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除旧布新
跟随神计划的四个重要步骤
要盖好一栋建筑物,有时候得先把该拆除的拆除干净。
最近我爸爸和弟弟约珥(Joel),参加了约珥的好友史蒂芬·泰勒的13岁生日庆祝会。他父亲想让这个进入青少年时期的特别时刻,成为史蒂芬美好的回忆。各色精美礼物显然并不够,史蒂芬的爸爸还想借此传授智慧,因此,他邀请每个男孩的父亲陪同前来,并带来一样特别的礼物——他们工作上需要用到的工具。
那一天,每位父亲都把各自的工具送给史蒂芬,并同时赠与他每样工具所代表的“人生功课”。这“工具箱”装满了史蒂芬将要带进人生的各项原则。那些工具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那些与会的父亲一样。我父亲送了史蒂芬一支高级钢笔,并向他解释,一支笔可以帮助他记录思想;此外,在他签下某项契约时,笔也代表了他的诺言。
其中一位家长是个专业的建筑工匠,他送给史蒂芬一个小盒子。“这盒子里面装着我最常使用的工具。”他说道。史蒂芬打开盒子,看到了一支钉拔。
“钉拔虽然看起来很简单,却是我最重要的工具之一。”那位父亲接着提到,有一次他砌墙砌到一半时,才发现那面墙歪了。但他并没有立刻停止施工,或将之前的建筑结构稍微破坏,先把墙修正;相反,他决定继续施工,希望在往后的施工过程中,这个问题会自然得到解决。然而,那个问题却持续地恶化。最后,他只得承受极大损失,耗费先前的建材和时间,将几近完成的那堵墙全部拆掉,重新来过。
那位父亲慎重其事地说道:“史蒂芬,总有一天你会遇见这种情况,那就是你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那时,你有两种选择:你可以承认自己错了,然后赶快补救,或者你可以不智地继续错下去,期盼问题会自己消失,不过,问题多半只会越来越严重。我送你这件工具,是要提醒你一个原则:当你发现自己犯了错时,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把一切拆除,然后再重新来过。”
建立敬虔的生活方式
那个关于钉拔的提醒,对于我们这些用错误的约会态度和模式来发展交往关系的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对许多人而言,若要把事情做对,就得先拆除之前做错的事;这便表示,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人该终止一段错误的交往关系。
不论你的情况如何,若要在交往关系中,开始并维持一种敬虔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几个步骤都很重要。
1.革除旧习,重新开始
如果要建立一种敬虔的生活方式,我们就必须先为过去交往关系中罪恶的态度和行为认罪悔改。《圣经》用认罪悔改这个词来形容远离恶事、追求良善的状态。认罪悔改就是,由于人心改变而产生生活方向上的改变。
你曾否在交往关系中以自私行事?如果答案是“是”,那么你就该考虑承认自己的自私,并且加以矫正。你是否在持守贞洁的事上刻意放水、心不在焉?那么你或许需要求神饶恕你,并寻求转回善道。你是否正处于一段交往关系中,是你明知不对的(不论原因为何)?那么你就该求神给你勇气,去遵行他的旨意,这也可能包括停止这段关系。
◎分手是很难的
丹尼是个18岁的男孩,他知道自己跟桃瑞莎的交往所产生的问题只能用一个方式解决,那就是终止这段关系。他们已经约会超过7个月了,而在这段期间,已经快速地增加了两人在肉体上的接触。他们并不想这么做,但是不论他们如何三番两次限定两人的亲热程度,却总是越过界线。他们都还没有预备好要结婚,而在丹尼的内心深处,他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和桃瑞莎并不适合对方,跟桃瑞莎持续这段关系只会误导她。
而这些因素,是否让两人的分手更容易些?不,交往关系中,类似这种难缠的状况是最难处理的。但是你要记得,去持续一段明知错误的关系,只会让这段关系在真正结束时加添两人的痛苦。你要有勇气马上顺服神。今日的顺服,能让你免于明日诸多的伤痛及悔恨。
当你终止一段关系时,你需要记得两件要事。首先,你得彻底结束它,不要藕断丝连,或者暗示对方有一天可能会重聚。或许你应该同意对方,在分手后一段时间内不再联络。就丹尼的状况来说,在分手后,他总想打电话给桃瑞莎“纯聊天”,或只是约她出去“叙叙旧”。但这么做只会唤醒过去的感觉,重新让过去的伤口再次裂开罢了。虽然这么做不容易,但他知道他和桃瑞莎必须彻底结束这段关系。
◎调整交往关系的焦点
有一天,席娜突然发现,自己跟教会某个弟兄的关系变得认真起来。他们虽然并没有约会,可是似乎总是很有默契地碰在一起,而且还经常通电话。当席娜一发现这事时,她便决定跟对方好好谈谈,以表达她的忧心。她对他说:我真的想跟你做朋友,但我觉得我们已经将注意力过度放在彼此的身上了。虽然席娜是受尽煎熬、鼓足勇气才说出这番话的,但这番简短的谈话确实有所助益,让这段友谊可以继续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革除旧习,重新开始,不一定需要分手。有时候这只是表示,你要重新调整一段交往关系的焦点,让它不要走上错误的方向。
◎要谦卑
当强纳森跟卡拉分手时,他未曾指责卡拉说,在交往中她也该为某些问题负责任。“如果是那样,就不叫道歉了。”他说道。相反,强纳森请求卡拉原谅他,因为在两人交往时,他常试图在肉体关系上得寸进尺。“我告诉她,我没有做好一个基督徒该有的样子,而我之所以跟她分手,是因为我相信神要我这么做。”
不论你需要分手,或者是要为一段关系重新聚焦,你要谦卑地去跟你交往的对象谈一谈,强调你想取悦神的心愿。如果你曾经错待对方,你就承认自己的罪,并请求对方的饶恕。不要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或是为自己找借口,只要跟对方道歉就行了。
2.让父母做你的队友
当你要在交往关系上活出全新的态度时,你需要两件法宝:智慧和监督。理想状况下,这两者都应该是父母负责提供的;你需要父母的帮助。(我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交往时受益于父母双方,即便如此,我仍相信你可以从最信任的父亲、母亲或者监护人身上得着宝贵的洞见。)
为什么我会说,我们需要从父母身上汲取智慧和监督呢?因为我自己就曾因为不听信父母的劝告而得到教训。高中时,我刻意向父母隐瞒交往的对象。如果我喜欢谁,我都不会告诉父母。因为我怕一旦他们介入,就会把事情搞砸。这种想法真是大错特错啊!由于我向父母隐瞒恋爱生活,于是我将自己隔绝于神所赋予的智慧源头,而这样的智慧能让我免于犯那么多的错误。
过去几年,我学习向父母坦承我的恋爱对象。当我这么做时,我有了很惊人的发现:原来父母是站在我这边的!能告诉他们我的困难,真是令我感到解脱!我与父母的对话并不需要是尴尬不堪或充满对抗的。我只是到父母面前说:“最近我一直想着某人,你们觉得她这个人怎么样?”或者是:“我觉得这个人真的让我感到分心,你是否可以为我祷告呢?”
当我跟父母公开讨论我的想法和感觉时,他们可以提醒我过去曾立下的承诺(一个漂亮的女孩很容易就让我忘了这些承诺)。他们也可以为我祷告、给我忠告。但如果我不选择主动地让他们参与,寻求他们智慧的建言,那么他们便无法参与了。当我这么做时,我得到了一些很棒的建言,我认为你也可以这么做。因此,我要挑战你,让父母成为你的队友。
◎如果父母不在身边
正如我先前提过的,我知道有些人的父母无法如此参与。原因可能是父母离了婚、是非基督徒、完全没有兴趣参与,或者你住在离家很远的地方。
如果你身处上述的几个情况中,请你记得,神可以提供一切你需要的支持。他会透过圣灵以及教会中的基督徒来支持你。如果你需要找一个辅导,可以提供智慧建言及协助监督你的交往关系,求神向你显明该求助于谁。然后,当他引导一位辅导进入你的生命时,你要积极地邀请他投入。如果你尚未加入教会,赶快去找一间教会,请敬虔长辈成为你的属灵父母,帮助你正确地航行在浪漫的爱情海上。
不论你的情况如何,不要耽搁。你要成立一个支持团队,帮助你走在正轨上。
3.建立保护的界限
在你组成了“亲友团”后,你需要开始为与异性的关系建立自己的界限和指导方针。跟你父母或者辅导坐下来谈谈,问他们这类的问题:“怎么样的环境算是谈恋爱的环境?什么时候跟异性出去是合适的?什么时候出去约会会产生过早的亲密感?”想想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当某个人觉得被你吸引时,你该怎么做?如果情况倒过来又如何?你应该跟异性花多少时间讲电话?你们共处的时间应该是多少,即使是在团体中?
设立这类的界限能让你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信心地回应。例如,我曾立下承诺,要避免置身可能受试探的环境。对我而言,在空无他人的房子里单独与女孩相处,会让我受到试探。所以我为这件事设定了一个界限:当某个女孩单独在家时,我不会去她家。如果一个女孩打电话给我,邀请我去她家,同时她的父母不在家的话,我便根本不需要衡量情况或祷告就知道我不会接受这样的邀请。
规定本身并不会改变我们的心态,但是一旦我们采取了新的态度,保护自己的界限就能帮助我们走在正轨上。
4.检视在你耳边私语的是谁
最后,你要仔细观察影响你的是谁。你听谁的话,听些什么音乐,读些什么书报刊物,以及看什么电视节目。这些事物若不是鼓励你顺服神,就是会与你承诺透过交往关系来得着神最佳安排的这件事互相冲突。
我还记得我教会的一个姊妹说过,她看完浪漫的电影之后,会觉得很不满足,“它让我怀疑‘为什么我没有这样’?”她这么告诉我。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任何事物让你产生上述的不满足感?如果有的话,那么或许你该考虑剔除一些事物。或许你该停止阅读罗曼史小说,不再看肥皂剧,因为它们会在你内心激起不敬虔的渴望。或许你该关掉收音机,因为时下多数的音乐都赞扬着一种错误的爱情观。你可能需要停止收看你喜欢的一些电视节目,因为它们嘲笑你对贞洁的信念。不论是什么,只要是试图试探你,让你感到不满足或容易陷入妥协的事物,都不要再忍受下去。
你可能会发现,同样的原则也可以应用在你是否花太多时间跟那些沉溺于约会的朋友混在一起。我不是说你应该撇弃朋友,只因为他们鼓励你一直想着约会这件事。但我确实认为,你该去观察朋友是如何影响着你的想法。
你可以反问自己这些问题:这些人是否正对我产生负面的影响?我要如何才能正面地影响他们,而不让我的信念受到损害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你要跟某些人减少来往,或者是选择跟他们在不同的场景之下见面。你要为这些朋友祷告,要爱他们,同时要诚实地评估他们对你的影响,并且求神让你遇见支持你的标准和信仰的朋友。
把它活出来
陶恕牧师(A.W.Tozer)有一次讲了一篇特别令人知罪的道。其中一个听过那篇道的会友回忆道,如果牧师愿意的话,应该可以叫一大群充满悔意、满脸泪水的群众挤满圣坛。但是陶恕对那种感性的炫耀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并没有发出呼召,要会众到圣坛前来,相反,陶恕叫他们静静地离开教会。他用低沉的声音说道:“不要跑到前面来哭诉,赶快回家,把它活出来!”
陶恕当天的教导,对我们而言,是绝佳的劝导。虽然本章检视过的四个步骤,一开始看来有点困难,却是建立新的生活形态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不只可以帮助我们一开始就立定心志,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帮助我们坚持到底。
我们可以采取的第一步,就是将误入歧途的交往关系重新聚焦,或者是结束我们明知不对的交往关系。为了怀抱神为我们预备的美好事物,我们需要放弃过去的罪恶和错误。我们还需要组成一支亲友团,包括父母和其他敬虔的基督徒朋友。他们可以监督、鼓励我们;让我们谦卑,欢迎他们的指正与劝告。我们也该诚实地承认,我们需要设立保护的界线,让自己远离试探及妥协的可能。最后,要诚实地评估我们所观看的影片、所欣赏的音乐、所结交的朋友,以及这三者带给自己的影响。主动地遵守本章所提的四个步骤,将可以帮助我们将信念付诸实现。
是的,我们仍然会面对许多问题。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跟异性做朋友,而不让这段关系变成恋爱关系?当我们受到某人吸引,或者是迷恋上某人时,我们该做些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向周遭的人解释“不约会”的事?我们会在接下来的第三章中探讨这些问题,以及其他许多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