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个威胁更可怕?立即就死还是未来可能死
某种意义上,对生命的威胁因素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因为最终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死亡,绝对如此。人总是会死的,但不是马上就会死。威胁的不同在于距离死亡的时间长短。有些人会立即死亡,比如窒息、交通事故、遭遇猛兽袭击、高空坠落、注射有毒物质等。有些人的死亡是需要一些时间或者说是非常缓慢的,但最后还是致命的,比如饥饿、干旱、慢性病、环境污染,当然也包括吸烟。现实可以杀死你,而未来可以威胁你。饥饿造成的死亡和脑中风的效果是一样的,只是时间上稍微长些。有些威胁是介于二者之间的。
很显然,最重要的是要躲避现存的威胁。我们可以不考虑未来的威胁,首先要应对现实的威胁,否则我们不一定能熬到明天。人类最早进化的大脑组织具有遗传性,这是祖先为适应现实的威胁而作出的调整。如果大脑没有赋予人们解决当前威胁的能力,那我们的祖先早就消失了,他们后代的大脑自然也不会进化。
2.情绪如何拯救我们
情绪能让我们避免现实威胁而面向未来。亚里士多德认为:情绪是对当前威胁的反应,例如恐惧(人类最基本的情绪),他的定义是:
“人们常常受到自己想象的即将来临的毁灭性危险的困扰,并带来心理上的痛苦和恐惧,而人们对遥不可及的事情却不会产生恐惧。例如,所有人都知道自己会死,但因死亡离自己很远,于是就不去想它……而现存的危险就是威胁的临近。”
对现在恐惧会威胁我们,这些威胁也会让我们更加注重现实。摩顿·拜斯(MortonBeiser)是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医生。他通过对近千名南非难民的访谈发现:危险的事情使人们的时间观念集中在眼前和当下。当他们面临巨大的现实压力时,会更多地关注眼前;与实验对照组温哥华居民相比,非洲难民更关注食物和眼前的安全。对于达尔富尔和伊拉克受到食物、住房、战争和袭击威胁的人们而言,他们无法对未来抱有积极的幻想。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他们现在和未来的时间观念都被抽离了。
不论恐惧源于自然还是人为造成的,都会导致人们对当前时间观念的重视。休斯顿学者大卫·安吉曼(DavidEagleman)设计了一项精妙的当下时间观念的实验。他让被试读出一个小显示屏上闪现的数字。实验发现:当大家都很放松时,是读不出来的,因为闪现的速度太快;而令人惊奇的是:当人们在蹦极跳处于自由落体状态时,却能读出来。自由落体产生了强烈的情绪,让人们所有的精力都集中于当前。这种随之而来的脑部力量让人们可以在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认清那些放松状态下根本读不出来的数字。恐惧和兴奋会增强我们的现实感,使我们变得更自觉更灵敏,这有助于我们生存。士兵、战斗机飞行员、消防队员、警察以及因孩子而受威胁的母亲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3.思考如何拯救我们
如果我们得到了追求的东西,我们获得了什么?
一个梦想,一次呼吸,还是短暂的快乐?
谁会为了一分钟的快乐而去痛苦一个星期呢?
谁会为了得到一个玩具而放弃漫长的生命呢?
谁会为了一串甜美的葡萄而摧毁葡萄藤呢?
——莎士比亚《鲁克丽丝受辱记》(TheRapeofLucrele)
情绪与当下相关,而思考和未来相联。诺贝尔生物奖获得者雅克·莫诺(JacquesMonod)说过思考的最主要功能就是想象,即再现和模拟行为。思考让我们在大脑中排演事件、想象结果、形成预期,并作出相对准确的预测。预测的结果具有指导意义。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神经学家安东尼奥·达玛西欧(AntonioDamasio)认为,吃果实的猴子,必须预测哪里能找到可吃的果实,它们具有更大的神经皮层,也就具有更强的思考能力。而那些和猴子种属相近只吃叶子的哺乳类动物,神经皮层就比较小,因为到处都有叶子,它们没必要思考哪里有食物,用不着预测食物的位置。
和情绪一样,思考未来可以帮我们远离威胁并抵达目标。我们试图预测未来事件和环境,并控制它们和我们的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预期。就像天气预报一样,我们的预测常常是不准确的。预测未来对气象学家以及对我们都是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