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式锁定幽默,扭转乾坤

运用巧妙的转换,让气氛对自己有利,使羞辱你的人知难而退在被批评谩骂时,如果能用高超的方式来应对,几乎可以做到扭转乾坤,让原本看来对你不利的态势,变成展现自我大度、让对手无功而返、甚至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最称职的美丽花瓶

让我举一个林志玲的例子来和各位进行分享。大家都知道林志玲以“台湾第一名模”的美誉走红演艺圈以后,先跨足主持,后又开始演戏,她的第一部戏就是气势磅礴的《赤壁》。《赤壁》里的男演员个个是电影界的一时之选,有梁朝伟、金城武、张震、胡军等。《赤壁》因是战争戏,本就是一堆男人们斗个你死我活的戏码,但导演编剧为了不让整部戏看起来全是打打杀杀,遂在里头加入了儿女情长的画面,于是扮演周瑜夫人的小乔林志玲和饰演周瑜的梁朝伟,有不少亲密的对手戏。

但是,喜欢补风捉影、无事生非的记者们怎会放过这么一个炒新闻的大好机会?因此从林志玲接演小乔这个角色开始,一直到电影首映记者会当天,记者们一直想追问林志玲到底对演出有没有信心?戏中裸露的尺度如何?会不会觉得自己只不过是个花瓶……

这种问题,本身就是一种羞辱人的陈述,明明都还没看到戏,便先幻想林志玲一定会成为花瓶,这不是欺负人吗?试问要人家怎么回答?但林志玲毕竟不是省油的灯,不疾不徐地告诉发问的记者,在《赤壁》里每个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如何将角色表现得恰如其分更是重要,如果她能够担任一个称职的花瓶,来衬托其他优秀男演员们的话,那也算尽了应尽的责任。她的回答有条不紊、不卑不亢,立刻赢得了满堂彩,也让原本以为能够打击她、让她情绪低落的记者,吃了一记闷棍。

以言还言,让对方自食恶果

另一个好例子,则出自一本书叫《谁也伤害不了我》。作者芭芭拉·贝科涵(BarbaraBerckhan)在书中提到一个故事,女主角的反应机灵,非常值得我们效法学习、攫取应用。

瑛格是一家公司的女性主管。有次开会时,几位公司的高层干部针对一项决策进行了热烈讨论,并且决定推翻原本的结论,采取另外一种不同做法。现场只有瑛格一个人对公司的改弦异辙抱持反对的态度,她认为既然当初是所有干部和员工的意思,现在理当通过员工大会的形式来广为周知,进行深入的讨论,怎么可以只凭几个人的意见就改变大家同意的事情?这种背着大家“从后面进行”的行为是不应该的。

这时,某位男性主管不知道是白目,还是平时就看瑛格不顺眼,突然说:“唉喃,别这样嘛!你不是一向最喜欢人家从后面进行吗?”瑛格听对方这样说,一时不知道如何回应,愣在那里几秒钟,满脸通红,旁边几位男同事抿着嘴不敢笑出声来,打算继续看这场好戏如何发展……

不久,瑛格回过神来,决定反将一军。她对那位开玩笑的男同事说:“对不起,我没有听懂耶!你刚才说我最喜欢别人从后面进行,到底是什么意思啊?”那位同事继续讪笑地说:“唉喃,你知道的啊!别装傻了!”瑛格挺了挺她的眼镜,双目炯炯有神地看着全场同事继续说:“不,我真的不懂你刚才的话。麻烦跟大家解释一下,我最喜欢人家从后面进行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想大家应该都很好奇。”这回轮到那位男同事感到难堪了,因为要是他真的说出他心里所想的意思,要不吃上性骚扰的官司,要不也会让全公司的人瞧不起。他说:“呃……这……那我待会儿会议结束后私下再跟你解释吧!”但已经太迟了,刚才在旁边不作声的男同事一见情势逆转,开始落井下石:“不不,你解释一下嘛!我们大家都很想知道呢!请你现在就告诉我们,你刚才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最后那位挑衅的男同事只好带着近似求饶的口气说:“拜托,大家别闹了,我们还是回到刚才讨论的主题比较要紧!”

于是,瑛格利用男同事最后说的那句话,再次重申了自己的意见,从此以后,公司里再也没有人敢用双关语来乱开玩笑,轻视或嘲笑包括瑛格在内的所有女性主管。

以上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借由别人对我们的羞辱,把它原封不动地送回去给羞辱我们的人,让他去自食恶果。

拿捏对话的方寸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张柏芝身上。在她和陈冠希的裸照风波尚未爆发前,香港媒体一直喜欢找她麻烦,明明是狗仔队第三篇

死缠烂打,跟踪偷拍揭人隐私,却批评张柏芝为何情绪管理那么差,老跟记者爆发冲突,甚至还不遵守交通规则,为了躲避记者跟踪而乱闯红灯。于是有次当记者挑衅似的询问张柏芝:“你的EQ为什么那么差?”时,张柏芝口气平淡,冷冷地回应:“我想不是我的EQ差,而是提问的记者IQ太差,才让我的EQ变差!”

这样的回应,对张柏芝来说当然很痛快,我们一般观众听了也觉得非常有趣,但其实并不是最好的回应方式,因为这样只会激怒记者,让他们日后更是想尽办法要用媒体的力量来恶整张柏芝。所以,如何拿捏回应的分寸,实在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好好研究的功课!

像上面那三个例子,都只是介绍别人在言语上针对我们的攻击所做出的回应,通常在那种情形下,多数人还能够保持冷静、从容应对,但如果当对方的攻击声不仅只有言语,而是对我们肢体上的侵犯和暴力时,该如何回应,就是一个更棘手且严肃的课题了!不过严肃归严肃,还是有人可以用非常幽默的方式来化解这一切,而这位情绪管理高手,正是现任加州州长,口头禅是“IWillBeBack”的魔鬼终结者阿诺(AmoldSchwarzenegger)!

以幽默化解尴尬

2003年9月阿诺初次竞选加州州长时,马不停蹄地在加州各地演讲,宣传自己的施政理念。那天早上他到加州州立大学,向几百名年轻的共和党学生发表了15分钟的演讲,阿诺慷慨激昂地对群众说:“我也曾经问过自己,明明过着精彩刺激的生活,拿着动辄几百万美元的片酬,为什么还要自寻烦恼,玩参选州长这种劳心费神,吃力又不讨好的冒险游戏?但是我对自己说,阿诺,想想你现在所拥有一切,包括事业、金钱、家庭、名誉……不都是加州的恩赐吗?所以你必须做些事情来报答加州人民!”这句感人肺腑的话一说完,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可也就在这时,一枚鸡蛋冷不防地飞了过来,砸在阿诺施瓦辛格的左肩,蛋清还溅到脸上。身旁的助手急忙上前想替他擦掉衣服上的污秽,警察们则试图找出丢鸡蛋的元凶,好给阿诺一个交代。

没想到阿诺这时突然抓紧麦克风,眼睛盯着鸡蛋飞来方向的群众们说:“丢我鸡蛋的老兄,你还欠我一块培根和两片吐司呢!”(在美国,通常早餐就是鸡蛋培根再搭配吐司)听完阿诺的幽默回应,全场立刻哄堂大笑,而阿诺也装作若无其事,随第三篇

便整了整衣服,继续畅谈他的施政计划。

大家看看,这种高超的情绪管理,一流的幽默风趣,还有无人能及的临场反应,真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学习的最佳榜样!日后当我们被人用言语攻击的时候,想想阿诺吧!他都能用这么豁达大度又幽默风趣的态度来面对砸蛋攻击,我们对那些只是言语叫嚣的批评者又有什么不能原谅的呢?最好还能学习阿诺,用别出心裁的方式做出应对,让别人的批评变成好笑的逸闻轶事,可以一直记在心中,并且流传下去。

我也常用自己觉得有趣的方式,来面对那些针对我的批评。有时候,别人那些所谓的批评,其实就是客观的陈述,加上他主观的认定,也就是虽然他说的都是事实,但那件事实对我和对他所呈现的意义完全不同。我常想,如果那些骂我的人,知道我是用以下这样的态度来面对他们的愤怒攻讦时,不知道会不会气到吐血?!

例如,有人骂我不学无术,明明拿了舞蹈博士的学位,为什么不去从事舞蹈教学和研究,居然跑去教搭讪,现在甚至还落难逃到韩国去教中文?

付出,永远不会是浪费

针对我不学无术,当个舞蹈研究界的逃兵这点指控,我真的只能笑嘻嘻地举双手赞成,再附和对方大喊一声:YouAreRight!我在《你就是自己的激励达人》这本书里已经说得很清楚,我是到了获得博士学位的最后阶段,才发现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不是做舞蹈研究或在大学里当个学者,而是想成为一位深具影响力且周游列国的激励大师。于是,成为一个作家,用搭讪当成是自己的蓝海策略,就成了实现自我梦想的第一步。

但我从来不觉得博士研究的那五年是所谓的浪费时间,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她教会我如何用英文写作,如何用不同的角度做分析,以及如何用更宏观的眼光来做研究。曾经付出的时间和努力,永远不会是一种浪费,虽然现在我没有继续从事舞蹈的研究,但在美国那五年所学习到的东西,将一辈子跟着我,也永远帮助我探索这世界更多有趣的知识与奥秘。

也有人骂我现在在韩国教中文是个不折不扣的“鸟工作”,认为只有“Loser”(失败者)才会到别人的国家教自己国家的语言。

在这里我又要附和骂我的人了:YouAreRight!这真的是一个“鸟到不能再鸟”的工作,一个礼拜只工作3天,一天工作4小时,上头没有人管,学期3个半月不到,休息两个半月,月薪12万台币,虽然现在韩币贬值,但至少也有9万多,寒暑假照样给薪,这种工作真是让每个有良心的人都大叹“纳唔基款代志”(台语,意思是:怎么会有这种事?)的鸟工作啊!

至于到国外教自己本国语言的都是Loser这句话,我则无法认同,因为我的许多同事都是非常有理想的青年。他们也许一开始是以本身英语母语的优势,来韩国轻易地就找到工作,顺便体验人生与世界,作为日后回到自己国家寻找正式工作前的暖身,但通常都会同时学习韩语,甚至在韩国申请进入研究所取得硕士或者博士学位。

至于我自己,则把来韩国教书当做是手段,把学习韩语当成是目标,以方便日后当上亚洲最好的多国语记者会主持人时,能把韩语的市场给狠狠地吃下来。于是我刚来韩国的第一个学期虽然得用英语和肢体语言来教学,但从第二个学期开始,便能用韩语教学,而在教学相长下,目前已经全部能用韩语来进行授课!听过我演讲的朋友们应该也知道,我还打算周游列国,因此我的下一站也许是日本、迪拜,或是俄罗斯。把日文加以精进,学习阿拉伯文和俄文,体验当地生活和文化,丰富我的内心世界。这种语言的能力,正是我最大的资产,也是别人怎样都夺不走的个人财富!奉劝各位,习惯贬低他人的人要小心,当你说别人是Loser时,恐怕最大的Loser正是什么都不做的你自己啊!

至于那些骂我不继续留在本科的人,我也只能说声sorry,并且要他们不如也用同样的话语来批判比尔·盖兹,为什么没拿到哈佛学位就中途辍学跑去创立微软;骂杰克·坎菲尔德为什么不继续在学校里头当个老师就好,跑去写什么《心灵鸡汤》,还到各地演讲,变成举世闻名的激励大师;讥讽候文咏干吗不继续留在医院里头当一个医师就好,偏偏不务正业写了一堆畅销小说,甚至还改编成电视剧,每每还发人深省……

上面提到的这些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在经历了许多尝试和探索之后,才发现自己最想做的事情,然后不顾一切、全力以赴。虽然看起来象是过去付出的努力半途而废、功亏一篑,但实际上却是对自己的想法与人生负责,并且保证了在未来的三五十年内绝对不会痛苦后悔。怎么看都是最划算的付出啊!

总之,面对那些针对我的批评,只要是事实的,我一概承认,因为即便是事实,只要我们的认知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意义,我尊重别人把事实当成贬低我的工具,也不会想要说服对方改变他们认定事实的方法,因为到底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只要我自己清楚就好,不是吗?正在看书的各位也是一样,老管其他人怎么想、怎么看干吗?每天和你周旋、最了解你在做什么的人,不就是你自己吗?能对自己的人生和工作感到认同即可,其他人的意见,就随他们去吧!