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一句话打动你的面试官

在准备公费留学考试的时候,我巧妙地结合兴趣与经验,并分析考试制胜的关键,打败其他的竞争者,获得当年度“舞蹈史与舞蹈理论”专业的公费留学奖学金。同样的诀窍,我更将它发扬光大,用来帮助自己在应征韩国汉语教学工作的时候,赢得面试官的青睐。我想,充分的事前准备、滴水不漏的观察能力,以及掌握全局的自信,应该是胜出的主要关键。在这里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在韩国击败众多对手,顺利取得这“钱多、事少、只是离家远”的“肥缺”,也讨论一些在面试时应该注意的重点。

首先,正式的服装和完备的资料绝对是面试时能够通过第一关的基本配备。请记住,不管到哪里面试,尽管天气很热,在这样重要的面试场合,还是应该穿着正式的服装,对职场人士来说,那就是西装。也许Googe可以是一个例外,因为该企业的风格,就是以服装轻松自在闻名,不过那也是你被正式录取开始工作之后,而不是在还没被雇用之前。一套西装上身,有助于表现专业素养,特别是能显示出你对这份工作的重视。请不要在这里跟我说为什么人都喜欢看这种外表呈现出来的假象,问题是刚毕业的你不仅没有经验,专业能力又不足,连这种表面的假象都不“装一下”的话,那么还剩下什么?

我也一样啊!知道自己的能力和背景并不比其他人强,就得在服装上让人觉得中规中矩、赏心悦目。因此参加任何面试,我都会西装笔挺。同时请注意,大家在参与面试的时候,即使是等待的时间,都应该要眼观四面、耳听八方,注意任何可能帮助你顺利录取的资讯,因为它们随时有可能成为你的制胜关键。

那次在韩国的面试,我被安排在第三顺位。面试委员虽然在通知说明上要求我们必须把所有必备的资料带齐,包括履历、学位证书以及推荐信等,但在面试的时候并没有叫我们提交出来。这是我在排队等待时,第一位结束面试后出来的一号小姐告诉我的。

我在脑中马上就有一个警觉:原来主试官根本不看我们准备的那些资料啊!问题是我的准备资料,包括履历以及曾经出版过的书籍,都能有效显示出我的汉语实力。如果不能拿出来给他们看、让他们知道的话,岂不是白白带了那几本书来,徒增行李重量而已?各位从这本书的开头看到这里,应该早就发轮到我上场了。

我不急不徐地走到三位主试官面前,

将自己以前出版的书籍,

一本一本地摊在他们面前。

现我是一个不喜欢浪费资源,只要有任何机会都要将它发挥出最大效益的人,于是在了解面试的状况之后,心里便盘算着该怎样做,才能自然地把对我有利的资料提交出去,展现自己的不同。

第二位面试者结束面谈后出来,也说了一样的话,他一直抱怨说自己的推荐信是请“有力人士”写的,我心想搞不好还是某大学的校长或政府部门的高官呢!但是面试委员连看都不看,就请他直接坐下应答。其实他会搞不清楚状况也很正常,毕竟大部分人在面试的场合里,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因为把其他参加者都当成敌手,几乎不太和其他应试者攀谈,也就是不懂得通过适当的搭讪来搜集情报。依照他的情形,如果能事先问一下前面的小姐,面试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情形,不就能知道自己该如何做最佳的表现吗?

于是,懂得与陌生人攀谈的我,比起前两位应试者来就多了一层心理准备,也知道我待会儿进去要做什么了。

轮到我上场了。有鉴于前面两位面试者的经验,我一进去,跟三位委员问好之后,马上就说:“各位评审委员,这几本是我曾出版的书籍,以及我的一些经历,请各位过目。”我不急不徐地走到三位主试官面前,将自己以前出版的书籍,一本一本地摊在他们面前,并附上履历。也就是说,我并不像其他面试者,一走进面试的房间,就被迫要求直接坐下,有如待宰羔羊般傻傻地回答问题,任由他们摆布,而是先发制人,让他们看到我既有的作品与经历,于是他们很自然地就会照着我提供给他们的资料来问我问题。

既然是我所提供的资料,我当然是最了解该如何回答的人,这直接减少了被他们问“意想不到”问题的机会。未来各位在面试的时候,也可以适当运用我所提供的这个方法,最好还能事先详读该公司的资料,并借由相关新闻报道,对公司的新产品或未来发展远景提出意见与问题,这些表现都能让面试官对你刮目相看。

特别是当我把自己的著作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尽管都是什么《全民搭讪运动》、《第一次搭讪就上手》以及《脱离好人帮》之类耸动的书名,但因为那些主试的老师虽然学习过汉语,也许汉语的造诣还不够高,哪里搞得清楚“搭讪”是什么意思?一看到来面试的人居然已经出版了那么多作品,当然容易对我刮目相看。这个动作主要的目的,在于让他们觉得我既然能出版那么多作品,想必中文有很不错的造诣,应该可以胜任这个工作。

而我在等待时也曾想过,根据弘益大学在招聘公告上面的要求来看,前来面试的人,在客观背景上应该都拥有差不多的条件,大家都是硕士以上学历,甚至很多人已经会说流利的韩语了。而我虽然有博士学位,却是舞蹈方面的博士,对争取汉语老师这个职位帮助并不大,更何况我的韩语能力,也只是会读基本韩语拼音的程度而已。那么我到底该怎么样做,才能与众不同、脱颖而出呢?

我心想,是不是能够耍滑头,用一些技巧,让甄试委员“误以为”我的韩语很好,这样不就得了吗?最好还能说些让他们感动的话语,这样一定能为自己的表现加分。

因此在等待面试的时候,我便向在一旁协助我们面试的助理秘书,问了一句我个人认为非常经典的句子,准备在待会儿面试委员问到我适当的问题时把它说出来,一方面显示我的“韩语实力”,一方面展现我来韩国教学的热忱。由于那句话实在威力惊人,因此我早就在心中暗自决定,就算他们问我的问题里没有能够诱发出那个答案的问题,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把那句话说出来,毕竟那么感人的话真是世间少有啊!

大家一定很好奇是什么话吧?面试委员在快结束的时候,问我:“郑老师,我想问你,你应该也发现了,在我们学校教汉语,规定的课程时数并不多,因此你将有很多的自由时间,那么除了教学之外,你打算如何运用自己的时间呢?在韩国文化里,有没有哪个部分是你最感兴趣的呢?”

我一看机会来了,便顺势说出那句准备了很久的答案:我正是为了学习你们的精神与文化才来韩国的。

那一瞬间,我从评审委员的眼睛里看到了莫明的兴奋与感动。于是我乘胜追击,赶紧接着说:“事实上,我非常佩服韩国能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那么残破和贫穷的局面中重新站起来,开创出今日的世界格局。曾经那么贫瘠又缺乏资源的国家,却能够打造出三星电子、LG电子、现代汽车与海力士半导体这样的世界品牌。我来韩国,就是想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民族和文化,能够成就这样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大家都知道,韩国人的民族性和爱国心之强,举世闻名。如果你是韩国人,听到有人这样称赞自己的国家,不会有飘飘然之感吗?你觉得这样回答的我,给评审委员的印象分数能不高吗?当所有竞争者的学历和语文能力都差不多的时候,面试官看的是什么?还不就是这些能吸引他们注意,勾起他们心里悸动的感人话语。

结束面试回到台湾不过三天,我就收到弘益大学的录取信。当下的开心与感动,根本无法用任何文字和言语来形容。我希望用自己的故事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个积极的人,会用一切合理而正当的手段来达到他想要达到的目的,请抛开那不值钱的面子,以及不敢表达自我的“不好意思”;通过适当的包装与战略,让自己在强敌环伺的竞争对手中,一举胜出。

不过我还是要提醒大家,其实光靠这种所谓的机巧,也只能暂时帮助你达成目标,如果没有实力当后盾,还是会在日后被他人戳破假象,而从好不容易占据的位子上败下阵来。机会有时候会突然降临在我们身上,但是只有真正有实力的人,才能抓住机会,再将那个机会当成向上攀升的垫脚石,激发自己全部的潜能。所以,在提升自我的这条道路上,我们永远都不该停下脚步,而要随时将自己的实力准备到一百分,然后紧紧握住属于我们的每一个机会。

哦,忘了告诉大家,因为我是大学老师,所以韩国学生放寒暑假时我也跟着放,薪水照拿,再加上韩国学期很短,每三个半月的学期一结束,紧接着的就是两个半月的寒假或暑假;另外学期中乱七八糟的国定假日和学生校庆活动一大堆,简直到了没事就乱放假的地步,害我这老师都觉得当得怪不好意思的呢!最棒的是,因为弘益大学是一所以艺术闻名的大学,并没有中文系,我们这些汉语老师隶属于教养科(就是通识科),平时根本没人会管我们,更不会给杂事做。其实来到韩国前我心里早有打算,就算那些韩国的老教授想拗我,只要装个可怜样,说我韩文不好办事不牢,就可以逃过一劫了。换作是你,这种工作你要不要?欢迎大家一起来韩国为华语教学尽一份心力。

我总是时常回想起当初在台湾面试屡屡遭遇挫折和失败的日子,更加相信只有持续不断的努力,才是我们应该坚持走下去的道路。人生真的非常有趣,有时冒险刺激的程度,实在不亚于精彩的八点档连续剧。我不禁想到,如果当时铭传大学录取我,我还能到韩国过现在令人称羡的日子吗?我的韩文还要多久才能有真正的进步?

而如果我在被铭传大学拒绝的当下,就放弃努力找更好的工作,又如何能享受今日有如半退休般的生活?所以请大家相信,老天在关闭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帮你开一扇窗,但是你必须要付出所有一切的努力,拼了命地去找出那扇窗。如果还是看不到窗,那么就自己凿一扇吧!很多时候,自己凿出来的窗,才最适合自己的身型,也更能看到梦想中的世界。

老天在关闭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帮你开一扇窗。如果还是看不到窗,那就自己凿一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