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努力抗争想要延长个人和群体未来的过程造就了人类的历史。如今,我们仍然在做着这样的努力,想要摆脱威胁,更久的生存下去。人类的平均寿命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翻了3倍,大约由25岁增长为75岁。人类的基本生活质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00年前,有90%的农业人口,如今则不到4%。一个世纪前的美国,平均每个家庭有5个人,80%的家庭收入都花在了吃穿住上,并且10%的收入是来源于孩子。到了2002年,美国家庭平均人口降至2.5个人,仅有不到1%的收入来源于孩子,并且只有50%的收入用于吃穿住。现在人们更多的时间是花在娱乐、旅游、发展兴趣爱好上。所以,所谓“过去美好的时光”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用的。
现在我们沉溺于上网、看新闻、读月报、关心金融、受教育这些事情。人类创造了时钟时间,并且完全适应了它,很多人会觉得没带手表就像没穿衣服。说来也怪,时间渗透进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2007年手表销售量却下跌了。其实并不是时间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而是手机、掌上电脑、便携式电脑、音乐播放器等产品都可以显示时间,所以手表显得有些多余。我们的分分秒秒、月月年年,甚至我们的人生,都有了时间表。比如,在一个普通美国人的一天当中,其使用电视、收音机、电脑、电话、MP3、影碟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平均时间接近8小时(470分钟),其中人们有超过3小时(202分钟)是专注于这些电子产品上的,只有52分钟(一天中的7%时间)会用来看书或其他印刷品,其他的4小时左右是此类活动和其他非多媒体活动同时进行。除了印刷品,这些多媒体产品都出现在最近150年之内,所以这也很容易看出为什么现在我们不再有时间被狮子吞掉了。
“时间”完胜“钱”
我们对时间的关注是那么强烈,以至于“时间”这个词成为了英语中最常见的一个单词。实际上,在这一排名的前10中,有3个词都与时间有关。在雅虎上搜索“时间”一词,结果多达70多亿条。相比之下,“钱”的搜索结果不到30亿条。很多艺术作品中也融入了与时间有关的思想,以此来表现我们与时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引导观众端正对时间的态度。比如,童话故事《三只小猪》(TheThreeLittlePigs)就鼓励孩子们为未来做好准备、保护自己。狼会吃人这个故事没什么新鲜的,泰格已经告诉我们了。而这个故事真正想要告诉我们的是,那些潜伏在未来中的危机可以通过我们聪明的行动而避免。时间也是歌曲和文学作品的永恒话题。一些艺术家在哀悼逝去的时间,而有的人则在感叹时光并非如此匆匆。时间也影响了一批后现代艺术家,比如毕加索、布拉克和达利。例如,毕加索和布拉克的立体派风格描绘了人类与物质同时产生于所有思想,而达利的那幅《记忆的永恒》,描绘了时间的延展性和相对性。
关于时间的童话故事
《三只小猪》(1843)
《三只小猪》讲述了一个未雨绸缪的故事。第一只小猪建了一座稻草房子。大灰狼深吸一口气吹倒了房子,然后吃掉了第一只小猪;第二只小猪建了一座木房子,木房子要比第一只小猪的稻草房子花费更多的规划和工作,但是大灰狼还是设法吹倒了房子,吃掉了第二只小猪;不过,第三只小猪要远比他的兄弟们更有远见、更勤勉,他建了一座砖房子,大灰狼吹不倒这座房子。在更多的近来的版本中,前两只小猪没有被吃掉,而是搬去和第三只小猪一起住。在一个商业版本中,他们杀死了大灰狼,并卖掉了他的毛皮。
《丑小鸭》(1843)
《丑小鸭》是一则关于耐心和时间的“转变力量”的故事。丑小鸭和其他鸭子一同在农场被孵化出来,并且相信自己也是一只鸭子。丑小鸭从来没有适应过农场的生活,它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一无所是,最终离开了农场。丑小鸭在严冬中侥幸活了下来,然后邂逅了一群天鹅,它发现它们惊人的美丽。虽然农场的鸭子们很粗暴,但是这群天鹅对丑小鸭充满了热情、喜爱和尊重。开始它很奇怪为什么天鹅对它这么好,而当丑小鸭从水中看到自己的倒影时,它惊奇地发现时间将它转变成一只漂亮的天鹅。
《彼得·潘》(1902)
《彼得·潘》是关于让时间永恒的魔法和一个拒绝长大的男孩的故事。由于不会成长,彼得不必承担成年人所要面对的需求和责任。在小说中,彼得最爱的温迪从无忧岛回到了现实世界。20年一晃而过,彼得回到现实世界发现温迪已经长大而他自己仍然是一个男孩。得知温迪已经结婚并且有了孩子,彼得哭了,并且仍然拒绝长大。最终,彼得因为拒绝长大而没法过正常的生活。大多数戏剧版本更关注故事中那种让时光永恒的魔法,这种魔法不仅一直吸引着孩子也令成年人着迷。
《灰姑娘》(A.D860.中国;1697.法国;1950.美国)
《灰姑娘》的故事在全世界世代相传。1950年沃尔特-迪士尼的剧本突出了守时的必要性。辛德瑞拉在外逗留超过了午夜的宵禁,结果她的漂亮的礼服变成了破布,她的随从变成了老鼠,她的车厢变成了南瓜。《灰姑娘》告诉人们守时的美德可以使人由卑微平凡变得高贵。而另一个寓意是你必须始终遵循你的时间观念,否则将会因为沉溺于一时之乐而失去所有。
《瑞普·凡·温克》(1819)
《瑞普·凡·温克》告诉读者要明智地利用时间,因为它一去不复返。一天,在摆脱了唠叨的妻子之后,瑞普决定在一棵树下打个盹儿。他一觉睡了20年,当他醒来之后发现他的妻子已经去世,他的朋友们也都离开了。这个信息很清楚:不要让你的生命在睡梦中溜走,否则你会感到非常悔恨。明智地利用时间,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就解决它们,而不是忽略或者妄想困难会自行消除。
如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远见。我们需要这样,因为我们今天的行为将会对几千年后的子孙后代所继承的世界产生影响。核废料、核冬天、核战争,都可能令未来毁于一旦。全球变暖就是一个实例。除非所有国家立即减少碳排放,并且在节能和减少浪费方面作出根本性改变,否则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面临全球性的巨大灾难。
看得更远会迫使我们现在做得更多。手机响个不停,电子邮件堆满了我们的邮箱,电视节目、电影和书籍竞相吸引我们的眼球。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都感到时间危机,频繁地有一种时间的紧迫感,并总是感到很仓促。今天更多的人期待平衡自己对于时间的需要。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够更好地平衡自己的时间,那我们就有可能将我们从祖先继承的财富发挥到卡尔·摩根所预期的效果。从容不迫、与世隔绝的乡村生活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不管我们是否喜欢,我们都毫无例外地成为地球村的普通一员,而结果将取决于我们和许多其他国家的行动以及我们的危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