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倾听自己内心的需求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要遵循自己内心的需求,找准自己的方向,要相信自己。世间的道理没有任何规矩可言,没有成套的、既定的说法。也许某种既定的说法是对的,但未必适合你,一定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在喧嚣热闹的环境中受太多因素影响,我们很容易迷失自己。其实,一个人无论他身在何处,永远能够倾听到的首先是他内心的声音,首先应该听从的也是这种声音,这才是成功者最有力、最可依赖的根本。

人作为一种生命个体,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需求。工作与创造的愿望是在巨大社会压力之下形成并被无限放大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承认这并不是我们内心深处唯一的愿望。很多时候我们都自认为很了解自己,忙碌中无暇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殊不知最容易被欺骗的恰恰是自己。我们总善于为自己编织很多自欺欺人的借口,披上很多自我保护的外衣,结果一阵纷乱之后被打倒的竟是自己。此时我们需要发现自己内心所指向的真正方向。

被称为“英语专业户”“英语疯子”的陈春辉,在一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就为之着迷,他渴望记住每一个单词,弄清每一条语法,背下每一篇文章,英语成绩自然也遥遥领先于其他同学,英语也为他带来更多自信。他当时并没有感觉到英语就是自己心中真正想要的,甚至是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一次,他在书店乱逛,只见那些枯燥、单调的英语辅导书在眼前晃来晃去。他正要失望地离开书店时,随手翻开一本英语杂志,内容是英汉双译的,双色纸使文字看起来很有活力,里面的诗歌、散文、新闻、歌曲、电影像是一个个新朋友在向他热情地招手,这种情景再次点燃了他对英语的好奇和热情。他清楚地记得,当他回到家塞上耳机时,悠扬的背景音乐和富有感情的语音语调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英语。这时,他恍然大悟,自己对英语的喜爱不仅是为了考试成绩,而是自己内心最需要的。

遵从着自己内心的召唤,陈春辉在大学时代就开始参加各种英语演讲比赛,虽然历程艰辛,但他没有放弃,不断地尝试,最后在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和辩论赛中代表山东队取得银牌。在回忆那时的情景时他说:“当我站在领奖台上,戴上全国英语教育专家杨治中教授颁发的奖牌时,曾经艰苦训练的日日夜夜再次浮现在我眼前,一路走来,自己收获了很多,成熟了很多,但这一切都是我发自内心想这么做的,所以我的辛苦和努力都是快乐的,也是值得的。”

善于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是成功定位的一个前提。人不是机器,会产生多种愿望,发出多种声音,而很多声音可能是微弱的、转瞬即逝的声音。一些由于工作过劳而导致焦虑的人士,则可能忽略了这些声音,或者是粗暴对待这些声音,最后导致冷漠、沮丧,对工作毫无兴趣。其实职场生涯充满浮浮沉沉是再正常不过了,在社会的洪流中为名利权力而追逐,表面的光鲜与浮华掩盖不了有时来自内心的那一份孤寂与迷茫。所以要学会从浮沉中走出来,给自己一个独处的空间与自由,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倾听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让浮躁繁杂的内心得到平静,沉淀出属于自己的纯粹,这样方能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在迷茫中找到方向。

真正聪明的人总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李开复就是这样的人,他总是把“选择的权利”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在他五岁的时候,他厌倦了幼儿园单调和没有什么内容的学习。有一天,他问妈妈可不可以直接上小学?最终,他的名字出现在一年级的招生名单上。而在那之后,李开复一直是自己掌握主动选择的机会。在哥伦比亚大学,他放弃学了一年多的法律专业而转投计算机系,他知道自己内心更喜欢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任教,但是他觉得这个职业不是他内心渴望的,即使勉强坚持着也不能在工作中得到快乐,于是他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卡内基·梅隆大学,到苹果公司去从事自己热爱的计算机事业。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他总是遵从自己内心的召唤,慢慢找那个更适合自己的天地。从苹果公司到SGI公司,从SGI公司到微软公司,从微软公司再到Google公司,他从未间断过主动选择,而这些选择不是盲目的,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经过深思熟虑的。2009年,他选择离开Google公司,他用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的名言作为结束语:“最重要的,是拥有跟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这一路走来,他的奋斗是幸福快乐的,因为他在听从内心真正的召唤。

许多人都在为如何进行职业规划而四处问询,看得出来,他们正对此进行着认真的思考。但事实上,别人的建议终归只是一种参考,问题关键不在于答案本身,而在于要知道自己的心在哪里跳动。也许目前你是弱小的,内心对某些事情感到很恐惧、很不安,没有信心,你会听到别人对你的评论和批评,但你必须告诉自己:对你而言,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从自己出发。这样你才能不断设计出一条适合你自己的道路。

具有“现代舞之母”之称的伊莎多拉·邓肯,其舞蹈生涯虽跌宕起伏,但绚烂多姿。小时候,她被送到名师那里去学习每个女孩都渴望学习的芭蕾舞,因为芭蕾舞是那么高雅、优美,翩翩的舞姿让人们着迷。但是邓肯只上了几节课就厌倦了,她厌恶芭蕾舞的程式化,厌恶那种约束人的舞鞋和束身衣。这和她自己内心对舞蹈的认识完全不同,她觉得舞蹈一定要表现人类的精神与灵魂。

于是,她彻底抛弃了传统的舞鞋和舞衣,改穿宽松裙袍或透明纱衣,赤着双足,自由摆动,自由起舞。她的观点惊世骇俗,她跳舞的方式更是惊世骇俗。当时的舞蹈界并没有接受她的表演方式,人们视其为异类。为给自己的舞蹈争得一席之地,她百折不挠,经历无数的坎坷波折,依然听从内心的声音,依然跨大步伐,跳前跳后,跳起跳落,高仰着头,挥动臂膀。听从内心的声音,给了她异乎寻常的生存勇气,终于使她的舞蹈大放异彩,轰动世界,她以振奋人心、难以超越的舞蹈思想和舞蹈动作,影响了世界舞蹈的发展进程。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埋藏了无限潜能,这种力量本来就蕴涵于我们身体中,或者说,是我们容易遗忘的能量。潜能不会自动显现,就像泉水没有压力不会喷出地表,你必须有意识地唤醒并激发它。而在激发潜能之前,你必须听到内心的声音,遵循它的引导,只有这样,潜能才会有流动的空间。

其实在漫长的一生中,你总会有怦然心动的一刻,这个具有决定意义的瞬间不会无缘无故来找你,如果它蓦然降临在你面前,你要相信自己就是它一直在寻找的人,千万别错过。也正是从这一刻起,你的心绪被一种难言的力量所牵引,虽然那时的你还无法确切知道未来到底会走上什么路,但你要有一种直觉,只要有一线机会,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