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这山望着那山高

当人类认为自己所处的是最好的而不思进取时,那么人类离灭亡也就不远了。例如曾经辉煌的罗马文明、玛雅文明等就是最好的实证,它们的衰败证明了只有不断攀登、不断超越才能生存这一真理。职场中同样如此,具有更高的追求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人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它通常用在不满足于自己的工作、生活环境,认为自己的待遇没有别人的好,生活没有别人的舒适等方面。当我们在进行精彩的人生规划时,就应该换一个角度来看这句话,它的意义应该有所不同。

我们身边总有一些这样的朋友,他们在刚从事一项新工作时就抱怨不断,整日只知怨天尤人,而不思进取;或者从一开始就没有为自己的职业作过长远的规划,在有了一份自己可以接受的工作之后就“适可而止”,开始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一天。

2010年的一个上午,无锡火车站挤满了等待勇士归来的人们,大家是在欢迎登顶珠峰的金马登山队凯旋。当四位勇士风尘仆仆地走下列车时,现场沸腾了。绚丽的礼花为勇士们洗尽尘埃,喧天的锣鼓为勇士们鼓劲呐喊,掌声、欢呼声汇成一片。金马登山队登顶珠峰的新闻发布会在国际饭店举行,大家祝贺金马登山队的四位勇士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大家都对金马登山队的四位成员不畏艰辛、勇攀高峰的精神表示敬佩。队员们回顾了登顶过程中的种种艰难历险,他们表示那样的感觉是一种幸福。当媒体记者问其中一名队员:“你为什么登山?”“因为山在那边,所以我们选择攀登。”

职场中的提升就是不断攀登的过程。正是因为我们看见了“高山”,所以才产生了攀登的欲望,每一个进步都是爬上高山的一小步,积累了许许多多的一小步就能跨出一大步。我们之所以如此辛苦地努力攀登,是因为我们不断看到更高的山,不断有更高的目标。

今天的黄安齐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了,35岁的他不但有自己的公司,还能手握国际品牌专营权。从一个仅有小学文化的毛头小子到日进斗金的大老板,黄安齐的职场之路就是一个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攀登过程。黄安齐小的时候家里非常穷,小学一毕业就开始帮父母干活。16岁时,他到一家钢制家具厂做学徒工。聪明伶俐的他很快就受到师傅们的喜爱,师傅们都称赞他的手艺,说他将来一定是做家具的好手。有了这样好的手艺,以后生活就不成问题了,可是黄安齐并没有就此停止自己的人生规划,他说:“一个人不能得过且过,过一种撑不死吃不饱的生活。”

后来,黄安齐背着家人辞去工厂的工作,独自到外面闯。他先是开了一家小电器商店,30平方米的小店被众多商品塞满了。创业初期非常艰难,新的商家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许多货压着卖不出去。好在他始终诚信待人,又迅速降低利润,终于熬过了关。之后,小店生意越来越红火。这时他又有新的目标了,别人都劝他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别出去折腾了,自己做老板多好。黄安齐则认为做生意应该往高看,今天的商界小本经营的模式已经赚不了多少钱了,再这样下去就走向死胡同了。于是他借了一些钱成立了一家正式的公司。

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公司慢慢发展壮大,经营电器由少数几个品牌发展成了从小影碟机到大家庭影院的绝大多数品牌,公司还发展到连锁经营模式,入住多家大商场。有了系统的经营方式和强大的销售网络,自然能引鹊来巢,很快公司取得了韩国三星电子在公司所在地经营的代理权。经过多年的打拼,公司一个月的销售额竟相当于其他几家公司半年的营业总和。身价近亿元的黄安齐现在仍常在市场上调查研究,寻找更好的机会,继续攀登。

对于黄安齐这样一个有高要求的人来说,“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意义就不再是人们的一般理解了。对他来说,当自己走向一个高峰时,他并不会满足现有的成绩,总是与“高山”相比,看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人们总说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太浮躁、不专一,不能脚踏实地,到头来肯定一事无成。这话并不完全对,“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某些人的确是过于浮躁,眼高手低;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是有自己的规划的,他非常清楚自己要爬这座山。所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你这山望着那山高时,你的心态如何?是否能清楚地给出一个放弃这座低矮之山、另攀高山的合理的理由?

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是一位登山爱好者,他享受的不是“一览众山小”的喜悦,而是体会攀登过程中给人带来更高目标的力量。可能是出于自己的爱好,他将“这山望着那山高,一山更比一山高”的精神贯彻到企业文化中。在望着别的高山时,他很清楚,人不应该取得些成绩就自足,其实一山更比一山高,不断向上的精神使企业的追求不断有新高度。但是万科的攀登不是盲目的,不是哪高登哪,而是量力而行。就像在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投资运营中,万科中意珠江三角洲已久,并加快步伐。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潜力很大,但万科在长江三角洲发展不一定就有优势,所以公司在城市以及城市中具体地块的选择上会严格根据万科的自身优势及自身实力来定,不会盲目跟风。

雨果有句名言:“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峻峰的人。”一个人如果不认识到“那山”之高,又怎能意识到“这山”之矮呢?“山”代表着个人的职业追求。“人往高处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都是人之常情,每一个追求进步与成功的人都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追求。爬上这座山后,觉得那一山更高;达到这个职业目标后,又树立更高的目标。我们在职场之路上不断行走,只有不断攀登,不断超越,才能看到一处又一处的美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