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曾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确,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和规律。不熟悉这个行业而贸然进入,就如同进入一个黑暗的房子,不知东西南北,容易失去方向,碰得头破血流。有选择就有风险,而我们必须要对自己所要进入的行业有所选择。在与风险的博弈中,除了那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外,我们应如何控制风险,把它最小化呢?当然是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最了解的行业。
每个行业、领域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有不同于其他行业、领域的技术、技巧和方法,相互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大千世界包罗万象,需要众多的行业组合支撑,就像日常生活用品异常繁杂一样,各种物品都要有人凭技艺去制造和生产。一个人是不可能行行皆通的,我们唯有从自己最了解的行业入手,才最容易创造出卓越的业绩,成为行业精英。
前几年,互联网市场热火朝天。一位房地产老板看得眼热,他以为只要找几个懂网络的大学生做技术,自己又有多年的房地产管理经验,经营一个小网络公司应该没问题。于是他用大量的资金购买设备,招聘人员,开了一家IT公司。后来技术部设计出了软件,但是推销不出去,软件的销售渠道和管理方式都与房地产管理方式大相径庭。对IT行业一窍不通的他投入了上千万元资金,可是卖出去的产品寥寥无几,只好关张了。
当今社会的竞争已到了相当激烈的程度,业内的行家里手存活尚且不易,何况一个外行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不知道;哪里是陷阱,哪里是坦途,你还不知道,那你只有处处被动,时时挨打的份儿。成大事者往往是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熟悉的领域,这样事业成功的概率才会是最大的。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创业之初之所以选择生产电器插座项目,是因为他在这一行当过学徒工,对这一行熟悉并且有特长;被誉为“领带大王”的企业家曾宪梓之所以经营领带项目,也不是无理由的,他曾在哥哥的领带厂里打过工,对领带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都很熟悉。可见,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和项目是成功的关键。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有过这样一次经历。1929年,他的老朋友、美国证券巨头伯纳德·巴鲁克陪他参观华尔街股票交易所,那里气氛紧张热烈,深深地感染了丘吉尔。丘吉尔忍不住玩起股票了。他的头一笔交易很快就被套住了,这叫他很丢面子。他又瞄准了另一只很有希望的英国股票,但股价也没给他面子,一路下跌,他又被套住了。如此折腾了一天,丘吉尔做了一笔又一笔交易,陷入了一个又一个泥潭。截止到下午收市时,丘吉尔已经资不抵债要破产了,这样的结果让他惊呆了。正在绝望之时,巴鲁克递给他一本账簿,上面记录着另一个丘吉尔的“辉煌战绩”。原来,巴鲁克早就料到像丘吉尔这样的大人物,即使头脑再聪明,在股市之中未必有用武之地,对丘吉尔来说股票行业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加之初涉股市,很可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因此,老朋友提前为丘吉尔准备好了一根救命稻草,并吩咐手下用丘吉尔的名字开了另一个账户。
对行业了解比较深刻的专业人士,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往往更容易理清思路,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更容易快速地解决问题。如果你对行业的了解程度较浅,那么不管是解决问题,还是作出决策,甚至是完成本职工作,都是有难度的。任何一个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非常注重这一方面的考查。对企业来说,只有对本行业有深刻了解的人才是他们需要的。不管在哪儿工作,做什么行业,对所在行业的深刻了解会使你的事业如鱼得水。要想成为行业精英,对行业进行深刻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正是这种差异性,要求人们必须干一行研究一行、精通一行,努力成为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