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通常也称为PTSD,是一种焦虑障碍。它始于创伤——恐怖的即时事件,就像卡拉经历的事故;持续的创伤,例如躯体和语言的虐待;或者是一个你参与的可怕事件,例如战争。你甚至有可能因为是一名护理者或援助者而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救病房的医生与护士或者是参与灾难救助的志愿服务者,类似的灾难就像海地的大地震或卡特里娜飓风灾难。
不管是什么事件引发了你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那种可怕的、令人恐惧的事件完全超出了你的应对能力,让你无法有效地应对日常生活,并且可能导致以下所有类型的症状。这些症状包括丧失信任,高度警觉(总是等待着灾难的降临)而且过度兴奋。好莱坞经常将创伤后应激障碍刻画成梦魇、闪回(flashbacks)[3]、迷失在过去的经验以至于在当下功能失调。就如索德夫妇的一个患者描述的,“如果没有各种回忆,我将失去任何记忆”。
所有这些甚或更多的表现都是真实的,但是这些症状仅仅是发生在受害者内部各种混乱的一小部分。在他们内心里,一遍一遍地重复着这些事件,重复体验着类似的情绪;他们将这些恐惧和情绪填充进每个时刻,用同样的暗色墨水的恐惧,绘制他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官方定义:《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TR)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标准
创伤后应激障碍——一度被称为“弹震症”(shellshock)或者战斗疲劳(battlefatigue),也一度被认为会随着时间逐渐消失的事物而遭到忽视或否认——现在被美国精神病学会(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认定为一种真实的心理失调。将患者看作暴露于创伤的直接受害者,目前也不再有此必要了:
一旦某个人面临的情境中包含的事物,对他或他人的自我躯体完整形成了威胁,并且他体验到了害怕、恐惧或无助的情绪,那么,这种体验就被视为暴露于符合PTSD标准的应激源。1
200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一般称之为DSM-IV-TR)中,修改了关于这个病症的标准。
标准A患者暴露于创伤事件,符合下列两项条件。
1.患者经历、目睹或面临一件或者一些事件,这些事件导致了死亡、重伤,或者有这样的危险;在这些事件中,患者本人或他人躯体的完整性遭到威胁。
2.患者的反应包括极度的害怕、无助或者恐惧。
注:如为儿童,则可能表现为紊乱的或者激动的行为。
标准B创伤事件会以以下一种或者多种形式持续地出现。
1.对创伤事件反复和强迫性的痛苦回忆,包括影像、思维或知觉。
注:如为幼儿,可以表现为反复进行表达创伤事件的主题和相关片段的游戏。
2.关于创伤事件的反复而痛苦的梦魇。
注:如为儿童,可能出现内容不可辨识的噩梦。
3.行动上或者感觉上好像创伤事件再次发生(包括:再次体验那种经历,错觉、幻觉和分离性闪回发作,无论是在清醒还是在朦胧状态。)
注:如为幼儿,可表现为特定创伤的重演。
4.暴露于模拟或象征创伤事件片段的内部或外部暗示时,产生强烈的心理痛苦。
5.暴露于模拟或象征创伤事件片段的内部或外部暗示时,产生生理反应。
标准C对创伤关联刺激的持续回避和对一般事物普遍的反应麻木(创伤事件以前无此表现),符合下列三项或三项以上。
1.努力回避有关创伤事件的想法、感觉或谈论。
2.努力回避能唤起对创伤事件回忆的活动、地点或人物。
3.不能回想起创伤事件的一个重要方面。
4.对重要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显著减少。
5.与别人分离或者疏远。
6.情感受到限制(如不能产生爱的感觉)。
7.感觉前途暗淡,来日无多(如不期望能够工作、结婚、生子或者活到平均的寿命)。
标准D持续存在易于唤醒的症状(创伤事件以前不存在),符合下面两项或两项以上。
1.入睡困难或睡后易醒。
2.易激惹或者容易出现愤怒。
3.注意力难以集中。
4.过分警觉。
5.夸大的惊跳反应。
标准E困扰的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上述标准B、C、D)。
标准F困扰导致临床显著的痛苦,或对患者的社会、工作及其他重要领域产生明显损害。2
停滞在时间中
“创伤后”这个术语说明了一切:创伤发生在过去,但是患者不能把它丢在后面并继续前进。他们反而会一遍一遍再现这个事件——在梦魇中体验、使得睡眠不再安稳,在闪回中穿越时间回到恐怖的过去那一刻,不断陷入消极思考中而且无法停止。这种让人无法睡眠的梦魇让他们停滞在时间中,总是尝试逃离创伤却总是欲逃无门。就像索德的一个来访者说的,“你离开了战争,但是战争从来没有离开你”。
那么,我们毫不惊讶,他们会极力躲避现实生活中让他们回忆起过去创伤的事物。他们不得不逃避相关的人物、事件、地点、声音、气味,甚至逃避那些仅仅有可能让他们不得不谈起创伤的事件;这让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变得与社会孤立起来。
他们时刻警惕着,因为创伤性事件已经在大脑中设置了潜意识的控制驱力——趋避反应所急需的肾上腺素——开关是永久的“打开”。“关闭”的按钮已经烧坏了,这让他们永久地运转着、清醒着。他们很难放松、睡眠、安静和复原。对有效反应非常必要的“暂停”按钮也出了故障。这自然而然会导致疲劳和衰竭。他们不能持续深入的思考,会觉得生活像一屋子纸牌一样折叠着环绕在他们周围。
他们正常的应对技能也开始短路,被非理性、退缩和异化所取代。荒谬的是,他们会一遍又一遍地倒退到那些经历过的创伤性经历。这些经历是如此清晰和真实,和它们最初发生时的情境一模一样——而不管是发生在上一周,还是发生在60年前。最后,患者开始沉迷于自己的肾上腺素和兴奋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状态开始变得非常自然,他们的焦虑、易怒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开始成为一种真实的存在,为他们自身和其他人所接受。
灾难的心理反应
由自然和人为的灾难引起的心理反应病分为几个发生阶段,包括体验休克(冲击),产生紧张的情绪体验,通过挣扎重新组织生活。3基本上,幸存者要经历五个阶段4.
1.心理麻痹。事件发生后的那一刻,受害者体验到心理麻痹(psychicnumbness),包括震惊和迷惑,并且会有一段时间不能全面理解所发生的事情。严重的、突然的和破坏性的灾难毁掉了我们关于世界良好运作的基本预期。对许多人而言,这些不可想象的东西成为一种被迫接受的新体验事件。
2.自动化活动。在自动化活动(automaticaction)阶段,受害者对自己的经验有了少许的意识,并且在后来还会对所发生事情的许多细节产生微弱的再现。
3.共同努力。在共同努力(communaleffort)阶段,患者和其支持网络竭尽各种资源开展合作。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对成就产生自豪感,但同时也会非常疲倦,并认识到他们宝贵的能量储备已经消耗殆尽。
4.失望放弃。接下来,幸存者可能会体验到失望(letdown)。在能量消耗殆尽之后,他们意识和体验到悲剧性的后果。公共利益和公众关注开始衰退,幸存者感觉被遗弃了。即使公共危机的过程仍然在持续,这种状况还是会发生。
5.恢复。当幸存者开始适应由灾难引发的各种改变时,恢复(recovery)阶段也就到来了。
这些阶段并不必然地发生在每个经历过创伤的人身上,但是它们的确总结了个体经验的系列过程的共同点。在这个意义上说,它们帮助了我们去理解幸存者们所体验到的那些东西,并且帮助我们去理解他们可能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此外,它们也反映了由创伤后应激障碍所导致的各种显著变化的类型。5
[3]闪回,是一种无意识的回忆,甚或是幻觉。——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