔(SarahBrunskill)和安东尼·费瑞拉(AnthonyFerrera)到达毛伊岛,进行为期两周的关于时间观疗法的调查。调查小组从索德团队32名退伍老兵来访者那里收集数据。治疗初期,我们已经通过进行一系列心理测验建立了老兵的基本资料:伯恩斯抑郁检测表,伯恩斯焦虑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军人版以及后来的津巴多时间观量表。
在心理学研究中,人群中30%的改善才被认为具有典型的显著意义。一般来说,光环效应2或安慰剂效应3会导致大约20%的改善——也就是说,20%的患者的病情会好转,不论他们是否接受了“真正”的治疗或者只是相信自己已经得到了治疗。我们的研究可以证明——并且具备很高程度的科学可信度——退伍老兵取得的改善远比安慰剂效应或光环效应带来得多。这个结果非常鼓舞人心。(试点研究在附录B中有详细描述)
事实数据
图3-7总结了调查时间观疗法的Z团队正在进行的纵向研究项目。来访者分别就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三个组成部分(创伤、抑郁和焦虑)接受了心理测验。
2009年1~6月,抑郁程度增加了89%,焦虑程度增加了70%,而创伤程度增加了52%。这种转变的发生建立在较高程度的统计可信性上。抑郁和焦虑的转变只能解释为小于千分之一的概率。创伤的转变只能解释为小于百分之一的概率。这清晰地表明,相对于治疗前的测试,时间观疗法帮助这些退伍老兵在临床评估中取得了更大的进步。此外,这证明与莎拉和安东尼对老兵行为的直接临床观察相一致,同时与索德团队对老兵的质量评估及来访者的自我报告也一致。
2010年6月,32位老兵都再次接受了测试。老兵们的进步还保持着,而且从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也取得了一些进步。这是一项重要的发现:研究第一阶段表明了,症状上的重要进步得以维持,而且接近2/3的来访者在这一年间取得了进步。
2011年6月,再次进行测试时,两名老兵从研究中除去,因为我们失去了与他们的联系。我们注意到,对于剩余的30名老兵来说,他们症状上的重要进步持续了两年多。我们发现在后续的访谈中,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创伤改善程度的下降是因为生活中某些影响我们的情境事件,比如健康问题和家人离世。尽管存在这些日常生活问题,老兵继续从创伤症状中获得解脱。
这表明,时间观疗法不是一个临时治疗方法,通过进一步的个体治疗、集体治疗,或两者的结合,改善可以再次获得,甚至得到转变。积极转变的取得是持久的,至少在我们研究期间的18个月都是如此。如今,我们认为这种改善会持续,而且会更加有力。
时间观疗法的治疗效果在我们的试点研究结果中有所体现,同时在来访者的后续治疗中也有所体现,表明它真的可以成为一个长期的治疗方法。时间观疗法的试点研究结果表明,在长达三年半的试点研究后,患者治疗后较之治疗前表现出显著改善。总地来说,研究表明有87%来访者的精神创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已经得到缓解;更令人惊奇的是,100%来访者的抑郁水平显著下降。这些积极的结果表明,时间观疗法是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有效并且持久的治疗方法。(想了解时间观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以及长时暴露疗法[prolongedexposuretherapy]有效性的对比,请参见附录A)
然而,最重要的事情可能是,在这段时期内,这些退伍老兵的自杀率是零,自杀冲动是零,离婚率是零,被逮捕率也是零。他们非常享受彼此交往的过程,并且形成了对自身的新定位,认为自己是光荣负伤的美国老兵,而不是“疯狂”的战争分子。同样让人满意的是,我们发现测试的30个月间,继续服役率达94%。这个数值异乎寻常得高,而且是证实项目可接受性和有效性的重要证据4.
临床试验
步骤
◤所有来访者接受摄入量评估,至少要包括以下量表中的三项:伯恩斯焦虑量表(BAI),伯恩斯抑郁症测试清单(BDC),创伤后心理诊断量表(PDS),创伤症状量表(TS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RS),或者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II)。
◤在实验期间,研究人员选择进行一系列一致的测验,以保证从此时起,所有来访者接受相同基准的临床评估测验。
◤为了确定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程度是否有变化,在开始进行时间观疗法并且增添津巴多时间观量表以理解来访者的时间观后半年,会再次进行相同的临床评估。
参与者
◤n=30位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退伍老兵(有预先数据和原始数据,查看对使用变量的解释,请参见附录B)。
◤混合种族、婚姻状况和战斗史。
◤年龄(m=64.77.SD=10.35)。
◤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
◤生活在毛伊岛,为索德团体的来访者。
主要结果
◤预先数据和原始数据在以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t=4.19.p=0.001);抑郁水平(t=7.08.p<0.0001);焦虑水平(t=5.29.p<0.0001)。
◤这很清楚地表明,相对于治疗前测试来说,时间观疗法的一些步骤会帮助来访者在临床评估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研究发现,过往的消极想法与原始数据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和焦虑程度具有明确的联系(r=0.47.p=0.006)。这表明,如果来访者目前对过往消极经历的想法越多,那么他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和焦虑水平就越高。
治疗影响——30位有预先数据和原始数据的老兵
◤24位来访者(89%)有轻微抑郁。
◤19位来访者(70%)有轻微焦虑。
◤14位来访者(52%)有轻微创伤后应激障碍。
结果
◤未来取向与原始数据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程度呈负相关(r=-0.36.p=0.013)。来访者对未来的认知或把握越大,那么他目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就程度越低。
◤当前的宿命主义论与预先数据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程度呈正相关(r=-0.56.p=0.013)。来访者越能理解当前的生活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而不是未知命运的一部分,那么他参与项目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程度就越低。
◤当前的宿命主义论与年龄呈负相关(r=-0.45.p=0.01)。来访者年龄越大,就越能理解当前的生活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正如我们在本章中看到的,时间观疗法能够在治疗和预防各种创伤的过程中引起变革。通过教给来访者如何在乐趣横生的现在应对消极的过往经历,并且开启全新乐观的未来,时间观疗法可以成为对未来心理学的一项重大贡献。在接下来的几章中,我们会进一步深入详细地观察时间观疗法是如何作用于不同的人群的。
小结
◤不管来访者接受治疗的初衷是什么,时间观疗法的主要目标是一样的——实现平衡的时间观。
◤时间观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如下内容:①理解时间观;②尊重创伤并且理解精神创伤和精神疾病的基本概念;③使用呼吸法和可视化方法进行自我安慰;④增强过往的美好回忆;⑤鼓励健康的享乐主义观念;⑥鼓励亲社会行为;⑦规划并践行积极的未来目标。
◤对来访者的初步心理测验包括创伤症状量表,抑郁测试(伯恩斯抑郁症测试清单),焦虑测试(伯恩斯焦虑量表)以及津巴多时间观量表。这些测试由治疗医师打分,并在下次面谈中与来访者进行讨论。尤其是津巴多时间观量表,为在时间观疗法背景下发挥作用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后续的心理测验结果告诉我们,当创伤后应激障碍症患者保持对过往的积极回忆多于消极回忆,完全遵从对未来的美好规划并且积极应对当前事物,享受当前的美好生活时,我们的工作就完成了。
◤时间观疗法的治疗后结果不仅在我们的试点研究结果中得到了证实,而且在来访者的后续治疗中也得以体现。这表明,时间观疗法确实是一种具备长期功效的治疗方法。时间观疗法试点研究结果证实,在长达三年半的试点研究中,治疗后较之治疗前存在显著的改善。总地来说,87%来访者的创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得到了缓解;更令人惊奇的是,100%来访者的抑郁水平有所下降。这些积极的成果证明时间观疗法确实是一项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持久有效的治疗方法。
现在轮到你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给自己找一个安静的地点,可以休息放松五分钟而不被打扰。闭上双眼。慢慢地,深深地,并且有节奏地吸气和呼气。让身体随着每次呼吸渐渐放松。
完成四次放松呼吸后,在自己脑海中勾勒出对美好未来的预想场景。不要过分地想象,要让它自然地在脑中呈现。那是个什么样的场景?你在干什么?谁与你在一起?你在哪儿?你想努力达成什么目标?
这里没有“正确”答案!也许你对未来的美好规划是社交方面的,或者是金融方面的,或者与你的健康有关。它可以像打理菜园、锻炼或者保持健康饮食一样简单,也可以像做生意、学习新技术或者让孩子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一样复杂。
现在,制订一个规划,让美好的未来成为现实。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确立容易实现的目标,每次前进一小步,仔细规划,向着美好的未来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